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解释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学> 意识的解释

意识的解释

意识的解释

8.5

作者: 丹尼尔·丹尼特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译者: 苏德超  |  李涤非  |  陈虎平
出版年: 2008-9-1
页数: 598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盗火者译丛
ISBN: 9787564009618

我要收藏

内容简介:

丹尼尔·丹尼特,哲学家、认知科学家,1942年生于美国波士顿,1963年哈佛大学学士,师从W.V.Qtline,1965年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师从 G11bert Ryle。1971年开始任教于Tufts大学,创立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并任主任一职。首部著作《内容与意识》出版于1969年,随后出版《大脑风暴》(1978),《行动余地》(1984),《意向立场》(1987),《意识的解释》(1991,中译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达尔文的危险观念》(1995,中译本,上海科技出版社,即出),《心智种种》(1996,中译本,《心灵种种》,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大脑儿童:1984—1996论文集》,《自由之演化》(2003)和《打破魔咒:宗教作为自然现象》(2006)。另与Douglas Hofstadter共同编辑《心智之我》(1981,部分内容中译为《心我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丹尼尔·丹尼特,哲学家、认知科学家,1942年生于美国波士顿,1963年哈佛大学学士,师从W.V.Qtline,1965年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师从 G11bert Ryle。1971年开始任教于Tufts大学,创立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并任主任一职。首部著作《内容与意识》出版于1969年,随后出版《大脑风暴》(1978),《行动余地》(1984),《意向立场》(1987),《意识的解释》(1991,中译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达尔文的危险观念》(1995,中译本,上海科技出版社,即出),《心智种种》(1996,中译本,《心灵种种》,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大脑儿童:1984—1996论文集》,《自由之演化》(2003)和《打破魔咒:宗教作为自然现象》(2006)。另与Douglas Hofstadter共同编辑《心智之我》(1981,部分内容中译为《心我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目录:

意识的解释

第1章 序幕:幻觉如何可能?

1. 缸中之脑

2. 大脑里的恶作剧分子

3. 聚会游戏:“心理分析”

4. 预览

第一部分 问题与方法

第2章 解释意识

1. 潘多拉的盒子:意识应该被解秘吗?

2. 意识的神秘

3. 心智这个东西的魅力

4. 为什么二元论失势?

5. 挑战

第3章 访问现象学公园

1. 欢迎来到现象学公园

2.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经验

3. 我们对内在世界的经验

4. 感受

第4章 现象学的方法

1.  第一人称复数

2.  第三人称视角

3. 异现象学的方法

4. 虚构世界和异现象学世界

5. 人类学家的谨慎魅力

6. 发现某个人实际上在说什么

7. 沙克的心智意象

8. 异现象学的中立性

第二部分 心智的经验性理论

第5章 多重草稿vs笛卡尔剧场

1. 观察者的视点

2. 引入多重草稿模型

3. 奥威尔式的修改与斯大林式的修改

4. 意识剧场再访

5. 多重草稿模型在行动中

第6章 时间与经验

1. 飞逝的瞬间与跳兔

2. 大脑如何表征时间

3. 利贝论“回指”

4. 利贝论对意向的意识的主观延迟

5. 一次款待:沃尔特的预认知旋转式幻灯机

6. 遗留问题

第7章 意识的演化

1. 在意识的黑箱内部

2. 早期岁月

3. 脑里的演化,鲍德温效应

4. 人脑里的可塑性:布置舞台

5. 自动刺激的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发明

6.  第三种演化过程:弥母与文化演化

7. 意识的诸多弥母:虚拟机器将要安装

第8章 词语如何用我们做事

1. 回顾:多中生一?

2. 官僚体制vs群魔混战

3. 当词语想让自己被说出来时

第9章 人类心智之架构

1. 我们研究到了哪里?

2. 用简略概要来给我们定向

3. 然后发生了什么?

4. 乔伊斯机器的力量

5. 但这是意识理论吗?

第三部分 意识的哲学问题

第10章 展示与讲述

1. 在心智之眼中旋转意象

2. 词语、图画和思想

3. 报告和表达

4. 僵尸、升级僵尸和用户幻觉

5. 俗成心理学的问题

第11章 废除证人保护计划

1. 回顾

2. 盲视:局部的僵尸状态?

3. 藏针游戏:一种提升意识的练习

4. 修复的视觉:除了信息之外,还遗失了什么?

5. “填充”vs找出

6. 忽视:认知欲望的病理丧失

7. 虚拟在场

8. 眼见为实:与奥托的一次对话

第12章 感质的非质化

1. 一根新的风筝线

2. 为什么会有颜色?

3. 体验我们的经验

4. 哲学的一种胡思乱想:颠倒的感质

5. “副现象的”感质?

6. 回到我的摇椅

第13章 自我的实在

1. 人类如何编织一个自我

2. 一个客户有多少自我?

3. 存在不能承受之轻

第14章 想象意识

1. 想象一个有意识的机器人

2. 做只蝙蝠会是什么样子

3. 心智化和物质化

4. 意识得到解释,还是遭到消解?

附录A(给哲学家)

附录B(给科学家)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本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我想说两句
暂无评论
我要写长评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多个标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