NO LOGO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NO LOGO

NO LOGO

NO LOGO

7.6

作者: [加拿大] 娜奥米·克莱恩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颠覆品牌全球统治
译者: 徐诗思
出版年: 2009-5
页数: 490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16开
ISBN: 9787563383887

我要收藏

内容简介:

品牌、LOGO、广告和赞助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无孔不入……在当下的中国,品牌和广告无所不在,存在于各种公共空间里,无论是电视、报纸、户外、电梯、大堂还是洗手间你都能看见企业广告。

《NO LOGO》一书,让读者大众看到这些打造品牌的跨国企业背后,出现了什么样引人讨伐的勾当。本书主要探讨全球化的黑暗面、探讨跨国企业如何将品牌不断地深入消费者的私领域、探讨跨国企业如何剥削第三世界的人民以图自身利润。此书中剖析知名品牌如何征服世界,对此现象提出深刻反思,也分析反全球化的风潮将如何反扑。反对LOGO就是向NIKE这样的跨国大公司争取工资、争取工作、争取公共空间。

这本书促生了一个新族群,NONO族,即远离和唾弃名牌,不靠名牌来显示社会地位,他们提倡简约,崇尚自然,回归纯真的“新节俭主义”生活。

作者简介:

娜欧米·克莱恩(Naomi Klein),1970年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记者、畅销书作家、社会活动家、反全球化分子、电影制片人,以其对全球化的批判闻名于世。昔日是迷恋名牌的美少女,今日成为反思品牌文明最深刻、最重要的文化观察者。走访跨国企业在欧美、亚洲、非洲各地的作为,写成《NO LOGO》一书,引起全球广泛回响。

她被《泰晤士报》誉为“可能是三十五岁以下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士”,《纽约时报》亦成她“隐然是北美左派运动的代表”。在大卫·赫尔曼的《全球公共知识分子排行榜》中,克莱恩排行第11位,在世界公共知识分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者2007年所著《休克主义:灾难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书,对新自由主义和芝加哥学派发起最有力的挑战,2009年赢得了首届华威奖,再次赢得巨大的声誉。

目录:

致谢引言 品牌之网络第一部 别无空间第一章 崭新的品牌化世界 品牌的发轫 品牌之死(谣言总是三人成虎) 品牌再现江湖第二章 品牌向外扩张 市景(cityscape)的品牌化 媒体的品牌化 音乐的品牌化 耐克及运动的品牌化 品牌化的明星 品牌蜥蜴(brrdndasaums)的年代第三章 一切均可变 青少年市场是救星再世 酷得让人嫉妒 潮流间谍:让饮水机变酷 酷感猎人:青少年文化的法定狗仔队 嘻哈文化炒热了品牌 汤米·希尔费格:来去贫民区 独家订作公司(Indie Inc.) 反讽的消费:无需解构 卖或者被卖 摇滚的首席执行官(Rock-and-Roll CEOs) 克服难关第四章 学习的品牌化 嗨,孩子们!自己来做推销商吧! 大学的品牌化 反对声浪何在?第五章 父权体制过时了 身份认同的营销 思怀压迫? 市场大杂烩:多元化以及全球推销战 全球化青少年 全球化之屋被焚毁时的混战第二部 别无选择第六章 品牌轰炸 不断的复制 低价战争:沃尔玛模式 连锁店群组:星巴克模式 精选VS.选择第七章 企业并购与合作案 超级商店:深入品牌 品牌村:化身为品牌 私有化城镇广场上日益缩减的选择 新托拉斯:消灭选择第八章 企业审查 合作案的审查制度 著作权流氓 市镇广场私有化第三部 别无工作第九章 被遗弃的工厂 输出耐克模式 “这不是工作外流的故事” 甲米地不可承受之轻:深入自由贸易区 “罗萨里奥本该不一样的” 在括号内工作 还不够低:在中国压缩工资 “没有工会,就没有罢工” 发生在卡梅莉塔身上的事…… 流动的工人 加工区的其他产品:新品种的工厂工人 流浪的工厂 买主出走第十章 威胁以及临时雇员 品牌化的职业:业余嗜好,而非工作 打倒麦式工会(McUnion) 免费的工作:更多的假工作,由超级品惠予提供 临时雇员:出租的员工 没错,不过……比尔·盖茨不会拯救我们吗? “自由工作者的国度”第十一章 培养不忠 从工作创造者到财富创造者 流失:双向的买卖 从别无工作到拒绝品牌……第四部 拒绝品牌第十二章 文化反堵 “企业赞助闹内讧”——纸老虎,1997年的标语 认同政治走向互动 厕所广告成为政治催化剂 聆听内在的营销员 营销反营销者 商标过剩 酷感狩猎计划的着地点 30年代的广告破坏:“变成上流的触摸者!”第十三章 收复街道 玩政治 “抗议,将会和资本一样跨越国界” RTS的煽动宣传第十四章 群情激奋 “血汗工厂年” 攻击品牌年 权力在哪里第十五章 品牌自作自受 设计师行动主义:商标即明星 另一种商标交流 全球行动 跟随商标的路径 合作案的不公平第十六章 三个品牌的故事 飞扬符号:为良好的工作而战 壳牌石油:为开放的空间而战 从海底垃圾场到陆地油田 黄金拱形:为选择而战 三巨头带来的教训:把法庭当成工具 三巨头的教训:使用网络来点亮麦氏聚光灯第十七章 当地的对外政策 学生给品牌上了一课 真正的品牌大学 社区行动:推动选择性采购第十八章 超越品牌之外 当好事发生在坏品牌身上…… 当坏事发生在无品无牌者身上…… 间接抵制 墙上的字结语 消费主义VS.公民权后记 街头的两年附录延伸阅读

文章试读:    引言  品牌之网络    假如我眯起眼,斜着头,闭上左眼,望出窗外就是1932年的景象,一路直至湖畔。棕色的仓库,燕麦色的烟囱,漆在砖墙上的告示已然褪色,徒然宣传着“可爱”(Lovely)及“喜穿”(Gaywear)等早已夭折的品牌。此地是多伦多的老工业区,由成衣厂、毛皮商及结婚礼服批发商组凑而成。目前为止,尚未有人想出要怎样才能捣毁这片残砖破瓦,好重滚利润;在这块由八九个街区组成的弹丸之...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本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标签:
我想说两句
我要写长评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多个标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