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快速回顾五项绘画的感知技巧_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快速回顾五项绘画的感知技巧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艺术 >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 快速回顾五项绘画的感知技巧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快速回顾五项绘画的感知技巧

快速回顾五项绘画的感知技巧 在这一课里,我们致力于学习基本绘画技能中的一种,对边线的感知。记住还有其他四项技能,这五项基本技能合起来组成整个绘画技能: 1.对边线的感知(轮廓画中被"分享"的边线)。 2.对空间的感知(在绘画中被称之为阴形)。 3.对相互关系的感知(即大家熟知的透视和比例)。 4.对光线和阴影的感知(即所谓的"描影法")。 5.对整体,或整合的感知(即完全形态,物体的"客观状态")。 改良轮廓画:首先学会使用塑料显像板 你将需要: o塑料显像板 o毡尖记号笔 o两个探视镜 在你开始之前:开始绘画之前请阅读完所有相关说明。在下一个小节里我将对显像板做充分的说明,并进行定义。现在,你只要使用它就行了。按照说明开始吧。 你需要完成: 1.把你的手放在身体前方的书桌或工作台上(如果你是右手使用者就放左手,如果是左撇子就放右手),把手指向上弯曲,指向你脸的方向。这时你看到的是手的透视切面。 如果你与大多数我的学生一个样,就会觉得完全无从下手。看起来要画这个三维立体的物体太难了,它的每个部分都在正对着你的空间里。你恐怕根本不知道该从哪做起。其实探视镜和显像板可以帮助你开始着手,并起到不小的作用。 2.两个探视镜都试一下,然后决定使用那个最适合你手的大小的探视镜。透过这个探视镜你应该能够完全看到所有手指朝你的方向指过来,并形成一个透视画面。一般来说男人需要那个大一点的探视镜,而女人则需要小一点的。请任选一个。 3.把你选择的那个探视镜夹到你的透明塑料显像板的顶端。 4.用你的毡尖记号笔绕着探视镜里面的框边画上一圈,从而在塑料显像板上留下一个"框架"。这个框架也将成为你的画的外围界限。请参照图6-4。 5.现在,把你的手按照刚才描述的那样放着,形成一个透视画面,然后把探视镜/塑料显像板放在你的所有指尖上进行平衡,一点一点地左右移动,直到它完全放稳。 6.拿出没盖笔盖的记号笔,盯着塑料显像板下的那只手,并闭上一只眼睛。(我将在下一个部分解释为什么必须闭上一只眼睛。现在请只管照做吧。)参照图6-5。 7.选择一条边线开始画。任何边线都可以。使用记号笔,按照你看到的那样在塑料显像板上开始画手上所有形状的边线。对任何边线都千万别"迟疑"。别去想每个部分的名称。也不要好奇为什么这些边线会是这个样子。你的工作是,想在颠倒的画和纯轮廓画那样,使用记号笔(尽管没有铅笔那样准确)把你看到的丝毫不变地画下来,能画多详细就画多详细。 8.确保你的头部在原来的位置,一只眼睛一直闭着。千万不要移动你的头部试图"看遍"整个物体形状。保持静止的状态。(复述一遍,我将在下一个部分解释原因。) 9.只要你愿意,可以任意修改画完的线条,只要用放在食指上的湿纸巾把它们擦掉就行了。重新把它们画得更准确非常容易。 在你完成以后: 把塑料显像板放在一张普通的纸上,你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你画出来的东西。我可以很自信地预言你将会非常惊讶。尽管只花费了很小的努力,你却完成了一件真的非常困难的绘画任务--画出人类手掌的透视画面。过去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都曾反复练习画出手来。