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师与门徒》教育的本性是爱欲_我读《大师与门徒》教育的本性是爱欲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随笔 > 我读 > 《大师与门徒》教育的本性是爱欲

我读——《大师与门徒》教育的本性是爱欲

Ⅴ常识之识 【作者小传】 乔治·史坦纳(GeorgeSteiner),当代备受尊崇但也极具争议的文学批评及翻译理论大师,同时以研究犹太大屠杀和西方文化之关系闻名。史坦纳著作等身,代表作有:《悲剧之死》、《巴别塔之后:语言及翻译面面观》、《马丁·海德格》、《希特勒的圣克里斯托堡之途》、《何谓比较文学》、《蓝胡子城堡:对文化再定义之讨论》、《英译荷马》、《不枉热情:1978-1996论文集》、《造物文法书》等等,其中《巴别塔之后:语言及翻译面面观》已成为翻译理论经典,影响甚巨。目前居住于英国剑桥。 《大师与门徒》教育的本性是爱欲 在不同类型的老师中,最为人神往甚至崇拜的就是所谓的"大师"。如今我们讲到大师,想到的大抵是一个有学术成就和地位的人,而最传统、最经典的大师指的则是孔子那样万世师表的人,或是耶稣那样改变人类社会的传扬者。他们作为老师,跟门徒之间的关系,无论在哲学、历史、文学范畴历来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题目。如何融会贯通地把从音乐到建筑、再到哲学等各门类里的大师与门徒一一理清呢?给大家介绍一本很特别的书:《大师与门徒》。 《大师与门徒》这本书也可译作《大师的教育》或《大师的课堂》,作者乔治·史坦纳是当今世上最博学的三个人文学者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意大利波隆那大学有名的大作家艾克和美国哈罗的布罗姆,三人都是学贯五经的大作家。 这本书虽然是乔治·史坦纳的演讲集,但绝对不是一本容易看懂的书。它沿袭了乔治·史坦纳过去几年写作和演讲的风格:做大量的引述,提大量的人名,在大量历史文献典籍中简单地带过几笔并看出中间的关联。他写的东西虽然不深,但是预设了你的知识背景,对西方文化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看得懂他写的东西。但只要看得懂就会发现他写得非常好玩。比如书里提到一个在中国号召力很强的人,德国的海德格尔,他讲了海德格尔当年跟胡塞尔的关系。胡塞尔是现象学之父,当年曾经指导过海德格尔,海德格尔亦步亦趋跟随了他十几年,但是后来慢慢出现了叛逃之心,他表面上对师傅毕恭毕敬,但私底下却跟别人通信时嘲讽自己的老师。 书里谈到这个师生关系时提到了亚里士多德拒绝柏拉图某些学术所引来的著名说法,即"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老师常常希望自己的东西能有人继承,未完成的事业能有人接续,可这种问题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严肃的教育学问题,甚至不是教育哲学所探讨的问题,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课题,这本书里谈了很多诸如此类的课题。比如提到了"师生恋",史坦纳花了很多篇幅去谈的师生恋不是一般的师生恋,而是掺杂有欲望的师生恋。 柏拉图有两个老师,一个是耶稣,另一个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他很重要的导师,而在史坦纳看来,这个导师跟性欲是有关系的。在师生恋这个部分,英文原版中提到一个概念,说苏格拉底用一个最通俗的讲法来比喻,说他是一个"重欲者",一个"情欲主义者"。在他的教育里面,无论是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教育,还是到最高级、最抽象的教育,爱欲都充满其中,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欲。 为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欲呢?在想念篇里有一个片段。苏格拉底曾经有一个学生,很崇拜他,苏格拉底长得是出了名的丑,又是一个老头,但是他太爱他的智慧,他自愿留下来陪苏格拉底睡觉。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人谈恋爱指的就是同性恋,在这样的情况下,苏格拉底逐步引导他的学生,先以最大的自治力节制自己对学生的欲望,然后逐步引导他往更高的境界去走。这个更高的境界在柏拉图的恋爱里,我们都以为跟欲望和爱欲无关,可是回想起来,像史坦纳讲的,这难道不就是一种最深刻的爱欲表达形式吗?所有的教育都牵涉到说服。教育像强奸一个学生,牵涉到一个学生作为门徒对大师的屈服,对他的奉献,打开自己,让他进入,所有这些描述,这种比喻和说法都可以形容为一种关乎肉欲的隐喻。所以史坦纳认为即便再灵性的教育都逃不过爱欲的一面。因为教育本质上就是一个灵与肉的结合。 我们常常以为教育是灵性的。在舞蹈和音乐的教育里面,师生之间的身体接触是用不着讲的,而这个接触是你在锻炼学生的身体,在使得他去适应某种操作身体的方法。同样的,在一个看起来很抽象的精神哲学讨论上面,学生同时也是处于不断屈服的过程,当然有时候可能是老师被屈服,因为老师是被学生引诱着层层深入,越讲越深,为了要进入这个学生的灵魂,为了要让学生适应这个学习能力。 以前我曾经认为师生恋没有更深层面的问题可言,如果学生因为一个人的智慧,因为一个人很博学而去爱他,是很无聊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是为了这个原因去爱一个人的话,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好好读书呢?那样自己不也可以变成一个很博学的人吗?后来我才了解,原来知识不是中性的,同样的书,同样的知识,由不同的人体现、构想甚至描述出来的时候,那些知识是无法离开人和他的身体独立存在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我读》其他试读目录

• 目录
• 为什么需要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
• 《灰皮书、黄皮书》禁书总是诱惑难挡
• 《读库》书跟人之间那点复杂的情感关系
• 《查令十字路84号》爱书人的书信情缘
•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狱中创作:作家的另一种出路
• 《切·格瓦拉之死》"很可惜,他失败了!"
• 《沉默的大多数》被炒作出的神话符号?
• 《黄金时代》好的色情不遮掩
• 《理想国与哲人王》《个人尊严》自由主义的精髓在于什么?
• 张爱玲《小团圆》乱世之中现苍凉
• "汉奸妻,人人可戏"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丈量世界》知识的态度是谦逊
• 《退步集续编》那些"干净"的中文
• 《哥伦比亚的倒影》美貌不需要休息
• 《一个人的电影》追忆放电影的美好时光
• 《于丹<论语>心得》粗浅的话语,朴素的道理
• 李零《丧家狗》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伊利亚随笔集》一剂心灵创伤的"止血良药"
• 《道德情操论》丰富你的道德想象力
• PurityandDanger英国女爵士的"肮脏观"
• 《八十年代访谈录》找回失去的常识
• 《七十年代》Ⅰ酝酿在70年代
• 《七十年代》Ⅱ语言变化中的文艺潜流
• 《货币战争》从抄袭看我们对无知的恐惧
• 《大师与门徒》教育的本性是爱欲 [当前]
• 对动物的溺爱折射了对人类世界的失望
• 《噓噓嗯嗯屁屁》"嘘嘘"也有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