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那只大象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学> 别想那只大象

别想那只大象

别想那只大象

7.1

作者: [美] 乔治·莱考夫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Don’t think of an elephant!: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
译者: 闾佳
出版年: 2013-9-1
页数: 186
定价: CNY 42.9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13056994

我要收藏

内容简介:

作为一个研究语言和认知的科学家,乔治•莱考夫认为,控制了语言就控制了思想。他在《别想那只大象》一书中,以美国政客的竞选语言为例,详细解释了这一理论,并指明了在实际语言沟通中如何运用该理论的方法。

乔治•莱考夫长期以来着力研究认知语言学对人际沟通的启示。他用“别想大象”这个例子说明,在语言大战中战胜对手的方法很简单:千万不要用对方已经不断重复强调的关键词。他告诉我们,“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你可以运用这两种武器在30秒之内了解对方言语的核心含义,并迅速做出反应。

《别想那只大象》不仅教我们在话语角力中抢占高地、达成自己的目的,还可以让我们变得不那么容易被引导、操弄和煽动。营销、广告、公关、媒体等领域人士必读。

作者简介:

乔治•莱考夫

*语言学大师,认识语言学之父,与语言学泰斗乔姆斯基齐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圣塔菲研究所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会成员。

*著述颇丰,其中《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各国语言学界广为传述;《道德政治》是霍华德•迪恩参加2004年总统大选时使用的竞选指导手册;《别想那只大象》则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派的基本指南。

目录:

引言:重塑语言框架,就是变革社会

第一部分:控制语言就是控制思想

第1章 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框架”与“隐喻”

从现在开始,请你绝对不要想到大象。你能做到吗?你越是努力要求自己不能想到大象,就越拼命在想大象,对不对?因为每个词都与一个框架相关联,即使否定框架,也会唤起框架。

第2章 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框架:施瓦辛格的竞选奇迹

施瓦辛格为什么能当上州长?是原来的州长实在太糟糕吗?是因为人们不理解政治,随便选了一个名人吗?是施瓦辛格自己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梦想吗?所有这些叙事框架,都有不同的深层含义。

第3章 一字之差决定命运:“同志婚姻”VS“同性婚姻”

大多数美国人都不赞同歧视同性恋,但却反对“同志婚姻”。为何一字之差所引起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原因之一或许在于,这个词唤起了性的联想,同志性行为意味着一种野性、越轨、放纵的生活方式。

第4章 恐怖的隐喻:我们是怎样被操纵的

曼哈顿双子塔倒塌后,美国政府找人们要400亿美元,去打反恐战争。然而,只有一位民主党人投了反对票,其他人全部赞成!因为政府将“严父式”道德的隐喻应用到国际事务中,操纵了公众的观点。

第5章 致命的隐喻:一个国家就是一个人

隐喻也能杀人。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政府使用的是相同的隐喻:一个国家就是一个人。这个隐喻加上经典童话故事的“自卫和救助”叙事结构,就成了政府为公众确立的战争框架。

第6章 真实的谎言:揭穿背信弃义

美国政府为伊拉克战争辩护的理由全部不存在,一切都是谎言,但有70%的美国人仍然信以为真。语言学家发现,大多数人判断一句话是不是谎言时,这句话本身的真实性居然是考虑得最少的因素。

第二部分:实战指南

第7章 知己知彼:找出对手的核心,建立自己的框架

保守派有许多不同的流派,但都有着共同的倾向性。找到对方的核心意识形态,深入了解对方,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与此同时,进步派也要放弃细节上的分歧,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建立框架。

第8章 答疑解惑:详解框架的18大问题

要想重新确立框架,只要想出一些朗朗上口的新词儿就行了吗?如果说跟框架不吻合的事实会被摒弃,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辩论时放弃事实?重新确立框架是不是欺骗性地操纵摆布?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答案。

第9章 破解语言迷魂阵——夺回话语权的技巧

激活对话者原本存在的框架;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保持冷静,不拼嗓门儿;保持立场,绝不抱怨;不要从对手角度构建问题;如果对方说一套做一套,那个问题正是他的弱点所在。诸如此类的技巧,助你致胜。

译者后记

文章试读:...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本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我想说两句
暂无评论
我要写长评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多个标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