请看来自阿尔伯科特·丢勒和文森特·凡高的例子,图6-6和6-7。 你怎么能如此轻易地完成这个任务呢?答案当然是,你遵循了有经验的艺术家的做法:你把看到的东西"复制"到一个图像平面上,在这里是一块实实在在的显像板。在下一个部分我会对显像板进行充分的定义和解释。现在你只要使用它就行了。我发现在学生使用过显像板后再对他们进行解释更加有用。 为了更进一步练习,我建议你把自己用毡尖笔画的画用湿纸巾擦掉,再重复画几次,每次把手换成不同的姿势。试一下那些真的"很难"的构图,越复杂越好。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平放着的手是最难画的;复杂的姿势反而好画一些。因此,把你的手指卷起来,相互缠绕、交叉、握紧拳头,什么都行。让它们错落有致就行。记住,每一个练习你做的次数越多,你的进步也会越快。把你最后画的(或最好的)那张保存起来,下一个练习会需要它。 这给我们带来一个关键的问题,也是对于你的理解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绘画? 一个简略的回答是:绘画就是把你在图像平面中看到的东西"复制"下来。在你刚才完成的画作,手的透视切面图中,你"复制"了在塑料显像板上"看到"的、"变平的"手的图像。 现在,我将给出这个问题的一个更加完整的答案,"什么是绘画?" 在美术中,"显像板"的概念异常的抽象,而且解释起来很困难,要想理解它就更难了。但它是学习绘画中一个最最关键的概念,所以你一定要听我说。我会尽量说得清楚一些。 显像板是一个精神概念。在你的脑海里想象一下:显像板是一个假想的透明平面,就像一扇框起来的窗子,总是在艺术家面前挂着,总是与艺术家两只眼睛构成的"平面"相平行。如果艺术家转变方向,平面也随着改变方向。艺术家在"平面"上看到的东西实际上延伸到一定的距离。但艺术家"看到"的画面是这个透明平面后的物体奇迹般地被压平了,在某种意义上就像一张照片。换而言之,在那个框好的"窗户"后的3-D图像被转化成2-D图像。然后艺术家把"在平面上"看到的图像"复制"到平整的绘图纸上。 这个艺术家大脑里的小把戏太难描述了,让初学者自己去发现它则更困难。因此,在这个课堂上,你需要一个真实的显像板(即你的塑料显像板)和真实的窗户框(即探视镜)。 这些工具像在变魔术,让学生们"了解"绘画是什么,也就是说,理解画出感知到的物体或人物的本质。 为了进一步帮助初学者学会绘画,我要求你在你的塑料板(即塑料显像板)上画上十字准线。这两条"交叉"线代表水平和垂直,它们是艺术家在评估相互关系时最需要的两个恒量。我刚开始教授绘画时,用的是布满方格的显像板,结果发现学生们老是在计算--"过去两个格子,然后往下走三个格子。"这恰恰是我们不想要的那种左脑模式的大脑活动。所以我把组成方格的线条减少到一条垂直的线和一条水平的线,结果也足够了。 今后,你将不需要带方格的塑料显像板,也不需要探视镜。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你将用深藏于自己大脑中的想象出来的显像板代替这些技术装置。而真实的平面(即你的塑料显像板)和探视镜仅仅在你学习绘画时有些帮助。 试一试:用你的小夹子把大开口的探视镜夹到显像板的顶端。闭上一只眼睛,并把显像板/探视镜抬放到你的脸前。请参照图6-8。 透过镜框看看你(一只)眼睛前面的景象。你可以通过把探视镜拉近或远离你的脸来改变看到景象的"构成",就像照相机的探视镜的操作原理一样。观察天花板或桌子边缘相对于十字准线,也就是垂直线和水平线的角度。这些角度准会让你非常惊讶。接下来,想象一下你正在用毡尖记号笔把你在平面上看到的东西画下来,就像画你的手时做的那样。请看图6-9。 然后转身观察下一个景象,接着再下一个,总是让显像板与你的脸保持平行。千万不要向任何一个方向倾斜!一个让显像板不倾斜的办法是先把塑料显像板放到你的脸前,然后迅速把你的胳膊直直地向前伸去。 接下来,找到一个你喜欢的景象,让夹在塑料显像板上的探视镜把景象框起来。