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声明
本文为个人原创,转载请主动与我联系
作者
加里•凯勒(Gary Keller)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产公司之一“凯勒威廉姆斯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他著有多部的畅销书,已在全球范围内售出超过130万册。
杰•帕帕森(Jay Papasan)曾任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编辑,目前为凯勒威廉姆斯出版公司的副主席。他也是一位时政的演讲家及公司培训师
本书介绍
本书曾持续稳居亚马逊总榜第一!
本书被评为“2015年最佳读物”!
关键方法
成功有迹可循
世界顶尖的公司,都是因为自己一个产品或者一项业务而著称。**比如互联网最大的三个公司,“BAT“ 每个公司都有一个代表的产品或者说最重要的事情, 百度的搜索, 阿里的电子商务, 腾讯的社交, 每个公司都是以点及面的去扩展和构建整个商业的帝国。虽然腾讯,百度一直希望能够做好电子商务, 但是一直没有做好。 正如阿里一直想做社交,一直没有特别好的突破。 直到钉钉的出现, 因为他只定位在企业级的沟通,而不是和腾讯的熟人社交直接PK, 因此钉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对于一个人来说, 因为钟情一件事, 并持续的在这件事上充满激情的努力, 那么他就非常有可能成功。 因为在明确的目标的驱使下, 人们会忘我的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磨炼个人的技能, 那么就能得到更好的结果。获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就是在特定的领域持续的投入, 才有可能获得金牌。大家熟知的”一万小时“定律,就是在一个事情上持续的投入时间,刻意的练习, 才有可能最终熟练掌握某项技能。
阻止你成功的6个谎言
我们很多时候, 按照自己相信的“事实”去行事,我们本不该相信的时候也是如此。 这样一来,专心于一件事就不那么容易了。 人生苦短,真的不能心猿意马。
每件事情都很重要
同时处理多件事
有规律的生活
缺乏意志力
企图平衡生活的多个方面
大即不佳
我从这6个谎言中,挑选几个我认为最有感受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每件事都很重要
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一定听过你的产品经理或者你的业务方跟你说, 这个功能很重要, 那个功能也很重要,但是实际上不可能所有的功能都是一样重要, 在当前这个时刻, 肯定有一个功能是你最应该去做, 因为那个功能对用户是最重要的,对于你的目标达成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看过一些时间管理的书,你一定知道用一个待办清单来管理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但是待办清单只说跟你说要做的事情, 并没有跟你说, 你应该去做最重要的事情,这就是这种方法的问题。成功人士, 对于待办事项最重要的能力是能够排序准确,只做重要的事情
大家应该都知道 80/20 法则,80%的结果来自于20%的付出。有些功能就是能够为你带来80%的收益,那么就应该去做这些功能。有些待办事项, 就是能够极大的达成你的目标。** 极端的80/20法则是在20%里面继续找出20%, 一直缩小范围, 找出问题的关键的关键, 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件事情**。
意志力触手可及
有一句大家都以为正确的话是”有志者事竟成“,形容一个人决心满满, 然后他就一定能够成功。 这就是心灵鸡汤喝多了。大家都天真的以为”具备钢铁般的毅力, 成功就唾手可得“。 但是问题是,意志力并不是随时随地都有的。 ”意志力并不是促手可及“
你可以认为, 意志力是你的手机电池的电量。 每天早上你会看到充满电池达到100% ,但是随着每天日常工作的进行,你的电量会持续减少,慢慢你会电池不足。 同样的道理,意志力也会慢慢的减少,然后你就泄气了。
意志力好比一块肌肉, 当他疲劳的时候是需要修整的。当意志力降低的时候,我们就会被打回原形。 原来信誓旦旦的任务和目标都会化为乌有。
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 我们需要像管理时间一样去管理你的意志力。每天开始的时候是意志力最好的时候,应该去做最重要的事情,不应该分心甚至浪费你的意志力。
大即不佳
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追求进步方面的局限在哪里, 所以担心自己在浪费时间。志存高远对于达到非凡的效果, 非常重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时间, 而你在工作中所做的事情, 决定了你能收获什么。
一个很赞的经验法则:你生活中的每一次都是双倍下注。如果你的目标是10, 那么就是问自己如何才能达到20. 为自己设定一个超过自己期待的目标,那么你就能够做出保障你原本目标的计划。 举一个所有大学生都有过的经历, 如果你的期末考试的目标是60分的划, 那么你很有可能要补考, 或者幸运的话会在60边缘徘徊。 当你的目标是80分的话,或许你可能达不到80分, 但是你肯定不需要补考。
问出关键问题 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卡耐基说”成功的黄金法则, 吧你的经历,思想和本钱全部集中在你所做的事情上面“
马克吐温说”超越别人的秘诀是开始行动。把复杂的工程分解成小的,能够处理的事情, 然后选准其中一件事情去做“。 我想这不就是标准的SCRUM,具体可以见我上一个文章的分享。为了达成某个目标, 你必须将目标项目拆分成功一个个的冲刺,冲刺里面有一个个任务,这些任务最好细化到每天能够完成,然后每天马上开始这个任务。
而这一切最重要的是找到关键的问题。关键问题,是大局和当前焦点的结合。伟大的结果不是偶然的, 而是我们做出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 关键问题会帮你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并采取最有效的行动, 当你每一件行动都是围绕你的终极目标,并持续努力, 那么你终将达到你的最终目标。
关键问题包括大局和焦点。 大局会帮你找到正确的方向,焦点会让你采取正确的行动。
大局是: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焦点是: 我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目前互联网的大局是什么?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互联网的流量红利马上就要过去了,但是内容经济,直播经济, 付费经济正在快速崛起。如果你是一个创业公司老老板就要考虑, 在当前的这个大局下, 公司的核心焦点动作应该是什么? 是应该去投资一个现场的IP,类似逻辑思维去投了papi酱,还是说利用现有的粉丝团, 主动打造一个新的IP,并快速参与到这场付费经济的大战中,在各个收费平台快速变成。
通过两步找到问题的答案
对伟大的成功者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基于他人的经验, 作为你的起点,跟随趋势, 找到答案
确定优先的事物
我们赋予生命目标, 让他推动生命前行。只有学会处理优先事物, 目标才能成就生命,否则目标就是毫无用处。
通过倒推法设立目标。你首先需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然后一步步往回考虑,倒推出现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为了长期目标, 我未来5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为了5年的目标,我今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为了完成今年的目标, 我这个月应该做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为了完成本月的目标,我这个星期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了完成本周的目标, 我今天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将你的目标写出来, 并分享出来,可以更好的帮你完成你的目标
高效的生活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每天快要下班的时候,你发现你今天什么都没有做, 早上去开了一个可去可不去的会议,没有任何结果,下午有人来找你聊了一下需求,然后你的小师弟又来找你问一些不知道如何处理的问题, 然后你老板又过来找你聊了一下天。这时候你已经很累,打开网页浏览了一下信息, 一天就这样结束了。然而你该做的事情一件事情都没有做,为了结果,你被迫晚上加班做你本该早上做的事情。而因为熬夜,又影响了你第二天的工作,这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这样的生活永远不可能高效。
高效的行为会改变生活。最成功的人永远是最高效的人。 高效的人做的更多, 效率更高, 收入也更高。 最重要的是,他们保持高效, 集中精力做好最优先的事情。
为优先的事物预留时间, 保护这个时间段。
每天都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一旦找到这个事情, 你就开始优化你的工作了。你找到自己优先的事物, 就要提前约定, 每天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成功就会到来。
留出空间的时间, 用于对后面时间的计划
留出做优先事物的时间 最高效, 最成功的人,都是围绕最重要的事情展开
留出做计划的时间 ”每周留出一小时反思自己的年度目标和月度目标“
降低效率 的 四个小偷
