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一个人的电影》追忆放电影的美好时光_我读《一个人的电影》追忆放电影的美好时光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随笔 > 我读 > 《一个人的电影》追忆放电影的美好时光

我读——《一个人的电影》追忆放电影的美好时光

《一个人的电影》追忆放电影的美好时光 或许将来我们都在互联网上看直播的电影,没有人再去戏院了,不知道那时我们会不会怀念今天用影碟看电影的日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我非常怀念以前放大电影时的气氛,怀念那种时光。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一个人的电影》,这本书集合了很多人的文章,像格非、毛尖,他们写了自己跟电影的故事,同时也有很多对话,一些电影导演,像贾樟柯、田壮壮、王小帅,还有徐静蕾、孙甘露他们谈电影。这些文章其实全部出自十年来文学杂志《收获》里面一个很受好评的专栏,叫做"一个人的电影",里面的部分文章结集出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开头第一篇格非的文章。他回忆几十年前,看电影是件多么稀缺又盛大的事。那时候他们在乡村里面看的都是露天电影,在一个操场上,挖个洞放根柱子,架起一个大屏幕,跟着就放电影。他说那个时候放电影可艰难了,一部戏往往需要那些放映员带着机器和电影拷贝,一个村一个村地放。有时候他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中间,说不定有些小村落的人就会出来拦路,有点像打劫,为的是要劫下放映队,让他先别去下一个村,先在这个村放,虽然只有几户人家,但也给他们放一放,据说当年这种场面经常出现。 有时两个或两个以上村子的放映队同时用一个电影拷贝,就需要有个人专门负责跑片,就像格非故事里那个绰号"武松"的人,他身体结实,跑步快,如果90分钟的电影有四个拷贝,他就在一个村子等那边的电影一放完,马上拿着拷贝跑回这个村子放,这就叫跑片。所以"武松"当年自然是这个村里最受欢迎的人了,大家聚在那儿等着看电影的两三小时里面,大队就在电影线上召开社员大会,内容照例是春耕秋收,照例是中央某号文件照本宣科,然后忽然人群嘈杂,远远一看,是"武松"跑过来了。这时候大队革委会主任就会非常识趣地长话短说,短话不说,最后蹦出一句:大会到此结束,下面请同志们看电影!大家就兴奋地等着电影开始。 跑片有时候跑得相当复杂,说不定是三到五个村庄同时用一个拷贝,这时候不得把这个人跑死吗?所以他也需要有助手,帮着他一路去跑片,这边放完一个拷贝,赶快运到下一个村,一个90分钟的电影分四节,把拷贝运来运去,至于中间的时间大家就在那儿等着。 毛尖也在她的文章里提到当年大家看电影的心情,热烈又天真。毛尖的岁数比格非小多了,她说到小时候看电影里面的人接吻:"很多老观众就会觉得很不可思议,觉得这是个特技镜头,一定是用了什么特别的效果,比如这个嘴巴凑过去的时候,那边又拍那个人怎么样凑个嘴巴过来,其实不是真的接吻……他们认为如果是真的接吻的话,那么男女演员的对象岂不是就要疯了,不干了?!"毛尖还说:"我们几个孩子在里屋里头听大人在外屋煞有介事,蒙着嘴,乐坏了,天啊,他们怎么那么蠢,一男一女亲亲脸有什么,我们在录像厅看的都光身子了!" 书里有一篇贾樟柯跟王真的对话,贾樟柯说他以前在山西汾阳的时候不是去戏院,那会儿流行在录像厅看片子,看的全是港产电影。这些港产片绝大部分都是打打杀杀:"当时看吴宇森的《英雄本色》,胡金铨、张彻,后来徐克电影也都看了,特别完整,而且只要看到非常激动的电影,一出录像厅就在马路上找同龄人,过去撞撞肩膀,一撞肩膀非要打架不可。所以那个时候也是武术热,很多男孩子跟我一样,都拜师学艺,我学了一年武术,最大理想就是学一身武艺,总幻想能够飞檐走壁,可是武术需要从扎马步、踢腿开始练,练了快一年就烦了,怎么还没有武艺啊?就不练了。" 可见这个港产片真的是教坏小孩子,好在贾樟柯也不是只看港产片,再大一点的时候终于遭遇到了陈凯歌的《黄土地》,才看了几分钟,他就流泪了,"里面一望无际的黄土,还有那些人的面孔,一个女孩挑水。那个女孩在河里面用桶一荡打起水来,挑着从黄土边上走",看到这里,他眼泪马上就下来了,因为那环境就是他老家的那一片黄土高原,人物景色太熟悉太真实了。