想象一下你把在平面上看到的东西"复制"到一张绘图纸上。记住,所有的角度、大小、面积和相互关系必须与你看到的一样。请看图6-10。 这两个图像,即你想象中画在绘图纸上的图像和在塑料显像板上显现的图像,应该(差不多)一个样。如果完美地把它画出来,尽管这样做很困难!--它们将会一模一样。在最基本的层面上,绘画应该就是这个样子。重申一遍,基础写实画就是把在显像平面上看到的东西"复制"下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能会抗议,"照照片不就好了吗?"我认为进行写实画的目的不仅仅是记录数据,而是记录你独特的感知--你个人是如何看待事物的。此外还有,你如何理解画出来的事物。通过慢慢地近距离观察事物,一些个人的表达方式和理解将会显现出来,仅仅照一张照片这些东西是不会出现的。(当然,我指的是平常的摄影,而不是艺术摄影家的作品。) 同时,你线条的风格、选择的重点和潜意识中的大脑活动;也就是你的个性融入到你的画作中。这样,同时也很荒谬地,你那仔细的观察和对物体的描绘,使观赏者不仅看到你画出来的物体形象,也看到你的内心。一个最好的说法是,你表达了你自己。 对显像板的使用在艺术史上有很深厚的传统。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莱昂·巴提司塔·阿尔伯悌发现,通过直接在他玻璃窗上画出反映出的图像,就能够得到一幅他窗后城市景象的透视图。德国艺术家阿尔伯科特·丢勒从里奥纳多·达·芬奇关于这个方面的著作里受到启发,把显像板的概念更深入地推进了一步,并发明了真正的显像板装置。文森特·凡高又从丢勒的著作和画作中受到启发,在他不眠不休地教自己绘画时,建造了被他称为"透视装置"的东西(请看图6-11)。后来,当凡高基本上掌握了绘画以后,他就舍弃了这个装置,最终你也会像他这样。 也许你不知道,其实凡高的装置差不多有二十多磅重。我的脑海里几乎可以看见他辛苦地把装置的各个部分卸下来,然后用绳子捆起来,再背起这捆东西,以及他的其他绘画工具走上一段很长的路到海边,把这捆东西打开,然后各个部分组装好,最后把整个步骤重复一遍往回走,回到家时已经是暮色将至。这让我们看到凡高为了让自己的绘画水平得到提高,狠下了一番工夫(请看图6-12)。 另一位著名的艺术家,16世纪荷兰大师汉斯·荷贝恩,也使用了真正的显像板,尽管他画的画已经很好了。艺术史学家最近发现,当他在英国亨利八世的宫廷中生活时,荷贝恩必须完成特别多肖像画,而他直接把模特们的形象画在了一块窗格玻璃上。艺术史学家猜测,荷贝恩,这位艺术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么做是为了节省时间,这样这位已经透支的艺术家就可以把玻璃上的画迅速复制到纸上,然后开始画下一个人像。 你还必须知道的重要的一点是:"绘画"是指画出一个单一的景象。 回忆一下,你在塑料显像板上直接画你的手时,为了让你在显像板上只看见一个图像,我要求你保持自己的手和头部不动。如果你的手移动了一丁点或者你稍微改变了你头部的姿势,那么你看到的手的图像就会大不一样。我有时看到有些学生喜欢把头弯来弯去,希望看见在他们头部的原来姿势看不到的部分。千万别这样做!如果你看不见第四根手指,就别把它画下来。让我重申一遍:使你的手和头部保持一个姿势,不要改变,并把你当时看到的画下来。 由于同样的原因--只看见一个景象,你要让一只眼睛闭着。通过闭上一只眼睛,你舍弃了双目并用的视觉。当我们在看事物时如果同时睁开两只眼睛,就会使眼中图像与实际有轻微的不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双目视觉不等同"。 双目视觉使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三维的。这个能力有时也被称作"深度透视"。当你闭上一只眼睛,看到的图像是两维的,也就是说,图像看起来是平的,像一张照片。