不会说不 对分散你精力的事情说不, 你就能够去做你最重要的事情
害怕混乱 优先完成重要的事情, 必须让其他事情让路
糟糕的健康习惯 管理自己的能量很重要, 这样才有精力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逆境 对自己的环境负责,确保周边环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总结
无论对于个人的成长,或是企业的成功,最重要的事情都是只有一件。只有排查其他障碍, 将所有的经历成本都投入到这个最重要的事情上,才有可能把这个最重要的事情最好, 并最终达成目标,并让个人成长,企业成功。
反馈
你认为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为了让你的生活更加幸福,家庭更加和睦,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如果你想在接下来一年升职加薪, 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又是什么?
写下来,或者留言,或者你的目标更加容易达到
个人公众号 :林炎小宝 欢迎关注
-
One thing speech in TM meeting
good evening everyone, have you ever been tired of your job? have you ever been stressful? have you ever found your results are bad if you paid a lot of efforts? OK the last question, have you ever figured out any solutions?
My answer is yes, i struggled for the transfer when stepping into the career. like some of you, swapped with meetings and follow-ups and feel weak. it is a turning point that my boss recommend a wonderful book and find a way out. "the one thing". OK, you get it clear, the topic "one thing" is not a story i wanna talk, but a idea or philosophy. not teaching/coaching, but wanna share or interpret on behalf of the author on what it is and how it impact my life.
The key concept of one thing is just one question we have we gatta ask ourselves. what is the one thing i can do such that by doing it everything else would be easier and unnecessary? it can be applied for every aspect of life. we all have many tasks for wok,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sth like that. unfortunately, many would get most of them done, but not necessarily what mattered most. or the results are meet the expectation, not exceeds the expectation. cuz you know, resource/time/passion is limited, most of us are not born genius. if we wanna big picture, results suffered. frustration followed. Over time we lower our expectations and allow our life to get small. so let us start shorten our list. what if we can do just three things today? or two things? finally, we can be out of desperation, we go as small as i can do and asked, what is the one thing we can do today? the awesome thing will happen as the extraordinary results are directly determined by how narrow we can make our focus and carry our one thing to the extreme
The book also introduce several good approaches. firstly, find the great answer. what the one thing is? think big and specific. think possibility and benchmark. secondly, split your to-do list into two parts and try best to protect and ensure enough time slot for one thing.
I put it into practice today. i identified TM meeting speech as my one thing today. so i blocked whole morning to prepare by closing laptop and ignoring emails. this priority setting bring high productivity.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many tasks in to-do list, i have fulfilled the day.
great examples of one thing can be found in almost every great company or achievers. so let us ask ourselves, what is the one thing i can do by doing it everything else would be easier and unnecessary?
-
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
不死鸟 2015-11-25
1赞
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笔者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那是在网上,只是看了一部分。但是觉得意犹未尽,有种莫名的喜欢。只是直觉,并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
通过百度检索,笔者了解到作者或编译者:加里•凯勒 (Gary Keller) (作者), 杰伊•帕帕森 (Jay Papasan) (作者), 张宝文 (译者)《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曾持续稳居亚马逊总榜第一!《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被评为“2015年最 佳读物” !看来,这真是本新书,笔者感觉是对的,我于是就下单买了一本。
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说的是就要做好一件事。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觉得自己有三头六臂,不要觉得自己多有能耐。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实力有限,能力有限,能量也是有限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已连续2年荣登美国亚马逊总榜前列,也曾一度长踞榜首!是持续上榜的超级畅 销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内容简洁,可读性极强,作者用轻松的文风讲述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只有确定当下最重要的目标,找到最重要的事,专心致志地去完成,才能减少压力,获得成功。
我们知道,哲学里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解读了“要事为先”、“专注力”、“时间管理”、“习惯的力量”等有关成功与幸福最关键的要素,深具指导性,帮助读者加以实践,梦想成真。
找到你的目标,养成成功的习惯,从最重要的一件事开始,成就你的未来吧。每个人都向往成功、幸福的人生,但我们往往被一些看似真切的谎言所误导,比如:每件事都很重要,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件事,你应该过上有规律的生活,达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等等。其实,这些想法只会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加里?凯勒在超级畅 销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中告诉我们:尽量缩小目标,专注于当下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就能够获得成功高效的生活。
生活中,我们看到只有一件事最重要,而不是多件,只有一件而已。书中还告诉我们很多奇思妙想,很多值得玩味的东西。这本书的确不错,是一本好书。综合而言,这本书的确是买对了!
