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社会绿色警戒:市场不畏惧“天价”_重新发现社会绿色警戒:市场不畏惧“天价”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杂文 > 重新发现社会 > 绿色警戒:市场不畏惧“天价”

重新发现社会——绿色警戒:市场不畏惧“天价”

“天价”正在充斥着中国人的生活。打开百度搜索一下,与“天价”相关的新闻超过几十万条。譬如“哈尔滨天价医药费”“天价滞纳金”“某某豪宅拍出天价”“天价月饼”等等。 2007年,有两条“天价”新闻曾经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焦点。一件发生在北京,另一件则在外省。 发生在北京的事是这样的:几位北大教授搞了个“青春写作旅”作文培训班,短短八天时间,收费竟然高达4900元。 另一件事发生在江西上饶市广丰县洋口镇。一位村民只因开货车剐坏该县建设局局长私宅外墙的三块瓷砖,在县交警大队调解时,这位胆小怕事的农民竟被告知要支付赔偿费和鉴定费共4000元。然而,从《人民日报》刊登的照片上看,瓷砖的损坏面积不过两厘米宽。所谓“局长一块砖,农民一年汗”,此事在网上曝光后立即引来恶评如潮。 从表面上看,两起“天价事件”并无联系。相同的是,它们都“功败垂成”。 “青春写作旅”涉及的是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选择与生活。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人都是“经济人”与“理念人”,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与其利益相联系。从自利原则出发,每个人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社会理性将达到最优。在一个开放社会,此事无须道德出场,市场的无形之手足以使之流产。 其一,透明性。尽管广告商吹嘘“将在未名湖畔打造中国写作的‘黄埔军校’”,但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所谓“大腕”都不过是凡夫俗子,不可能通过八天教出一群作家,更不可能教出“作家中的军官”。 其二,可选择性。试想,如果规定所有立志当作家的孩子必须参加这个冒牌的“黄埔军校”,那么,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孩子们便只能接受这种漫天要价。否则,天价是否成功,完全决定于民意市场。 这个天价作文班,难免让人想起王小波在《谦卑学习班》里给富人精英上的一堂课--精英理应谦卑,不要太低估社会的智商。 相较之下,发生在羊口镇的天价索赔案讲述的则是权力视野下的公民生活。区别于上述“商品天价”,这位建设局长展示了“权力天价”。三块普通的瓷砖,稍有点常识与理智的人,都不会相信它们会价值几千元。荒诞的是,被这位建设局长唤来的县交警大队,竟然相信了,而且理直气壮地朝那位农民“秉公执法”了。令人宽慰的是,这起事件借媒体之力终于大白于天下,这位建设局长此时不得不面对“170万元建私宅”的追问。 透过此番天价索赔与荒谬执法,在人们讨论某些地方权力“西西里化”的同时,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互相包庇纵容的权力形成权力垄断,继而导致权力天价; 其二,权力天价强买强卖,社会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其三,来自媒体与社会的监督有助于权力的正常运行,或回归正常轨道。 显而易见,真正给公众生活造成“天价伤害”的不是市场,而是垄断。事实上,真正的市场并不畏惧天价,鱼龙混杂同样是一种社会生态。如果将这种选择性的“天价消费”理解为一种“奢侈”,天价也会有积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天价甚至可能引领时尚,并且通过“拖拽效应”使奢侈品逐渐成为日常用品。当社会不断前进,奢侈品往往是暂时的。比如说,在1900年室内盥洗室是奢侈品,如今早已进入寻常人家。 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所说,“富人不奢侈,穷人将饿死”;维尔纳在《奢侈与资本主义》中也表达了“奢侈带来资本主义”这一观点。当有学者指出奢侈破坏人类天性时,主张“富足与自由乃人生两大幸事”的亚当·斯密同样在《国富论》中指出,禁奢法代表了“君王大臣们力图监管个人经济活动的无能和想当然”。在经济层面,一个社会可以通过富人的天价消费(奢侈),实现财富的转移与重新分配;而在政治与社会层面,这种“必要的奢侈”同样因为承认人的欲望和天性,可以在客观上抵御“安贫乐道法”里所承载的隐秘的统治。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重新发现社会》其他试读目录

• 梁文道序:允厥执中
• 自序
• 自序:希特勒的“牛皮书”
• 自序:谁为谁献身?
• 自序: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
• 自序:自由之邦:圣马力诺的小国威仪
• 自序:空间之维与时间之维
• 从国家解放到社会解放:“崛”字新解
• 从国家解放到社会解放:国家崛起与民权衰弱
• 从国家解放到社会解放:机舱寓言
• 左右之争,还是上下之争:社会与主义
• 左右之争,还是上下之争:失衡的思想
• 左右之争,还是上下之争:思想如何解放?
• 国富论与民富论:社会分红:阿拉斯加的光荣与梦想
• 国富论与民富论:国家“三九化”
• 国富论与民富论:政府有多大?
• 国富论与民富论:从“薅社会主义的羊毛”到“薅社会的羊毛”
• 国富论与民富论:“五有之乡”的国家伦理
• 重新发现社会:有主义,无社会
• 重新发现社会:谁在“打酱油”?
• 重新发现社会:社会动荡与社会溃败
• 重新发现社会:柏克的问题与圣西门的醒悟
• 重新发现社会:无社会状态与无政府状态
• 重新发现社会:公民结社的困境与出路
• “历史三峡”与“敦刻尔克撤退”:三十年“国退民进”
• “历史三峡”与“敦刻尔克撤退”:社会比国家古老
• “历史三峡”与“敦刻尔克撤退”:从行政改革到政治改革
• “历史三峡”与“敦刻尔克撤退”:大海中造船——从改革开放到开放改革
• “历史三峡”与“敦刻尔克撤退”:丁学良的药方
• “历史三峡”与“敦刻尔克撤退”:重温法国大革命
• “历史三峡”与“敦刻尔克撤退”:改革与革命赛跑
• 爱国如何主义:加塞特的不安
• 爱国如何主义:替罪羊和替罪狼
• 爱国如何主义:被策划的情绪
• 爱国如何主义:中国会走德国的老路吗?
• 社会化与资本化:资本时代的自由
• 社会化与资本化:资本主义3.0
• 社会化与资本化:社会资本主义
• 社会化与资本化:三生主义:生命、生活与生态
• 绿色警戒:又见约翰·波米尔
• 绿色警戒:两种不公平
• 绿色警戒:掌勺者私占大饭锅
• 绿色警戒:市场不畏惧“天价” [当前]
• 绿色警戒:垄断者的游戏
• “社会资本”主义:关系是一种资本
• “社会资本”主义:从孤立到合群
• “社会资本”主义:官场与市场
• “社会资本”主义:两种社会资本
• 被缚的“蜘蛛侠”:权力下的道德摊派
• 被缚的“蜘蛛侠”:100家 VS 100万家
• 被缚的“蜘蛛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 被缚的“蜘蛛侠”:两种冒险
• 民间是个好东西:“以自由人为本”
• 民间是个好东西:关爱之川,隐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