我们绘画时用的纸也是平的或两维的。 这是绘画的又一个谜团: 你在显像板上(用一只眼睛)看到的平坦的两维图像,当被复制到绘图纸上时,对看到你的画的人来说,神奇地变成三维的了。学习绘画的其中一个必然步骤就是相信这种奇迹将会发生。正在努力学习绘画的学生经常会问:"我怎样才能使这张桌子看起来存在于这个空间中呢?"或"我怎样使这个胳膊看起来像正冲着我呢?"回答当然是把在平坦的显像板上看到的东西画下来,或复制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画让人信服地描绘出物体在三维空间的"动态"(请看图6-13)。 你可能想问:"是不是每次画时都必须把一只眼睛闭上?"其实不一定,但大多数画家都在自己进行绘画时闭上一只眼睛。看到的物体离你越近,就越应该闭上一只眼睛。物体离你越远,你就越不用闭上眼睛,因为以上提到的双目视觉不等同将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消失。 在下一个练习中,你将使用你的技术装置(塑料显像板和探视镜)来帮助你完成自己的手的写实画--一张在平坦的纸上"真正"描绘三维形状的画。 用手改良轮廓画 你将需要: o几张小一点的绘图纸。 o石墨棒,一些纸巾或餐巾纸 o2B铅笔或4B素描铅笔,都必须削好 o橡皮擦 o塑料显像板 o毡尖记号笔 o在显像板上画画的探视镜 o大约一个钟头不受打扰的时间 你需要完成: 请在你开始之前阅读完以下说明。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将改变一下纯轮廓画的教学说明。你将保持平常的坐姿,这样你就能看着自己的画并监控其进展(请看图6-14)。然后,我希望你还是能够像进行纯轮廓画时那样全神贯注。 1.把几张绘图纸贴在你的绘画板上。把四个角都贴紧,别让纸来回滑动。你的其中一只手需要"摆个姿势"并保持不动。另一只手则用来画画和擦橡皮擦。如果在你绘画或擦橡皮擦时手底下的纸动来动去,就会让你分心。 2.用探视镜的内侧边缘在你的绘图纸上画出一个框。 3.下一步是调和你的纸的颜色。保证你的画下垫着几张纸。然后开始给你的纸上色,用石墨棒的一边在纸上轻轻划过,最好在方框里。你需要让纸呈现出一种暗淡而又均匀的颜色。别太担心自己划出了方框,你随时可以把超出方框的痕迹擦干净。图6-15。 4.一旦你在纸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石墨,就开始用纸巾把纸上的石墨擦匀。在擦的时候手要一圈一圈地绕,力道要均匀,一直擦到框边。你需要让纸呈现出非常光滑的银色。图6-16。 5.接下来,轻轻地在你调好色的纸上画出垂直和水平的十字准线。这些线条将会像你的塑料显像板上的那样刚好相交于框的正中。使用塑料板上的十字准线对照纸上的十字准线的位置。注意:千万别把两条线画得太黑。他们只会起一些指导作用,以后你会希望把它们消掉。图6-17。 6.找回你在本章开始时用过的探视镜,那上面有你在上一个练习时用毡尖笔画的画。如果你愿意也可以重新在上面画一幅新的画(图6-18)。把探视镜放在一个明亮的平面上,可以是一张纸,这样你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塑料上的图画了。接下来你不能用真正的显像板画自己的手,这个图像将成为你的参照物。图6-19。 7.一个重要的步骤:现在,你把塑料板上的那幅画中每条边线的主要转折点转画到你的绘图纸上(图6-20)。由于纸上的框架与探视镜内侧的大小相同,所以转换的比例是一比一。参照十字准线,把手的边线与框架相交的点画下来。尽量多地把这些点画下来。然后把画好的点连接起来,形成自己的手腕、手指、手掌和皱纹的边线。这只是帮助你把自己的手放进方框的一个简略草图。记住,绘画就是把在显像板上看到的复制下来。在这次练习中,为了让你习惯这个过程,你需要完成这样一个步骤。