-
很多有意思的建议
diawa 2016-04-01
0赞
这本书是帕累托法则的一次延伸,似乎是把80/20中的20%在进行一次过滤,双重过滤后余下的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获得的信息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关闭了电视、报纸和杂志后,还有微信的订阅号不断推送信息,还有APP的弹窗信息,这些都需要在手机上设置过滤的条件,只允许20%的信息来到我们的面前。
平衡的实现条件是设置优先顺序,偏执狂会取得成功,可是也在其他方面变得低能。处理好优先顺序,做好这个序列中最重要的事情。
要寻找好的榜样,例如寻找线上或者线下那些走在我前面的人,研究他们的学习成果,然后基于他们的经验教训行动。把自己要实现的重要的事情,放在优先的位置。
养成记录的习惯,在工作日程上记录想到的重要事情。
文摘: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人,才会领先于这个世界。——奥格·曼迪诺
一旦你意识到什么是重要的,就要继续追问更重要的是什么,直到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情。
同时做两件事情等于一件事都没做。——叙鲁斯
成功的诀窍是选择一个习惯,训练自己,养成这个习惯。
你可以把工作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最重要的事情和其他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极致,其他事情过得去就好。
我们不能决定未来,但我们可以决定养成什么习惯,正是这些习惯决定了我们的未来。——FM·亚历山大
要明白何为优先事务、何为计划,并且要捍卫自己的私人时间。
智慧的艺术就是忽略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
我现在最重要的是考研,你呢?
物质 2016-04-24
0赞
我的工资
J·B·利登豪斯
我为了一分钱跟生命讨价还价,
而生命却不肯多付我这一分钱。
我在晚上乞讨,
边乞讨边数着自己微薄的积蓄。
生活是你的老板,
你跟他谈工资,他付给你薪水。
可工资一旦定下来,
你就要干好老板交代的活。
我的老板是个小气鬼,
最后,我难过地发现,
其实,无论我想要多高的工资,
他都会欣然接受。
这是书中所提到的一首诗,也是书中的唯一一首,这首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生活是你的老板,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要你按照这个目标去做,生活自然会给你一切你想要的,但同时你也失去了自由。
当初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封面,这本书简介的黑白封面,令人舒适的排版,都是吸引我的直接原因,拿回来翻开一看,满页的“成功”二字让我感觉自己买的是一本“成功学”的书,这使我很难过,但越是读下去越发现这本书价值不菲,里面的许多道理都受用终生。
一次只用心做一件最重要的事,认真把一件一件当下的事做好就是为日后的爆发积蓄能量,读这类书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因为它给人的思考往往是长久的,一边读我就一边想着自己,我,应该把最多的时间花在哪里,应该放弃什么,我到底该怎么做。
很幸运,我能够现在遇见这本书,两个月前,我从原来的公司辞职想要专心准备考研,但是考研的决心又没定下来,出去旅游了一个月,每天无所事事,前几周又突然想到我还是要考研,于是开始买书、报班、联系其他考研同学好像很忙的样子,其实呢?这几周除了做这些无用功之外,我根本没有认真看一眼书,买了很多闲书,每天盯着电脑百无聊赖,昨天我又报了一个驾校说不如考驾照去……现在,我望着天花板发呆——我到底想做什么?我想要什么?
这的确是件严肃的事,如果我再这样每天假装忙碌却一事无成的话,恐怕我就要废了,现在想起我前两个月的状态,就好像在回忆一部恐怖片一样,还好我及时想明白了:生活本来就是矛盾的,现在我又想工作赚钱又想学习考研,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如果我选择两者兼顾的话,只能是什么都做不好,那么,当下最迫切的是什么呢?我还有些积蓄,这些钱足以支撑我一直到12月考研结束,而考研结束之后我依然可以去找工作,看闲书,做我喜欢做的事情,那个时候什么是最重要的现在谁也不知道,因此,我现在最需要认真去做的,就是考研。
知道我最重要的一件事之后,我需要明确的就是我怎样去完成这个目标,要知道,离考研只剩下二百多天,而大多数人都已经复习很久了,我需要付出比别人更高效的努力,那么我应该怎么做?
把时间算成200天,考试前50天我应该开始模拟测试了,那么考试前80天我应该已经把所有的科目都复习好了。考试前100天政治和专业课都应该背得差不多了,幸运的是我要考的专业不用考数学,这可帮我减少了不少负担。那么考试前150天我应该已经开始复习政治和专业课,现在,我就要花50天吃透英语。
英语是我的弱项,好在没有到绝望的程度,每天除了次要的生活必须进行的事情,我就得一门心思得复习英语。
运用书中的“重要事件安排法”我给自己制定了一张一周生活表。虽然我不会完全按照表格去办事,因为谁也不该被那些条条框框拘束,但是至少我通过这个表格,时时刻刻提醒我,我现在最重要的事,然后,去做!
-
迁延蹉跎,来日无多
在这本书中引用了莎翁说的那句:“迁延蹉跎,来日无多”。姑且将它定为我书评的题目。
中信出版社一直沿用的套路,也是我很喜欢的套路,无论从书的内容、易读性还是纸张的触感,加之它内容虽有连贯性,但是随读随停倒也不会影响什么。
话说回来,还是谈谈书吧。
本书的核心大概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你要集中精力去完成它。
细究下来大概有那么些话有一些道理:
1)每次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都是我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而且,我专注的点也应随着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2)成功取决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你是否专注。
3)你应该少做多得而非多做少得。
4)完成最近要的事情就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剩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5)仅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使勤劳的,要看你为什么而忙。
6)培养一个好习惯的回报是丰厚的,习惯把你引向成功,它还可能在无形中助你成功:同时,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纯粹、更加明晰,因为你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将精力集中在某一个方向使用,你自然就会对其他的事放手,做正确的事能够将你从无谓的小事中解救出来。
7)当你和时间打赌时,你下的赌注也许是你无法偿还的。即使你胜券在握,也要想象你能否承受得了失去的一切。(比如健康)
8)詹姆斯·帕特森在其小说《苏珊日记》中对生活与事业的权衡及其重心做了一番巧妙的比喻:
"如果把生活想象成一场五球杂耍游戏,这五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诚信。你把球抛到空中,游戏就开始了。
有一天,你会发现,工作是一个橡皮球,如果掉到地上,它会弹回来;
而其他的四个球——家庭、健康、朋友、诚信——都是玻璃做的,一旦掉了下来,就会磨损、破裂甚至摔个粉碎,到时再后悔已来不及了。"
9)确保你身边都是能让你提高的人。——奥普拉
10)每个人心里都有两只狼,一只代表胆怯、焦虑、不安、不确定、犹豫不前、优柔寡断以及不作为。
另一只狼代表信念、冷静、坚定、自信、充满热情、果敢、有激情和行动力。
——哪只狼会赢?