后来他说:"我看了很多诗歌讴歌劳动,我就特别讨厌,我觉得劳动真的是很痛苦的事情,为什么要歌颂他们呢?这不是真实的。"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现代电影强调真实的那种情绪开始慢慢出来了。 那个看电影的好时光也许真的就此慢慢逝去了。毛尖说到:"现在虽然很多人流行去电影院,但问题是现在电影院服务越来越好,就是不为人民服务,人民自己服务,自己买碟,自己放映。因为电影在今天的全部意思就是高消费,所以我的愿望是有一天还能走进一家普通的电影院,虽然北岛的诗歌马上就在耳边,这普普通通的愿望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 电影的好时光过去了,连格非说负责跑片的那个全村最受欢迎的人物"武松"也过去了。"武松"的弟弟告诉他,改革开放之后,"武松"仗着一身蛮力,给人出死力干重活,艰难度日,等到年纪大了,人家瞧不上他了,他每天早上照样各个村子跑,不用跑片了,他是为了自己卖广告,希望别人知道他还很有用。结果最后他病死的时候,大家解开一看,他骨头全黑了。 《我和电影的二三事》把自己交给电影,就像爱情一样 电影帮助我们探索未知的感观世界,比如一个从未听过的奇闻或是一个人的精神领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说到电影,总觉得它跟怀旧有关,似乎那些影像所保留的一定都是一些旧日时光,而我们看电影也总是有特别美好的氛围,仿佛染上了一层辉煌的颜色。说到电影跟怀旧,要跟大家介绍一本好书,叫做《我和电影的二三事》,是几年前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出版的一本书。 香港电影评论协会由一帮香港的影评人组成,最大的四十多岁,最小的二十多岁,都是影评写得相对比较专业的一群人。过去几十年来,香港曾经是整个华人世界里资讯最发达、最自由、最开放的地方,这批香港影评人有更好的基础吸收各国的电影,很多大师的杰作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机会看到了。 看大师的电影有时会出现很多意外,比如著名的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他的《blowup》,我们译作《放大》,而当年在香港被翻译为《春光乍现》,这完全没办法表达这个电影的意思,甚至不能被称为直译。对此,书里的影评人何思颖说,当年这么翻译其实是有理由的,因为《春光乍现》1967年在香港上映的时候,很多电影人或者电影院线的老板都觉得这部电影最轰动的地方在于里面有一秒一个女性正面全裸的镜头,所以就因为这一秒,把这部艺术电影改了一个带点色情意味的片名,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来看。果然就有无数中老年男性观众抢着去看,为的就是那一秒的色情镜头,而一秒很可能打个哈欠就过去了,万一错过一定会觉得很受苦,因为这部电影对大部分人来说太沉闷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发条橘子》也有同感。当时已经是录影带阶段了,电影里有一个快速的片断是关于做爱的,我们一群人拿着录影机,拼命地按来按去,希望能够一步一步一格一格地重播这个片段,为的是看清楚那一点点可怜的做爱场面。 李卓陶是我很喜欢的影评人,他说到六七十年代在香港看电影的情况。当时电影院都有星期天早场,平常播的都是主流电影,但到了礼拜日早上会放一些比较冷门的偏艺术的电影,或是一些旧日的经典电影。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接触过那些电影,只在文字上看到或者听说过的人而言当然重要,于是礼拜天总是起个大早,像朝圣一样去看电影。李卓陶说:"当时就是饥渴的影痴才会在礼拜天一早爬起床看10点半,像朝圣又像补课。维斯康蒂、安东尼奥尼、杜鲁弗都是那时候在这些主流院线的星期日早场补看回来的。"当年大家有机会看到的电影比今天少得多,现如今我们都有碟,而且盗版碟到处都是,几乎你要看什么就有什么,所以今天可能会觉得这些大师名作并不稀奇,但对以前的人来讲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放的时候没看你会觉得以后恐怕再没机会看了。 