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赋自由创造的动态过程_让天赋自由创造的动态过程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思想 > 让天赋自由 > 创造的动态过程

让天赋自由——创造的动态过程

创造力就是人类智力动态性最强有力的证明,而且它能调动人类大脑和身体的各个部分。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粗略的区分。先前,我曾提到,许多人认为自身没有创造力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创造力。这从两方面而言都是正确的。第一方面,有一些涉及创造力的技能和技巧是很普通的,每个人都能学会,并且也能在任何情形下使用。这些技能能帮助我们产生新的想法,区分有用的和没用的东西,接收新的思想,特别是身处团队之中时,更是如此。我把这些当做是一般性创造能力,我会在教育那一章详细阐述。本章我想讲述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在某些方面,它跟一般性创造力是非常不同的。 费思·林格尔德、漂泊合唱团、理查德·费曼以及许多本书讲述的人物都在自身独特的方面具有极高的创造力。他们各自在不同领域内奋斗,个人爱好和天赋促使他们前进;他们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并发掘一种特别的天赋来完成这些工作,他们都找到了自身的天命,这也激发着他们的个人创造力。通过以下的阐述,我们就能更加明白创造力是如何产生的。 创造力比想象力更深一层,创造力需要你真正去实践,而不只是整天躺在那里想象。尝试创作一些以前不曾有的东西必然涉及实践的过程,创作的对象可能是一首歌,一个理论,一件时装,一个小故事,一艘船又或者是一种新的意大利面酱。无论是什么,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都是一个实践过程。的确,有时候,一些新想法在产生的时候就已经很完善,不需要进一步的整理。但是,通常情况下,创造性过程最初只是一种迹象-就像费曼看见那个盘子转动或者乔治·哈里森写歌的初次意向-它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这就像是一次旅行,有着很多不同的阶段和意想不到的结局,也会用到不同种类的知识和技能,并最终到达一个出发之时无法预知的地点。虽然,理查德·费曼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这个奖项并不是因为那张他在午餐时匆忙写下自己想法的餐巾纸而颁发给他的。 创造力涉及一系列互相贯穿的环节。首先就是产生新的想法,想象不同的可能性,考虑可替代的选择。可能是乐器奏出的音符,随手画的速写,草草写下的想法,或者是四处移动空间内的物体甚至是自己的身体。创造的过程还涉及一个思想完善的环节,在此环节中,通过判断哪一个想法更奏效或者感觉更好,来进一步完善这些想法。无论你是打算写一首歌,画一幅画,发展一个数学理论,为某一物体拍摄一些照片,写一本书,还是设计一些时装,产生想法以及评估的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环节并不是按照预定的顺序进行的,相反,它们往往互相穿插。举例来说,创造性努力可能在一开始就涉及创意的大量产生并在后面的阶段才进行评估,但总的来说,创造性工作在创意的产生、筛选、精练环节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因为,这是创作。创造性工作通常会运用某种媒介来激发想法,这种媒介可以是任何事物。漂泊合唱团运用嗓音和吉他做媒介,理查德·费曼运用数学做媒介,费思·林格尔德的媒介则是涂料和画布(有时候是文字和音乐)。 创造性工作也常常会调用一些其他才能进而创造一些新奇的事物。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先生是一位著名导演,曾执导许多知名的大片,比如《角斗士》(Gladiator)、《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外星人》(Alien)以及《塞尔玛与路易斯》(Thelma and Louise)。他的电影风格与其他电影导演截然不同,而这就是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修炼。他告诉我: 可能是因为我有着良好的艺术背景,对于制作电影,我总是有一些非常独特的想法,常常有人说,我有独特的视角。我从没想过它究竟是什么,但我常常会被指责,比如,电影拍得太精致了,画面太漂亮了,或者太这个、太那个了。渐渐地,我意识到,这是一个优势。我的第一部电影《决斗者》(The Duellists),被批评说画面太漂亮了。一个评论家曾抱怨“滥用滤镜”,实际上,根本就没用滤镜,这个“滤镜”完全是凭空捏造的,我想他真正不满的是我拍摄法国景色的视角。拿破仑时代最好的摄影师很可能会是画家,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场景,让拿破仑的俄国画师在那场对俄灾难之战中走上了前线。坦白地讲,许多19世纪的伟大作品都是记录性的,而我会从中吸收一些独特元素并将其运用在电影中。 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通常都具有某些共性:他们热爱自己工作的媒介。 音乐家热爱自己创作的旋律,作家热爱文字,舞蹈家热爱肢体运动,数学家热爱数字,企业家热爱交易,教师热爱教学。这也是为什么深深热爱自身所从事的工作的人们不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般意义上的谋生。他们从事某项工作是因为自己真的热爱,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也都身处自身的天命之上。 这也是为什么费曼认为解运动方程“只是为了好玩”,为什么他认为是在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玩”。漂泊合唱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创作音乐,并且十分享受创作的乐趣。虽然,有趣并不是创造性工作的关键成分-许多创造性的科学家从不轻易言笑,但是,有时候,当我们一边玩耍一边探索创意时,新的想法可能就在此时来临。所有创造性工作都可能遇到挫折、问题,甚至走进死胡同。一些极具创造力的人也会在创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甚至认为这一过程困难重重。