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汪丁丁从知识经济的视角,根据“有知的无知,即有限理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问题”—“精英意识与精英身份的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论述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包括对未来知识、教育与学术的发展的深刻思考。因此,本书的侧重点是在物欲横流的浮躁年代,知识精英如何应对思想和哲学的匮乏。
读者最渴求的是什么?是知识和智慧。如何获得知识?什么最关乎此?作者对著作版权的处理怎么样?学术规范吗?如何做到知识创新?知识的未来会怎样?新闻媒体对信息,对知识的传播有什么作用?现阶段中国为何有新闻敏感性?思想者、政治家、经济学家等知识精英该如何才能为知识,为知识的传播做出贡献,如何应对思想和哲学的匮乏?知识教育的现状如何?
对此,汪丁丁教授通过同积极思考的青年学子们的对话和讨论,对知识私有化、知识启蒙、新闻传媒、学术与教育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深入探讨。也许你没能去北大听课,但是你可以买来一套《青年对话录》来参与讨论与思考。读汪丁丁的书,如同在黑暗的隧道中艰难前行,一开始你可能茫然无措,但最终你将适应这黑暗并发现其中的微光,在它的指引下一路向前。
作者简介:
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深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经济学博士。研究与教授: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领域。出版《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的视角》等数十部书籍。曾在《读书》《财经》等重要媒体就“中国问题”“人生问题”不断发言,近年身体力行主持“跨学科教育”实验,知行合一,直面“教育问题”。长期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由”,倡导批判性思维,尤其关心青年人的思想成长,与读者互动的搜狐博客被誉为网上的“柏拉图学园”。
目录:
序言 经济、知识、制度
第一篇 知识的私有化及其超越
文字的代价
知识的私有化及其超越——《读品2007》序
通才如何炼成
我会将自己的著作版权送予谷歌数字图书馆
我关于汪晖事件的评论文章
为什么维护学术规范比不维护更好
中国需要何种学术规范
从影响因子引发的联想——谈谈中国学术状况与出路
第二篇 有知的无知
时间持存理性——兼评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
谎言与知识
“卢卡斯批判”,以及批判的批判
男性与启蒙
重要的都是具体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为周其仁《改革的逻辑》跋
第三篇 主义与科学
“主义”与“科学”
挑战全体科学主义者和非历史主义者一个平凡的问题
报忧远比报喜重要
演化——不确定性与创造
复杂秩序涌现过程的案例——评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锁入效应与“英雄史观”——从“信息的故事”得到的断想
第四篇 专业视角看新闻
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
严肃新闻的社会条件——丁丁《财经》“边缘”文章
转型期新闻的风格
中国新闻的三重身份:真相、批判、公共空间
何谓“新闻敏感性”
第五篇 其人其事
纪念杨小凯文章
逝者:赫希曼——穿越边界的思想者
逝者:布坎南——要政治家,不要政客
逝者:艾智仁——来自亚美尼亚的亚当•斯密
逝者:于光远——学术与政治的双重变奏
信孚与我的教育生涯
与民间力量一起成长
丁丁和我们:胡舒立一席谈
《经纬》发刊词
编后记
汪丁丁:找回灵魂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