——你喂养的那一只。
11)奇迹只有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才会发生。
anyway这本书太鸡汤了,需要正能量的可以看看
In brief,大道理你都懂,小情绪总是难以自控。
-
断舍离 简单轻松 实现人生财务自由
天奕 2016-09-25
0赞
注明:在这里我总结并归纳了仅仅对自己有用以及为掌握的知识点并删减了部分关于隐私部分的感悟体验 希望对看到的人有所帮助
『关于断舍离』
为何 断舍离:降低欲望 提高专注 人生苦短 声明宝贵
具体:
工作学习的环境
无效社交 负能量朋友
微博 微信 各种app 豆瓣
外在打扮花费的时间(简单 大方 得体 就OK)
减少无用的两性欲望 减少吸引无用的注意力
环境(工作学习环境 + 周围人的环境) 具体:
工作学习环境:建立堡垒 储存食物 关掉隐形地雷 赢得他人支持
周围人的环境:只和积极向上的人联系 屏蔽除此以外的所有人(除非必要的联系)
每日总结自己的工作学习环境与周围人的环境是否做到
『每天高效的玩1-2个小时很有必要』:意志力的充电 否则意志力也会编程抑制力
玩什么?
如何玩?
怎么玩?
为什么玩? ———— 确保一周七天都快乐 高效 专注
『阻止你成功的六个谎言』
1.每件事都很重要:
每日起床第一件事:充分思考 深思熟虑 找到NO.1 以此为轴心做事 清醒到位 排序准确
正是几个决定性的想法促成了我今天的成就
无论你的待办事项有多少,你都可以将其精简至一项(缩减 极致 拒绝)
2.同时处理多件事(分心是天性 但是我们要后天通过 有计划有目的的自我克制 冥想来提高专注 ——— 专注就是化繁为简 避免分心):
人脑线程的频繁切换浪费巨大的时间精力
乔布斯:冥想禅修为了 断念 专注 心静 平常心
3.有规律的生活:获得成功只需要你去做对的事情 而非去做对每一件事情
66天养成一个习惯(一次只养成一个习惯 耐心培养 直到完全与你融为一体 然后换习惯)
eg『菲尔普斯』
4.缺乏意志力:
意志力很多时候是靠不住的(绑在船桅上的原因)
棉花糖实验(长短期 好事多磨)
意志力每天睡好有100 每天没睡好只有50(类似手机电量) 所以: 休息(早午晚 每完成一件事的休息) 娱乐 都会补充意志力 这很重要
消耗意志力的因素:
a.培养新习惯
b.考试
c.屏蔽干扰
d.尝试引起他人的注意
e.抵制诱惑
f.战胜恐惧
g.压抑情感
h.做不喜欢的事
i.抑制侵犯
l.在长期回报和短期利益之间做选择
m.防止冲动
n.选择长期或短期奖励
o.饮食
不要和意志力作对 根据他的习惯安排你的生活 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所以 时机是最重要的 (我为什么要4点起床 屏蔽所有干扰做最重要的第一件事的原因)
5.试图平衡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法平衡 只能制衡(
生活:短线制衡 避免长时间处于失衡状态 平衡生活中每一个要素 包括 家人 快乐 温饱 社交 诚信 性
事业:长线调整 确保你专注于最重要的事 即使代价是牺牲那些相比之下不重要的事情
生活上的方方面面类似于玻璃球 一旦掉下就会磨损破裂甚至粉碎 无法补救
事业上的方方面面类似于橡皮球 如果掉到地上 他会弹回来的
)
6.大既不佳:
不要害怕远大理想 大胆的设想可能会威胁到你的舒适区 但同时也让你详细自己能达成高原的目标 你讲提出不同的问题 走上不寻常的人生之路 不断尝试新鲜事物 从而释放出你体内巨大的潜能
没有人知道巅峰在哪里 —— 寿司之神 小野二郎
『具体实施步骤』
A.关键问题: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为何做了这件事就会让其他事情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必要了?
第一部分 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第二部分 做了这件事 就会。。。这其实是告诉你 你的答案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
第三部分 。。。。让其他事情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必要了
从哪些方面提出关键问题?
精神生活 身体健康 私生活 重要圈子 工作 学习 生意 财富。。。
(做了哪些最重要的事情之后 其他的事情就变得简单或者不重要了呢?)
B.提出问题后 如何找到正确的答案:
可行性的答案 延伸答案 以及可能答案(想起 5刀创意课:正确答案可以早就非凡的成就)
第一步:确立你要做的答案的标杆榜样 借鉴NB的前人的经验(他们并不是因为本身的才知超群 而是通过后天的这一系列的提问 答案 与坚持 习惯 比如爱迪生并非天才 而是因为他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坚持并养成了了一系列的习惯 这些问题 习惯 坚持 造就出了爱迪生其人)
第二步:跟随趋势 当你站在一个制高点 你就去寻找并归拢可能性 设立出专属的基准 跟随趋势大步向前即可
C.确定优先事物:
一个阶段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下一阶段的经历 你的现在和未来正北你放下生活中的优先事物所左右
回报周期越长 人们想得到他的动机就越小(棉花糖实验的延迟满足)
用倒退法设立目标:人生目标 》 5年目标 》 年目标 》 月目标 》 周目标 》 日目标 》 当下
(为了长期目标 我的未来五年内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以此类推)
规划谬误: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过于乐观自信 所以多数人不愿意全盘考虑 ——— 所以一定要具体
D.确定好优先事物后 如何高效工作:
需要预留给优先事物时间段(比如早6 - 11点 全力以赴 拍出所有干扰 完成它 而其他任何人 事 除非无法等待 否则必须让步等待最重要的事完成)
高效的一天(一半时间做最重要的事 另一半时间做其他事(其他事中选出最重要的事 一半时间做最重要的事 另一半时间做其他事 迭代循环。。))
上午做一个执行者 下午做一个管理者 晚上做一个娱乐者
『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红差断开』
三个承诺:
1.达到精通
2.从 E 到 P(from Entrepreneurial to Purposeful)
3.遵循问责周期(自己对自己的和工作学习家人等一切负责 负责 负责!!! 友 导师 帮自己梳理负责)
四个小偷:
1.不会说不
2.害怕混乱
3.糟糕的健康习惯
4.逆境:环境必须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人与物 —— 断舍离)
关于幸福:
幸福在于取得成就的那一刻 更在于圆梦的征途中!(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的意义)
关键人(朋友与导师)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个mentor and sole friend or mate
-
如何成功?