如果你需要修改一条线,千万别担心自己会擦掉背景。想擦就擦,然后用你的手指或餐巾纸抹一抹被擦掉的部分,被擦过的痕迹就会消失。 8.一旦这个粗略的草图跃然纸上,你就已经万事俱备,可以开始画了。 9.重新把你的手"摆成"以前的那个姿势,可以参照塑料板上的画来摆。然后把你那塑料板上的画放到一边,但记住得放在你随时可以参照的地方。 10.然后,闭上一只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手上某条边线的一个点上。任何边线都可以成为你绘画的开始。在绘图纸上找到这一点并把你的铅笔放在上面。接着,重新盯着你手上的这个点,准备动笔画。这将让你的大脑转换到右脑模式,并平息任何来自左脑模式的抗议声。 11.当你开始画时,你的眼睛,更确切地说是眼睛,慢慢地沿着轮廓移动,而你的铅笔也用与你眼睛相同的速度慢慢记录下你的感知。这就像在画纯轮廓画时做的那样,你试着感知和记录每条边线的所有轻微波动(图6-21)。如果你需要修改就使用橡皮擦,就算是对某条线进行很细微的改动也可以用。看着自己的手(记住,用一只眼睛),这样你就能参照十字准线估计出任何一条边线的任何一个角度。检查一下在你早前画在塑料板上的画里的角度,同时想象你的手上垫着一块显像板,板上的十字准线和框架将帮助和指引你,这样你就更能了解手上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12.你应该花大约90%的时间看着自己的手。你将从这里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实际上,画手所需要的全部信息都正在你的眼前。只有在监控记录你的感知的铅笔时,或检查形状和角度的相互关系时,又或者选择一点重新开始画新的轮廓时,才在你的画上扫一眼。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看到的东西上,不使用词汇,而是亲自去感受:"这个部分与那个部分相比是宽还是窄?与那个相比,这个角度形成的坡度陡吗?"等等。 13.从一个轮廓画到下一个邻近的轮廓。如果你看到两指之间有一些空间,同样也使用这个信息:"那个形状与这块空间相比,哪个更宽?"(记住,我们不能把这些东西的名称说出来--指甲、手指、拇指、手掌。他们对你来说只是一些边线、空间、形状和相互关系。)确保在大部分时间里你的一只眼睛是紧闭着的。你的手离你的眼睛太近,双目视觉不等同所产生的两个图像将会使你非常困惑。 当你遇到自己必须被动接受的某些部分的名称时,比如说,指甲,试着不用词汇形容它。一个很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指甲周围那些肉体的形状。这些肉体与指甲分享同一条边线。因此,如果你把指甲周围那些肉体的形状画出来,也就把指甲的边线画出来了,而且两个部分的形状都是正确的。实际上,如果在绘画进入到任何部分时遇到大脑的冲突,把注意力放到下一个相邻的空间或形状上,牢记"分享边线"的概念。然后,用"新的目光"回到刚才还显得很难的部分。 14.你也许想把手周围的空间用橡皮擦擦干净。这样会使你的手在阴形中更加"突出"一些。 你可以观察摆姿势的那只手上出现的光线(高光)和阴影区域,并使用描影法使你的画更完美。具体的做法是在亮的地方用橡皮擦擦一下,在暗的地方打上一些阴影。 15.最后,当这幅画对你来说开始变得越来越有趣,如同一个复杂但美丽的智力拼图玩具慢慢在你的笔下形成,你就进入了真正的绘画状态了。 在你完成以后:这是你第一张"真正"的素描画,我可以非常自信地预测你对结果很满意。我希望你现在已经明白我所指的绘画的奇迹了。由于你画出了在平坦的显像板上看到的东西,你的画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三维立体的了。 此外,你的画还会显现出一些非常微妙的品质。比如说,一种对自己手的体积的理解,或一种三维厚度将会显现出来。