另一位影评人季陶则说:"当年大家有一句广东话,意思就是如果不看就不用再想以后还能看了,在这样的心情底下,我们每次入戏院看电影时就有生离死别的感觉,从小就不把看电影当成娱乐。比如说看《教父》、《大闹天宫》、《地狱变》、《罗马》或是伯格曼的《第七封印》,都是这个感觉。" 那时对待电影格外认真,而且戏院环境也跟今天大不一样,以前电影院里是能抽烟的,记得那段日子我们在戏院里吞云吐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这当然很讨人厌,让整个戏院变成纳粹毒气室一般,可它又有一种独特的氛围。书里留学法国的影评人黄爱玲说她第一次看到法国有名的儿童电影《红气球》,是在巴黎大学里一个专门给学生看电影的电影厅,当时看这个电影的法国学生里烟民甚多,个个都像火车头,几乎把课室变成了毒气间。然而即便在那样一个环境下我们仍然是深深地爱着电影,甚至是爱上了电影。 香港有位电影学者、影评人尤静,同时也是电影导演,她在这本书里写了一篇文章,叫《电影病》,就把何谓"爱上"做了个解释:"我说爱上,不是爱,爱电影很容易,就像吃一碗拉面,吃过就算了。下次吃意大利面,再下一次吃干炒牛河都能爱。但是爱而且是上了,就比较难脱身,即使不是一辈子的事,也是很长的首尾。爱而且上了,便有点没法向下望,往下望叫人头晕、心跳,叫人突然意识到上来的那段路,叫人看到自己的病,看到跟没爱上的人之间的距离……我爱而且上了电影二十多年,我们爱而且上了电影,其实不止是这个电影片断本身,而是很珍重那种戏院的感觉,跟今天看电视完全不一样。当年看电影你觉得是有一种勇气的爆发,因为你能够看到那么多大师名作。看到那些很具颠覆性的电影时你会觉得这些人这么勇敢,连这样的东西都拍出来了,做观众又怎么能害怕呢?" 什么叫"作观众的怎么能害怕"?作观众难道还要怕吗?要的,试想一下身在戏院里的感觉,如果遇到一些场面你想哭,但旁边都坐着人,可你就这么哭了出来,把人性最脆弱的部分公开在别人面前,大家可能不会太留意你,但是你心里面仍然有旁人存在的压力。我们每一个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都等于在交心,我们是被动的,没有办法用摇控器把它按停,这时候的我们完全放弃了主权,把自己交给了电影,这难道不是一件很需要勇气、很像爱情的事吗?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我读》其他试读目录

• 目录
• 为什么需要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
• 《灰皮书、黄皮书》禁书总是诱惑难挡
• 《读库》书跟人之间那点复杂的情感关系
• 《查令十字路84号》爱书人的书信情缘
•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狱中创作:作家的另一种出路
• 《切·格瓦拉之死》"很可惜,他失败了!"
• 《沉默的大多数》被炒作出的神话符号?
• 《黄金时代》好的色情不遮掩
• 《理想国与哲人王》《个人尊严》自由主义的精髓在于什么?
• 张爱玲《小团圆》乱世之中现苍凉
• "汉奸妻,人人可戏"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丈量世界》知识的态度是谦逊
• 《退步集续编》那些"干净"的中文
• 《哥伦比亚的倒影》美貌不需要休息
• 《一个人的电影》追忆放电影的美好时光 [当前]
• 《于丹<论语>心得》粗浅的话语,朴素的道理
• 李零《丧家狗》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伊利亚随笔集》一剂心灵创伤的"止血良药"
• 《道德情操论》丰富你的道德想象力
• PurityandDanger英国女爵士的"肮脏观"
• 《八十年代访谈录》找回失去的常识
• 《七十年代》Ⅰ酝酿在70年代
• 《七十年代》Ⅱ语言变化中的文艺潜流
• 《货币战争》从抄袭看我们对无知的恐惧
• 《大师与门徒》教育的本性是爱欲
• 对动物的溺爱折射了对人类世界的失望
• 《噓噓嗯嗯屁屁》"嘘嘘"也有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