终生学习者 2016-10-07
0赞
本书曾持续位居亚马逊图书总榜第一,被评为“2015年最佳读物”。
本书主题:
一般来说,我们都以为,一个人要成功,要取得成就,就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很多东西做很多事情。本书却说,要想成功,要想获得出类拔萃的成就,就要学会放弃很多事情,专注于做那件最重要的事,做一件就够了。
本书要点:
1.作者加里·凯勒的亲身经历
公司两次陷入困境,都是通过“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摆脱了困境。第一次摆脱困境是通过找到14个关键职位上的人,第二次摆脱困境是通过让这14个人专注于“本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启示:如果把时间看成一个人的原始资本,那么每个人的原始资本都是每天24小时。成功的人是怎么分配他们的原始资本并得到远远超过别人的收益的?成功人士的所有行为和精力都紧紧围绕着他们的目标,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很多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情,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2.关于成功的三个谎言
第一个谎言:每件事都很重要
成功并不因为我们忙碌就接近我们。我们往往多劳但没有多得,因为我们的忙碌很多都是盲目的。误以为每件事都很重要,想把它们都做完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
成功人士在做出决策之前,会先充分思考,直到找到主要任务,然后把主要任务当作核心,围绕主要任务做其他事。
很小的投入获得很大的成功这种情况是很多的,所以有选择地付出才能有效获得回报。
方法:我们可以把“待办事项清单”转变为“成功清单”。从你要做的事情当中,挑出最重要的20%。再在这20%里面缩小范围,直到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
第二个谎言:同时做几件事效率会更高
现代人特别喜欢给别人留下“多面手”的印象。比如说,一边做事一边听音乐,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一边吃饭一边操作手机。有时候我们不是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是一直在暗示自己要同时做更多的事。原来做一件事的时间,现在我们希望可以做两件事甚至三件事。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同时兼顾几件事的说法只是一个美好的谎言。所谓的“多面手”根本抓不住重点。他们看起来好像每方面都兼顾到,没什么事能难倒他们,实际上每件事都做得不怎么样。
一般来说,员工在办公室每11分钟会被打断一次,他们每天有1/3的时间花在从干扰中恢复的过程中。
在不同的任务当中切换不是没有成本的。如果是简单的任务,多消耗的时间成本小于等于25%,如果是复杂的任务,多消耗的时间很有可能超过100%。结果我们在一个工作日里平均有28%的时间耗在任务切换上。
第三个谎言:“自律和意志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成功和意志力捆绑在一起,好像有了意志力就一定能成功。但问题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意志力可不是你随传随到、想有就能有的,同时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我们可以把意志力看作一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恢复的有韧性的“精神肌肉”。如果在一件事情上用的意志力太多,又不等它恢复就投入下一件事,我们的表现就会令人不满意。
方法:想要利用好意志力,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把握好时机,在每天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在意志力衰竭之前把它做完。
从人的本性来说,你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时每刻自律,而是应该通过训练养成某个习惯。当习惯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时,在别人看来你就像是一个自律的人了。
数字:需要多长时间,自律才能变成习惯?伦敦大学的调查:平均需要66天,而不是一般说的21天。保持习惯相对于养成习惯要容易得多。
例子:菲尔普斯。小时候完全专注不起来,从14岁开始,每天在水下待6小时,养成了习惯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3.怎么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
问自己一个关键的问题: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做了这件事,就会让其他事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再必要?
做了最重要的那件事之后,你就会发现为了实现目标而要做的其他事其实少花点力气就可以做成,或者压根没有必要去做。你可以对琐碎的事情“视而不见”,就像给自己戴上一个眼罩。这样你才有可能改变你的生活轨迹,心无杂念地去做那件最重要的事。
方法:倒推法。
首先考虑长期目标,然后一步步往回想,倒推出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请想一想:
·为了长期目标,我未来5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5年目标,我今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今年的目标,我本月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本月的目标,我本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本周的目标,我今天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为了今天的目标,我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把所有目标一个个联系起来,直到你找到当下最重要的那件事。
例子:美国喜剧演员宋飞。他认为要成为好的喜剧演员,就要每天写一个笑点。他的方法是在墙上挂一幅巨大的日历,哪天写下了笑点,就在当天的日历上打一个大红叉。这列红叉会越来越长,他会很希望看到它继续下去,而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它断开。
-
读书笔记 1
198795 2016-10-10
0赞
1. 作者的问题和答案。
如何通过 个人时间管理/意志力管理来实现目标的成功。
优先一件重要的事情 + 正确的习惯 + 舒适的心态
2. 逻辑
成功 =》 追逐目标的过程,圆梦
目标达成 =》确定优先事务,并在时间 / 意志力 / 能量等级都做优先安排
时间管理 =》 重要事情的 优先级高 & 时间占比大
意志力 =》 做到最精致的理念,通过目标工作法的方式,常反思问责的优化
心态 =》 正确的方式说Yes,必要时说No. 理解接受混乱和工作生活不完美的心态. 理解并做能量恢复行为. 主动的选择环境如朋友/活动
3. 收获
回报周期陷阱:回报时间越长,选择的可能性越低。
目标工作法:盯着目标,行动,碰壁,思索新的方式和方法,再尝试,回顾目标。
自动驾驶陷阱:通过做到最精致,可以避免有经验后的局限性,能得到持续的提高。
倒推法:关键问题提问法,做(行动)才能(结果)
专注工作,关注生活:工作只做最重要的事情,生活各方面都需要关注。
66天习惯养成
意志力等级图:意志力是消耗品,看书 / 看电影 / 打游戏 / 看笑话的能量消耗等级不一样。
Need to do:
1. 时间管理的工具选择:习惯养成的工具、时间分析的工具、待办事项&未来时间的查看工具
2. 目标工作法:参加的活动来源及确定 / 阅读的书籍清单
3. 参考书籍的略读:《时间地图》《执行者的时间表》
-
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荒谬论断-这六个谎言你知道吗?