同时,对某些肌肉张力的准确表现或手指压在拇指上的感觉在画中一览无遗。而所有这些都来自于把你在显像板上看到的东西画下来。 在下面的一组画中,那些手都显得立体、让人信服和原汁原味。它们看起来有血有肉、纹理清晰。就算是非常微妙的品质也完全被体现出来,如一个手指对另一个手指的压力、某些肌肉的张力,或皮肤的准确纹理。 我囊括了我和其他一些老师的画用作展示。你可以看到,这些画的背景都有颜色,我们在下一个练习中也将这么做。 在我们进入下一步之前,回想一下你在画自己的手时大脑的状态。你是不是丧失了时间的概念?这幅画画到某一个程度时是不是越来越有趣,甚至让人着迷?你有没有感受到词汇模式对你进行的干扰?如果有,你是如何阻止这种干扰的呢? 同时,回想一下显像板的基本概念和我们对绘画下的定义:把你在显像板上看到的东西"复制"下来。从现在开始,每次你拿起铅笔开始作画,你将会越来越好地掌握从这次作画经历中学到的办法,而且会"自动自发"地使用它。 你可能想再画一次自己手的改良轮廓画,也许这次手中拿着一些复杂的物体:如一条皱巴巴的手帕、一朵花、一颗松果,或一副眼镜。在这幅画里,你的物体还可以再次画在一个稍微"上过色"的背景上。 下一步:用空白的空间来迷惑左脑模式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现了左脑在能力上的一些缺陷。它不喜欢对称的图像(如酒杯/人脸画)。它不能应付颠倒过来的感知信息(如在颠倒的斯特拉文斯基的画像中那样)。它拒绝处理缓慢、复杂的感知(如纯的和改良轮廓画)。我们通过利用这些缺陷来帮助右脑模式有机会在没有左脑模式干扰的情况下处理视觉信息。 下一节课主要是关于阴形。它是为了让你能像小时侯那样重新掌握空间的整体感和构图形状而设计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其他试读目录

• 目录
• 序
• 公司培训课程
• 绘画和骑单车的艺术
• 绘画是一种神奇的能力
• 绘画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
• 用画家的方式看事物
• 用自己的创造力绘画
• 现实主义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 素描训练,一步一步来
• 绘画的工具
• 学前作品:你美术技巧的一项珍贵记录
• 学前作品#1:你的自画像
• 作记忆画的理由
• 学生画展:学前和学成后作品的对比
• 用绘画表达自己:艺术的非词汇性语言
• 绘画是艺术家的镜子
• 你的大脑:左脑和右脑
• 大脑的两边
• 精神分裂病人的双重真实感知
• 语言和习俗的偏见
• 两种认知的方式
• 顿悟
•  有一半大脑比没有大脑强,有整个大脑更好
•  使用右手或左手的习惯
•  左脑模式和右脑模式的特征对比
• 为左脑模式到右脑模式的转换提供条件
• 超越:体验从左到右的转换
• 在作画时航行于右脑模式
• 在"学习绘画"中学到了什么
• 把画颠倒过来画:向右脑模式转换
• 颠倒着作画 一项减少精神冲突的练习
• 现在开始画吧。
• 了解从左脑到右脑模式的转换
• 右脑模式的回顾
• 回忆你儿童时期的艺术作品
• 你作为艺术家的历史
• 转折时期
• 学校里的美术
• 涂鸦时期
• 讲得出故事的图画
• 复杂化时期
• 写实主义时期
• 儿时的符号系统如何影响视觉
•   遭遇边缘和轮廓
• 使用纯轮廓画绕开你的符号系统
• 纯轮廓画练习的谜团
• 为什么纯轮廓画很重要
• 快速回顾五项绘画的感知技巧 [当前]
• 阴形与阳形
• 什么是阴形和阳形
• 用比喻来澄清阴形的概念
• 构图的定义
• 在框架内创作的重要性
• 选择一个基本单位
• 有一个好的开始
• 画前的准备工作
•  把椅子剩余的阴形画出来
•  在你完成以后
•  感觉的认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