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投资策略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逆向投资策略

逆向投资策略

逆向投资策略

7.8

作者: 大卫·德雷曼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郑磊
出版年: 2013-4
页数: 380
定价: 59.00元
丛书: 华章经典·金融投资(珍藏版)
ISBN: 9787111414742

我要收藏

内容简介:

逆向投资之所以会获得成功,是因为进行预测的投资者不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所在。

——大卫•德雷曼

历经半世纪,四次全面改版的投资经典

1970年,本书前身《心理学与证券市场》面世。

1979年,经改版后的《逆向投资策略:证券市场成功心理学》面世。

1982年,79年版的《逆向投资策略》修订版问世。

1998年,临近世纪之交,德雷曼根据时代变化与十多年来积累的经验重写了《逆向投资策略》一书。

2012年,在华尔街经历了互联网泡沫与次贷危机的洗礼后,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世纪跨入第二个十年之际,德雷曼再次重新演绎了自己的这本经典著作,对章节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最终将本书呈现给广大读者。

在本版中,德雷曼向读者展现了这样一个投资世界:

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了市场波动和泡沫产生与崩溃的机制。

批判了有效市场理论等金融学经典的致命缺陷。

反省了专业投资者预测失败与投资回报较差的根本原因。

结合行为金融与逆向投资策略,开创21世纪投资的新范式。

警示广大投资者在未来投资市场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作者简介:

大卫•德雷曼

(David Dreman)

华尔街的践行者,传统金融理论的离经叛道者,行为金融投资方法的一线实践者,被华尔街和美国财经媒体誉为“逆向投资之父”,他是德雷曼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投资顾问,该公司是华尔街领先的逆向投资公司,管理着超过50亿美元的个人与机构资产。他是广受好评的《心理学与证券市场》《逆向投资策略:证券市场成功心理学》《逆向投资策略》等书的作者。德雷曼还是《福布斯》杂志的投资专栏作家。他有关逆向投资的文章主要发表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福布斯》《巴伦周刊》《彭博经济周刊》等,他还是《行为金融学杂志》的编委。

译者简介

郑磊先生,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战略管理MBA,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现任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香港证监会持牌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的学术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企业融资》杂志专业顾问等职。曾任中国脑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基金与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制造业有10年以上的从业经历,曾服务于IBM、MSI等跨国科技公司,具有管理咨询、企业投融资等方面10年的工作经验,先后任职于企业融资(港股上市保荐承销业务)、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和中国业务拓展部门,现主管直接投资、PE基金和财务顾问业务。郑磊博士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出版过2部资本运作和跨国经营专著、4部资本市场译著,发表了近300篇财经文章。

袁婷婷女士,香港大学生物学博士,业余时间协助郑磊博士做境内外资本市场专业研究,曾在香港出版过1部译著(合译)。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译者简介

前言

第一部分 心理学前沿的启示/1

第1章 泡沫星球/2

何必为泡沫和恐慌烦恼/5

狂热的共性/7

泡沫会随着时间改变吗/11

当代的股灾更严重/13

了解早期的泡沫事件/14

新心理学一瞥/15

第2章 危险的情绪/17

情绪:心理学的一个强大的影响因素/18

对概率不敏感/21

风险判断和收益呈负相关性/26

持续性偏差/29

时间解释效应/30

情绪对证券分析的影响/31

基本面和股价的背离/32

证券分析的重要性/33

情绪会严重影响证券分析吗/34

大逃亡/34

第3章 决策的危险捷径/37

心理捷径/37

习得性危险(近因性和显著性)/39

谁在一垒/45

图表通常需要详细注解(代表性偏见)/46

小数法则/49

自封的猎手的辉煌/50

提防政府的统计数据/52

对先验概率的漠视/53

回归均值/55

冗余信息所扮演的角色/58

由信息超载引发的偏见/59

启发式数学/60

锚定和后见之明/61

启发法和决策偏见/63

第二部分 新黑暗时代/65

第4章 穿斜纹软呢夹克的征服者/66

革命性的新金融假说/67

历史回顾/67

强大而新颖的假说/68

专家们迎面而来/69

学术界的闪电战/72

有效市场军团不断壮大/7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有效市场假说的胜利还是特洛伊木马/75