“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荒谬论断。”
——马克·吐温
我们身处的时代被信息裹挟,新闻、广播充斥双耳,博客鱼龙混杂,所谓“真相”不过是掺杂着巧合、意外甚至是阴谋的迷人假象,让人信以为真。问题在于,我们都按照自己相信的“事实”去行事,即使在我们本不应该去相信的时候也是如此。
你听过“温水煮青蛙”的寓言吗?把一只青蛙直接扔进沸水,它会烫得一下子跳出来。但若把它放进温水中,再慢慢加温,青蛙直到被煮熟也不会有任何知觉。这个故事是编造的,虽然听起来很可信。你是否常常听到“赌马选骑师,不选马”的说法?但真到了赛马场上,按这个理论行事必会输光。神话和假说经过时间打磨,再加上以讹传讹,最终渐渐被人们熟知并接纳了。这将导致在我们准备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候也会参考这些说法,有很多“温水煮青蛙式的故事”影响着我们的判断。“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同时做几件事效率会更高”,“我必须更自律”,“能力要紧跟想法”,“要平衡生活的各个方面”,“我的理想太不切实际了”——以上想法达到一定的频率,就汇集成了阻碍你前进的6个谎言。
阻止你前进的6个谎言:
1、每件事都很重要
2、同时处理多件事
3、有规律地生活
4、缺乏意志力
5、试图平衡生活的各个方面
6、大即不佳
谎言一:每件事都很重要
生活中的芝麻小事永远不应阻挡你去追逐伟大的事。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在生活中,事事好像都紧急、都重要,于是我们忙里忙外好不热闹,希望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但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的美好的期望总是与残酷的现实事与愿违。
很多人用“待办事项清单”作为自己时间管理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但我们似乎被它限制住,不得不去完成清单上的每一件事,它也有可能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清单上靠前的事项不过是你先想到的事务而已,大部分的待办事项其实是“存活清单”,只能帮你应付日子。如果一个清单的内容事无巨细,那么最重要的事可能会被湮没其中。
亨利·戴维·梭罗曾说:“仅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是勤劳的。要看你为什么而忙。”事无巨细地接手一百件事,倒还不如只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用心去做好。事情总有轻重缓急,多劳未必多得,但盲目忙碌的情景天天都在上演。
理查德·科克在《80/20法则》中总结:帕累托法则,(即80/20法则)认为少量的原因、投入、付出常常产生大量的结果、产出、回报。取得卓越成就所需的付出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少。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只要去抓住最关键的点和项目,就能达到最大的效率。
缩小施力范围,找出你的20%,继续在这20%里所小范围,找出关键中的关键,直到你找到作重要的那一件事,将帕累托法则用到极致。
谎言拆招
1、缩减。不要纠缠在烦乱的忙碌之中,要执着于效率。你每天的工作都应围绕着终极目标而展开。
2、极致。一旦你意识到什么是重要的,就要继续追问更重要的是什么,直到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将主要精力放在成功清单的第一项上。
3、拒绝。为紧要的事腾出时间,对其他事情暂时说“不”或者拖延一阵。
4、别掉进“待处理事项”的陷阱。区别对待每件事,而且要真正做到。千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做完才行,也不要相信“要成功就得完成所有目标”这样的观点。别掉进“待处理事项”的陷阱,划掉清单上的琐事绝不能助你成功。每件事都不同,选择最重要的事才会有所裨益。
这件最重要的事或许是你着手的第一件事,也许是你处理的唯一一件事。无论如何,去做最重要的事才是关键。
谎言二:同时处理很多事
同时做两件事等于一件都没做。
——普布里利乌斯·叙鲁斯
2009年夏,斯坦福大学教授克利福德·纳斯想看看所谓的“多面手”究竟是如何完成任务,于是他带领研究团队发放了262份学生问卷,以此调查他们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情况。他们将调查对象按结果分为两类,并推测:经常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人,其工作效率更高。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纳斯说:“我原以为他们一定有某种神奇的能力,结果发现多面手根本抓不住重点,实在无法令人羡慕。”他们看起来每方面都可兼顾、如鱼得水,好像没什么能难倒他们,但就像纳斯说的:“多面手做的每件事都不怎么样”。
由此可见,同时兼顾几件事只是一个美好的谎言。若尝试同时做两件事,结果是要么根本做不成,要么两件事都做不好。你本想提高效率,但这种方式肯定会拖你的后腿,导致效率降低。史蒂夫·乌泽尔的总结:“同时处理几件事等于同时搞砸几件事。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做两件事意味着主动分散注意力、减少对收益的期待。下面简单列出“多任务处理”的弊端:
1、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要分区充分利用,也要做好浪费时间和降低效率的准备。
2、切换至另一项任务花费的时间越多,你就越难回到原始任务上,这样虎头蛇尾的事只会越积越多。调查研究显示,一个人每11分钟就被打断一次,他们每天有1/3的时间花在从干扰中恢复的过程上。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3、在不同的任务之间来回周旋将耗费时间,这些零碎时间会积少成多。研究显示,我们在一个工作日内平均有28%的时间浪费在任务转换上。
4、习惯性“多面手”无法准确地估计完成一项工作的确切时间,他们的预计往往比实际耗时长。
5、“多面手”更容易犯错。他们总轻信新信息,却对更有价值的旧信息视而不见。
6、“多面手”的私人时间较少,忧虑和压力较多。同时处理多件事会导致更多的失误、做出更多错误的选择、增加压力。而且,我们还是会明知故犯,或许它的吸引力实在太大。通常,员工在工作时,平均每小时切换窗口、查阅邮件、使用其他程序共计37次;而且他们越是处于精神不集中的状态,越是容易分心,又或许是它引起的兴奋让人上瘾——不停地切换手头的事务会让人产生紧张感,而且大脑突然分泌大量多巴胺,这样的感觉也会导致依赖。所以,没有多巴胺分泌的时候,人们就会觉得无聊。不管怎样,结论很明确:同时处理几件事会降低我们的效率和反应速度。
谎言拆招
1、分心是天性。精神无法集中时不要过分自责,人人都会走神。
2、同时做几件事会得不偿失。无论个人生活或者工作,分心都会导致选择错误、致命的损失和不必要的压力。
3、分心减少成效。同一时间里做太多事,就会什么也做不成。把你分散的注意力收回来,用在最重要的那件事上。
若要“只做一件事”的方式发挥其魔力,你就不能认同同时做几件事的处事方式。此法虽可行,但不可靠。
谎言三:过上规律的生活
自律是一个流行的谎言
——利奥·班巴塔
当一件事本应完成却没有完成时,我们常会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坚持,而是习惯。要养成习惯,我们就需要自律。但长期靠自律积攒的能力抵不过习惯的力量。
“自律”和“习惯”总是会一起出现。它们虽然意思不同,但关系紧密,共同成为成功基石的组成部分——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规律地工作,直至规律奏效。有意识的自律代表你有固定的训练方向,训练时间足够长就变成了理性规律,即习惯。所以,“自律”的人平时会训练自己养成好习惯。他们看起来是“规律”的,但其实不是,没有人是“规律”的。
那么需要多长时间,自律才能变成习惯呢?