但在某些时候,也会感到一种来自心底的愉悦,特别是“创作成功”时,更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满足感。 本书中采访的许多人都认为,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对某些人来说,他们与自己从事的工作更是一见钟情,这也是他们将对自身的天命认知看成是一种顿悟的原因。找到一种能激起自身想象力的媒介,一种你乐于与其玩耍并致力于其中的媒介,对于解放自身的创造力是很重要的一步。历史上有许多这类故事,人们一直没有发现自身真正的创造力,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那个媒介,并在那个媒介上产生了最佳的创意。根据我的经验,很多人之所以认为自己不具有创造力,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那个媒介,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原因。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继续阐述这些原因,包括对幸运的看法。但首先还是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使用的媒介对我们的创造性工作那么重要呢? 不同的媒介使我们能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设计师尼克·伊根(Nick Egan)是我很好的朋友,最近他专为我们夫妇画了两幅画,因为我在公开演说中的几句话对尼克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第一句就是“如果你从不准备犯错,你也永远不会创新”。第二句是“好的教育依赖于好的教学”。为什么我要提到这两句警句呢?因为我觉得它们都是极为正确的观点。尼克一直在思考这些观点,并且这些观点对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生活、成长以及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他决定围绕这些观点创作几幅画,并且整整花了几周的时间才将它们完成。 他为我们画的每一幅画都代表其中的某一句话,每一幅画都是一种即兴创作,而且都是让人感觉很有力量的画面,画中蕴含一种近乎原始的能量。其中一幅画,整幅画面是黑色的基调,一半的画面以涂鸦绘画的风格在颜料上刮出潦草的文字;另一幅画的底色却是大片的纯白,运用滴墨技术滴出像小孩笔迹的文字,透过浅色背景呈现出来,背景上有一个醒目的卡通脸像,绘画特色则介于洞穴画和儿童画之间。 初看之下,这些画像是匆忙画成的,画面一片混乱,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画面有很多层次,每一层都隐含着不同的意境,每一层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这让画面有了真正的深度。尼克还在画中运用了一些复杂的颜色与绘画技巧,当你欣赏的时候,会觉得整个画面极具活力,画中所有复杂的技巧都源于他对率真的感知能力及其自身的充沛活力。 尽管,最初是因为我的一些话,才激发这些画作的创作,但我肯定是创作不出这些画的。尼克是设计师,也是视觉艺术家,他对视觉艺术有一种天赋——对线条、颜色、形状以及质感特别敏感,而且对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创造性的想法也很擅长。他通过颜料、粉笔、蜡笔、版画技术、胶片、数字影像,以及许多其他视觉媒体和材料来开发与完善自己的创意。对于一个给定的题目,他所运用的材料会影响到他的创意以及他处理这些创意的方式。创造就像发生在我们所要表达的事物与我们所用媒介之间的一场对话。尼克最终送给我们的画作并不是它们最初的样子,在他处理的过程中,画面逐渐演化,当画作成形的时候,他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就更清晰了。 在不同媒介上的创造力不同,这对于人类智力的多样性以及思考方式的多样性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理查德·费曼拥有极强的视觉想象力,但是他并没有尝试去画电子自旋的图画,而是尝试去发展一种关于电子自旋的科学理论。为了达到目的,他必须用到数学,他是在思考电子的运行,而且是在用数学的方式思考电子的运行。如果没有数学,他绝不可能那么容易地进行思考。漂泊合唱团的成员则思考爱与人际关系、生命与死亡,以及所有该死的事情,但是他们没有尝试去写一本心理学书籍,而是通过音乐来思考这些事情,他们拥有音乐的创意,音乐就是他们的作品。 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明白自身所用媒介在创造性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创造力。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培养运用媒介的实践技能,并且如何正确培养这些技能也很重要。很多人一生都不喜欢数学,因为他们始终没有发现数学的创造性用途-就像你知道的那样,我也是其中之一。老师向我介绍的数学总是一串冗长的难题,而且是别人已经给定了答案的难题,我唯一的选择就是做对或者做错,我想,这绝不是理查德·费曼眼中的那种数学。 当然,我也知道,小时候,有相当多的人花了无数的时间练习钢琴或者吉他,但是长大以后却再也不想看见任何乐器,因为整个练习过程是如此枯燥。许多人轻易就认定自己不擅长学术或者音乐,很可能是因为老师教导方式有误或者教导的时间不对。他们应该再回头看看,或许我也应该……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让天赋自由》其他试读目录

• 序
• 必须舞动身体才能思考
• 一辈子都要画漫画
• 三个故事,一个道理
• 不能一概而论
• 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 变革的节奏
• 认识天命
• 热爱天命
• 发现自己的天命
• 不接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 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
• 你有多聪明?
• 你拥有哪种智力
• 人类智力的三个特征
• 用创造力激发生命的奇迹
• 如何理解创造力
• 想象力创造一切
• 大小真的重要吗?
• 创造力的魔力
• 创造的动态过程 [当前]
• 开放你的思维
• 凝聚团队的力量
• 与时光共舞
• 忘我境界
• 我们已经到达了吗?
• 展示自己
• 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