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赋自由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_让天赋自由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思想 > 让天赋自由 > 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

让天赋自由——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

天命的另一个关键原则就是我们必须提出质疑,质疑那些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自身的以及别人的能力,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些能力是理所当然的,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能力是什么,所以首先就把它们定义为理所当然的事了,并逐渐变成了固定逻辑的一部分,或毫不质疑的基本假设。我们毫不质疑则是因为将它们当做了生活中最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空气或者是万有引力又或者是奥普拉访谈①。 对此,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许多人都不假思索地认为人只有那几种感官能力。有时候,我在演讲的过程中,会带领听众做一些简单的练习,从而来阐明我的观点。我会询问他们认为自身有多少种感官能力。绝大多数人会回答五种-味觉、触觉、嗅觉、视觉以及听觉。也有一些人会说还有第六感以及直觉,除了这些之外,没人能再说出其他的了。 当然,前五种感官能力与第六感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前五种感官能力都有相应的器官支撑-鼻子对嗅觉,眼睛对视觉,耳朵对听觉等等。如果这些器官受损,相应的感官能力也会受损。直觉又能做什么呢?它的作用不是很明显,而且通常被认为是很神秘的,女孩子的直觉可能更强一些。在过去几年里,我采访了各行各业的人,他们一般都认为人类有五种“硬”感官能力以及一种“神秘”的感官能力。 人类学家凯瑟琳·里恩·葛茨有一本很精彩的书,《文化与感觉》(Culture and the Senses)。在这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对加纳东南部安洛埃维人的研究。我必须要说的是对于如今这些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我总是有着某种同情。人类学家们总是潜入他们的生活-似乎他们每家都有三个小孩、一个人类学家。尽管如此,葛茨的研究还是很有启发性的。 她了解到的一件事就是安洛埃维人对感官的认识与我们不同。首先,他们从来没有计算过感官的数量,似乎这个问题不在考虑之列。另外,当葛茨向他们列举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五种感官时,他们问另外一个呢,最主要的那一个。他们既不是在说“神秘”的第六感,也不是在说那些只在安洛埃维人中幸存,却被我们其他人丢掉了的古老感知能力,他们所讲的那种感官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有,而且也是我们最基本的感官能力之一,那就是平衡感。 内耳中的液体和骨骼调节着平衡感。试想一下,如果平衡感受损将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生病或者酒精都可能导致平衡感受损-你会发现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感官能力中还包括这一项,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平衡感,而是习惯了五种感官能力的观点(可能还有个神秘的第六感),因此不再多加思考。五种感官成了一种常识,他们也就理所当然地接受了。 常识是创新能力,特别是关系到自身发展的创新能力的敌人之一。剧作家布莱希特曾说,当世界上的某些事情看起来非常显而易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放弃了去理解它的所有尝试。 如果你没有猜到另外一种感官能力是平衡感,也不用太在意。事实上,接受我采访的许多人也没有猜到。但是平衡感跟其他几种被我们当做理所当然的感官一样重要,而且它也不是唯一被我们忽略的感官能力。 生理学家认为,除了众所周知的五种感官能力以外,人类还有其他四种感官能力。首先就是感温能力(温觉)。它不同于触觉,我们并不需要触碰某件物品,就能感觉到热或者冷。温觉对我们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因为人类只能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生存,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的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吧。 另一种是对痛的感知能力(痛觉)。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不同的感官系统,既不同于触觉也不同于温觉,就好像是有一套独立的感官系统感受来自身体内外的疼痛。接下来是前倾平衡感(equilibrioception),它包括平衡感和加速感。然后就是肌肉运动知觉(the kinesthetic sense,即本体感觉),当我们的平衡感受损时-疾病或者酒精损伤-本体感觉能使我们的四肢与身体的其他部位处于同一空间并且相互联系。