2009年,伦敦大学开展了一项调查提问:“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长时间?”他们所谓的习惯是指一个已经变得根深蒂固而你毫无觉察的行为。当参与者通过了95%的能量曲线且继续某个动作时不再费力,就可以被称为“习惯成自然”了。研究人员要求学生进行锻炼或者控制饮食,并记录下这个过程。调查结果显示,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被测数据实际为最少18天、最多254天,但66天就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较简单的习惯耗时较短,较困难的习惯耗时较长。自助小组通常鼓励人们21天完成一次转变,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是不现实的。形成新习惯需要时间,所以别太早放弃。找到努力的方向,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动用所有的自制力去塑造它。
当习惯逐渐养成,维持其所需的自律也越来越少
澳大利亚研究者梅甘·奥滕和郑肯(音译)发现了习惯养成过程中的光环效应。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好习惯的学生普遍反映压力较小,冲动性购物减少,饮食习惯更好,酒精、香烟、咖啡因的摄入量减少,看电视的频率降低,甚至攒着脏盘子不洗的情况也有了改善。动用自制力、保持好习惯不仅越来越容易,而且能够惠及生活的其他方面。这些学生不仅规律地从事着主要任务,其他方面也受益颇多。
谎言拆招
1、不要试图成为一个完全自律的人。养成一些有用的好习惯,并用自制力去强化这些习惯。
2、一次养成一个习惯。成功是循序渐进达成的,别指望一蹴而就。没有谁的意志力可以强大到一次养成好几个习惯。超级成功人士也不是超人,他们只是有选择性地努力养成了多个好习惯,一次只培养一个,循序渐进。
3、耐心培养每个习惯。你要持之以恒,直至习惯养成。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一旦习惯养成,你就可以选择继续努力加固,或者再养成一个新习惯。
你本人就是你所做的事情的集合,如果你不断重复正确的行为,那么成功就不再只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你亲手打造的习惯。控制好你的自制力,选对习惯,你无须向外索取,卓越的成就自会找上门来。
谎言四:意志力触手可及
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赛明白意志力是靠不住的,所以当船驶经塞壬女妖的魅惑之地时,他让船员把他绑在了桅杆上。
——帕特里夏·科恩
“有志者事竟成”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决心满满,但被它误导的人也不少。它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误导人。绝大部分人过分强调“志”的作用,误认为它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远方的目标难以攻下,正当我们准备上战场时却突然惊觉:意志力不是随时都有的。前一刻我们还信心十足,后一刻我们就瞬间怯场;昨天毅力还不在,今天它又主动送上了门。它来去如风,根本不受我左右。把成功建立在个人毅力上,这样满格的意志力就没有了保障。
意志力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凯瑟琳·福斯于2009年在《预防》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意志力就像车里的燃油……你每拒绝一次诱惑,就消耗一点儿。拒绝次数越多,燃油储备就越少,直到用光为止。
2007年,《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详细介绍了9个关于营养和意志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证明,意志力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来恢复韧性的精神肌肉。你在一件事上用的意志力太多,不等它恢复就投入下一件事,那么表现就不会令人满意。想表现得更好,就得给大脑补充养料,来点儿“精神食粮”。你可以吃一些能缓慢升高血糖含量的食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正所谓“吃什么补什么”。
培养新习惯、考试、高效工作、屏蔽干扰、尝试引起他人的注意力、抵制诱惑、战胜恐惧、压抑感情、做不喜欢的事、抑制侵犯、在长期回报和短期利益之间做选择、防止冲动、选择长期或短期奖励等等都会消耗我们的意志力。
斯坦福大学加州商学院的乔纳森·拉维夫连同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利奥拉·阿夫男–佩索和沙伊·丹齐格深入研究了意志力对伊斯兰假释制度的作用,用别具一格的研究方式证明了上述观点。
此项研究涵盖了1112个听证会,涉及8位法官,时间跨度达10个月(听证会数量恰好占该10个月假释申请总数的40%)。法官每天的工作量相当大,每场辩论后他们都要花6分钟做出判决,而每天有14~35宗假释案等待处理。这样的工作日程对裁判结果的影响十分显著:早餐后假释通过率高达65%,但下午的假释通过率几乎为零。
产生这样的现象是由于法官不停重复相似的动作,从而导致身心俱疲。判决结果无论对犯人还是对公众都意义重大,法官做出决策时,一边冒着高风险,一边还需流水作业。当精力消耗到一定程度,体力支撑不住时,他们便开始陷入“默认选项”,这对本有希望被保释的犯人来讲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法官的“默认选项”就是“拒绝保释”。这时,只要他们稍稍起疑,意志力降低,犯人们就得继续待在监狱里。
当心,你在意志力降低时也可能犯错。
意志力一旦耗尽,我们就自动进入了默认设置。那么,你的默认设置是什么?当你意志薄弱的时候,你会选择胡萝卜还是薯条?你是继续专心工作,还是容易因为别的事而分心?当最重要的事情完成时,意志力就开始降低,这时默认设置会决定你的表现水平,结果通常都是平庸。
谎言拆招
1、别让你的意志力太分散。珍惜每天有限的意志力,找出最重要的事再充分利用。
2、注意饮食。若要意志力满格,首先要保证能量满格,别因为大脑供能不足就妥协。健康饮食,规律进餐。
3、安排任务处理时间。在每天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意志力越强,成功越有保障。
不要和意志力作对。你应该根据它的习惯安排你的生活,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意志力也许不是触手可及的,但当你把它用在紧要的事上时,它就是值得信赖的。
谎言五:平衡工作与生活
事实上,平衡只是无稽之谈,它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想探求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这番追求不仅无法实现,而且会带来伤害,具有破坏性。
——基思·H·哈蒙兹
没有什么能达到绝对的平衡,从来都没有。生活中看似处于平衡状态的事物,无论多么不易察觉,其实都处在另一种状态——努力平衡中。尽管“平衡”多被误认为是名词,但实际上它总是以动词的形式存在的;尽管我们将平衡当作终将达到的状态,但实际上,我们经常在调节平衡。“平衡的生活”是一个神话,它只是一个误导性的概念,但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个概念,并将之作为有价值并且可以实现的目标,没有人真正地停下来审视过这个概念。平衡的生活就是一个谎言,生活是一个寻求平衡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制衡它。