支持有效市场假说的专家/77

思想的力量/78

阿基里斯腱/79

第5章 皮肉之痛/82

1987年大股灾/83

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崩溃/94

2006~2008年的房市泡沫和大股灾/100

理性的市场没有泡沫或股灾/104

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105

第6章 有效市场和托勒密本轮/106

波动性的最后落脚点/107

贝塔系数登堂入室/110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波动性理论接二连三破产/113

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波动性假设的谬误/113

有效市场假说的致命要害/116

统计学漏洞和私设法庭/116

有效市场假说投资表现测量方法应重新修订/118

可怕的异常现象/119

有效市场的另一个挑战/120

市场效率的曲折之路/121

有效市场假说战舰的更多漏洞/123

其他违背有效性的证据/125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中的黑洞/126

有效市场假说的黑天鹅/127

信仰的飞跃/128

现代经济的危机/129

与恶魔的契约/130

第三部分 有缺陷的预测和可怜的投资回报/137

第7章 华尔街预测成瘾/138

心理学和投资失误/139

信息处理的弱点/141

多少才能称得上太多/141

过度自信退出舞台/144

分析师一贯的乐观/147

亏损的不二法门/149

第8章 你能下多大的赌注/153

预测之罪1:预测公司的收益/154

预测之罪2:长期记录/157

预测之罪3:偏离平均预期/159

预测之罪4:行业预测/161

预测之罪5:分析师在繁荣期和衰退期的预测/163

预测之罪6:这意味着什么/164

预测之罪7:我很特别/166

预测之罪8:预测失误的原因/166

预测之罪9:心理因素在决策上的影响/172

预测之罪10:局内人和局外人/173

预测之罪11:预测者的诅咒/174

预测之罪12:分析师的过度自信/177

第9章 不速之客与神经经济学/179

意外和市场/181

成长不惧价高/181

意外:我们的研究结果/182

历史数据透出规律/183

差异中的共性/185

正面意外的影响/188

负面意外的影响/190

触发型事件效应/192

第一种触发型事件效应/193

第二种触发型事件效应/195

“事件强化”效应/196

神经经济学和市场/198

意外效应的变化/202

第四部分 市场反应过度:新的投资规范/205

第10章 通向赢利的逆向投资路径/206

颠倒的投资世界/208

概念股的墓葬群/209

低市盈率策略成功的早期证据/209

难以置信的时代/211

为什么耽搁了那么久/214

伟大的发现/215

最后一枚图钉/218

小结/223

第11章 从投资者的过度反应中获利/225

投资者过度反应假说/226

投资者过度反应假说引出4项逆向投资策略/233

实施逆向投策略/242

使用投资者过度反应假说的概率/255

远离蓝筹股/259

经验是良师/261

第12章 行业逆向投资策略/262

新的逆向投资策略/262

为什么投资行业内最便宜的股票/268

防御型团队/269

投资组合的其他考虑/271

第13章 困难市的投资/273

突发下跌和2011年8月的市场恐慌/273

高频交易的其他潜在问题/277

8月炮火/277

通向灾难的快车道/283

你应该做什么/284

波动性旋风/284

保护性措施/285

其他逆向投资策略/290

卖出的时点/293

第14章 更好的风险理论/296

从雕像被推倒说起/298

第一个金融启示:流动性/298

流动性不产生流动性/300

第二个金融启示:杠杆/300

流动性和杠杆:死亡组合/301

其他风险因素/303

第三个金融启示:通胀/303

超越“谨慎人”原则/305

股票风险更大?/305

风险转化为收益/306

第四个金融启示:税收/308

这幅图画有什么毛病吗/309

不可靠的国债/310

测量风险的更好方式/311

采用更适用的风险分析/314

第五部分 未来的挑战与机遇/317

第15章 用别人的钱赌博/318

救助咏叹调/319

主席先生/320

事情是如此简单?/323

次贷雪球/325

赌场的新花招/325

美联储和监管机构在哪里/328

与系统博弈/331

第16章 不易察觉的手/337

自由贸易/338

我们处在自由贸易的新时代?/339

未来的通货膨胀/345

致谢/349

作者简介/351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本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标签:
我想说两句
我要写长评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多个标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