这对平衡感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多数生理学家似乎并不是很赞同直觉(第六感)的存在。 我们能对世界进行感知以及自如地运用自身的能力都归功于这些感官系统。一些人甚至还有一些独特的感官能力,有的人有共感现象,即各种感官系统好像发生了重叠或覆盖:能看见声音并且听到颜色。虽然这些非正常现象挑战着我们对感官的常识,但是这也说明,无论我们有多少种感官,无论它们如何运行,都将影响我们对自身以及对世界的理解,尽管我们中的许多人从来不知道或者从来不曾想到过其中的某些感官。 并不是所有人都将平衡感或其他感官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以巴特为例,巴特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莫顿格罗夫,当他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他并不是特别好动。6岁左右的时候,他开始做一些很独特的事情,他能用手走路,而且几乎和用脚走路一样好。当然这并不是一个优雅的姿势,但却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而且也得到了家人的赞赏。每当有客人来访或者家庭聚会时,人们总是怂恿他表演这一标志性动作,毫不夸张地说-他也很享受自己的把戏以及众人的关注-他双手倒立,轻巧地将身体撑起,然后摇摇晃晃地四处走动。当他长大一点后,他甚至还训练自己用双手上下楼梯。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毕竟用双手走路并不是一种能让考试得高分或者其他什么方面更出色的能力。他也只是想知道他是否会受欢迎-一个能用双手上下楼的人肯定能令周围人觉得有趣。 在他10岁的某一天,经过母亲的同意,小学的体育老师带他去了当地一家体操训练中心。走进体操中心的时候,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有生以来,他从没见过如此完美的事物。绳索、双杠、高低杠、吊环、蹦床、栅栏-他可以在所有器材上爬啊、跳啊、摇啊,就像是同时造访圣诞老人的工作间与迪斯尼,这就是他理想中的王国。突然间,他发现自己的天赋除了用来娱乐自己和旁人外还可以用在别的地方。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开始转向。 经过8年毫不间断的艰苦训练,巴特·康纳代表美利坚合众国,踏上了蒙特利尔奥运会体操馆的红地毯。接下来,他成了美国有史以来获奖最多的男体操运动员以及获得所有体操比赛冠军的第一个美国人。他曾获得美国冠军、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美国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联赛冠军、泛美运动会冠军、世界冠军、世界杯冠军以及奥运会冠军。他接连参加了三届奥运会,分别是在1976年、1980年和1984年。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巴特创造了一个传奇,在二头肌撕裂的情况下戏剧性地赢得了两枚金牌。1991年,他入选了美国奥运名人录,1996年入选了国际体操名人录。 如今,康纳以其他的方式继续着自己对体操的热爱,他跟夫人娜迪亚·科马内奇拥有一所体操学校,还创办了《国际体操》(International Gymnast)杂志以及一家电视制作公司。 像巴特·康纳和娜迪亚·科马内奇这样的运动员,对于身体的潜能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他们的成就也显示出:我们对人类能力真正面貌的所知是如此有限。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表演艺术家(运动员、舞蹈演员、音乐家以及其他表演艺术家)的训练过程,你会发现,在训练过程中,他们调动了整个身体来完善并熟记那些规定的动作套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依靠着所谓的“肌肉记忆”(muscle memory),因为在表演的时候,他们的动作实在太快,一般的思维与决策能力往往跟不上运动的速度。 他们发掘出人体深层的感觉与直觉储备,利用整个大脑来调节身体的反射与协调,而不只是利用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那一部分,如果只利用这一部分的话,他们的事业估计永远不会有起色,自身发展也不会取得多大成绩。 从这些方面来看,运动员以及各种艺术表演者都是挑战了那些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人类能力的人,同时也证明了我们对智力理解的错误。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让天赋自由》其他试读目录

• 序
• 必须舞动身体才能思考
• 一辈子都要画漫画
• 三个故事,一个道理
• 不能一概而论
• 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 变革的节奏
• 认识天命
• 热爱天命
• 发现自己的天命
• 不接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 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 [当前]
• 你有多聪明?
• 你拥有哪种智力
• 人类智力的三个特征
• 用创造力激发生命的奇迹
• 如何理解创造力
• 想象力创造一切
• 大小真的重要吗?
• 创造力的魔力
• 创造的动态过程
• 开放你的思维
• 凝聚团队的力量
• 与时光共舞
• 忘我境界
• 我们已经到达了吗?
• 展示自己
• 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