制衡有两种类型:一种介于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一种则存在于两者之中。取得事业成功的制胜法宝是时间上的无比专注和钻研,跟加班时间没有必然关系。想要取得非凡的成就,你就必须在繁杂事物中去粗取精,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并为之付出足够的时间。如此一来,你只会花零星的时间去应付其他事情,因此严重失衡将是不可避免的。至于个人生活,制衡的秘诀则是关注。关注你的心灵和身体,关注你的家人和朋友,关注你的个人需求——如果你想要幸福的生活,上述要素缺一不可。你既不能为了工作牺牲其中任何一项,也不能为了某一项而放弃其他要素。你可以将生活的重心在这些要素中快速地调整,同时兼顾不同的要素,但是不能长时间地对某一要素置之不理。我们的生活需要严格的制衡。
正如詹姆斯·帕特森在其小说《苏珊日记》中对生活与事业的权衡及其重心做了一番巧妙的比喻:“如果把生活想象成一场五球杂耍游戏,这五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诚信。你把球抛到空中,游戏就开始了。有一天,你会发现工作是一个橡皮球,如果掉到地上,它会弹回来;而其他的四个球——家庭、健康、朋友、诚信——都是玻璃做的,一旦掉了下来,就会磨损、破裂甚至摔个粉碎,到时再后悔已来不及了。”
谎言拆招
1、想象一下一根扁担挑两桶水的情景。把工作和个人生活放在两个不同的桶里——这不是为了将两者分离,而是要达到制衡。而且,工作与生活都有各自制衡的目标和方法。
2、保持工作水桶的制衡。把工作当作一门必须掌握的技术或学问,这样你就会花很多时间在这件事上,之后的每一天、每个星期、每个月甚至每年你都将处于失衡状态。
你可以将工作内容分成两部分:最重要的事和其他事。把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做到极致,其他事情过得去就好——想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这样做。
3、保持生活水桶的制衡。你要明白,生活是由很多内容组成的。若要拥有幸福的生活,则需要你付出一定的时间来用心经营。一旦忽视了生活细节,你就会尝到苦果。因此,你应保持关注,不能放松对制衡状态的把控,这样才能让你的生活充满活力。生活就该如此。
开启你的制衡模式,在生活中优先处理紧要之事,当你有余力时再处理其他事情。可以说,精彩的生活就是制衡的生活。
谎言六:大即不佳
我们无法达成目标,并不是因为受到了阻挠,而是因为我们明确了达成低目标的道路。
——罗伯特·贝劳特
提到“大”造成的印象,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艰难、复杂和耗时。我们认为,“大”的目标难以达成,而且你一旦上手,情况就会很复杂。我们会感到压力巨大,令人生畏。因为种种原因,人们害怕因追求巨大的成功而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我们怕追求成功会夺走他们与家人好友相聚的时间,还会夺走他们的健康。我们不确定是不是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担心万一尝试并且失败之后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他们思考这些问题到头脑发涨,并且怀疑自己是否有“恐高症”。
这些有关“大”的观念甚至造成了一种“疾病”,我们可以称其为“恐大症”,即对大的东西过分恐惧。
当我们把“大”和“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导致畏首畏尾的思考。降低目标能使我们感到安全,待在舒适区看上去是一种谨慎的做法。但是,其消极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大”被认为不好时,各类小事就霸占了我们的时间,因此远大的理想就永远见不到曙光。
选择更大的目标,不要给自己设限,当你相信自己将成为一个有卓越成就的人,你就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问题了。
大目标为你思想上的飞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例如一名实习生想象自己参加董事会的场景,或者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移民想象自己成为一个商业大亨。这种大胆的设想可能会威胁到你的舒适区,但同时也让你相信自己能达成高远的目标。你将提出不同的问题,走上不寻常的人生之路,并且不断尝试新事物,继而释放出你体内的巨大潜能。
不要畏惧志存高远,而是要恐惧平庸、恐惧浪费、恐惧没有全力以赴地活过。当我们不能够志存高远,我们就会有意无意地抗拒远大的理想,我们会朝着较小的目标前进,或者错过更大的机遇。如果勇气不代表无所畏惧,而是超越畏惧,那么志存高远就意味着一个人并非没有疑惑,而是能够超越疑惑。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生活,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生活,才能发掘自己的潜力。
谎言拆招
1、志存高远。停止追问自己:“接下来我要做什么?”这至多是取得成功的慢车道,甚至是出口匝道。你要问自己更宏大的问题。一条很棒的经验法则,就是在你生活中的每一处都双倍下注。如果你的目标是10,那么就要问自己:“我怎样才能达到20?”为自己制定一个远超过自己期待的目标,那么你将做出能保障你原本目标的计划。
2、不要按照菜单点菜。苹果公司在1997年有一个很出名的广告——“非同凡‘想’”,其中有很多著名人物,例如拳王阿里、鲍伯·迪伦、爱因斯坦、希区柯克、毕加索、甘地,以及其他一些名人。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改变了这个世界。重点在于他们从不选择已提供的选项,而是创造出了史无前例的结果。正如该广告提醒我们的一样:“有些人非常疯狂,认为自己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3、大胆行动。没有大胆的行动,伟大的设想就不会有任何结果。一旦你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就要停下来想象一下:如果找不到答案,生活会是什么祥?你可以向那些已经找到答案的人学习,看看他们的模式、体系、习惯和人际关系是怎样的。我们都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因此那些对别人有用的因素通常也适用于我们。
4、不要恐惧失败。恐惧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拥有发展的思维模式,不要担心你的未来。非凡的成就不仅建立在非凡的成功之上,它们也建立在失败之上。更准确地说,成功必然要建立在失败之上。失败时,我们就会停下来,问问自己需要做什么才能取得成功。你要在错误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要害怕失败,你应将失败看作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坚持不懈地为发掘自己的真正潜力而奋斗。
不要让那些狭隘的思维限制了人生。从大局思考,志存高远,大胆行动,然后看看你是否能改变生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