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
人的精神,人的社会,整个人类世界,浸泡在一种很少有人感觉到其存在,却无一刻能摆脱的东西里,这种东西叫符号。
作者简介:
赵毅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长期执教于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主要中文著作:《远游的诗神》、《新批评》、《符号学导论》、《苦恼的叙述者》、《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必要的孤独:形式文化学论集》、《建立一种现代禅剧: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等。
主要英文著作:The Uneasy Narrator:Chinese Fiction from the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等。
主要文学创作:《居士林的阿辽沙》、《沙漠与沙》等。
主要译著:《美国现代诗选》、《化身博士》等。
目录:
引论
1.什么是符号?/1
2.符号学何用?/7
3.符号学发展的四个模式与三个阶段/11
4.符号学与其他学派的融合/15
5.应用符号学/17
6.符号学的工作范围/18
7.“二十一世纪是符号学世纪”/22
上编 原理
第一章 符号的构成
1.符号载体,空符号/25
2.物、符号、物一符号/27
3.符号的降解:物化/31
4.符号化/33
5.片面化/37
6.符号的实用意义及其度量/39
7.文本/41
第二章 符号过程,不完整符号
1.意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46
2.符号必有意义/48
3.任何解释都是解释/50
4.信号/53
5.无发送符号/56
6.潜在符号/59
7.自我符号/61
8.镜像,自我镜像/63
第三章 任意性与理据性
1.任意性/66
2.系统性/67
3.共时性/70
4.有机论,“噪音”,露迹/73
5.理据性,像似符号/77
6.指示符号/82
7.规约符号/85
8.中文的理据性与规约性/88
第四章 符号表意
1.能指与所指/90
2.双重分节/93
3.符号意指三分式/97
4.无限衍义、分岔衍义/103
5.试推法/109
6.艾柯七条与类型问题/112
7.皮尔斯的普遍三分论/120
第五章 媒介与渠道
1.媒介,传媒,渠道,体裁/123
2.“媒介即信息”/127
3.多媒介文本的联合解码/130
4.通感/132
5.出位之思/135
6.体裁与期待/137
第六章 伴随文本
1.伴随文本的定义/141
2.显性伴随文本:副文本,型文本/142
3.生成性伴随文本:前文本,同时文本/145
4.解释性伴随文本:元文本,链文本,先后文本/146
5.普遍伴随文本与文本问性/150
6.伴随文本执著/153
7.深层伴随文本/156
第七章 双轴关系
1.双轴互相依靠/159
2.宽幅与窄幅/163
3.双轴偏重与文本风格/165
4.展面与刺点/167
第八章 符号的解释
1.符号学三分科,符形学/171
2.符义学/172
3.符用学/174
4.符号六因素与六性质/177
5.语境论/180
6.“意图定点”/182
第九章 符号修辞
1.符号修辞的特点/186
2.概念比喻/188
3.符号明喻、隐喻、转喻、提喻及各种变体/191
4.符号比喻的各种复杂变体/194
5.象征:与“符号”的混用/197
6.生成象征的方法/202
7.语言反讽与符号反讽/209
8.反讽与悖论/211
9.大局面反讽/215
10.四体演进/217
第十章 符码与元语言
1.符码/224
2.元语言与意义/227
3.“断无不可解之理”/228
4.元语言的构成/233
5.同层次元语言冲突/236
6.解释漩涡/238
7.元元语言冲突,“评价漩涡”/242
下编 推演
第十一章 理据性及其滑动
1.偶发再度理据性/245
2.普遍符用理据性/247
3.理据性上升/250
4.理据性滑落/252
5.理据性滑落后陡升,禅宗公案/256
第十二章 谎言与虚构
1.符号、真相、谎言/260
2.接受原则/265
3.“同意接受”各类型/267
4.“拒绝接受”各类型/271
5.虚构中如何述真/273
6.真假与计谋的文化道德/278
第十三章 标出性
1.语言学中的标出性/281
2.文化研究中的标出性/284
3.风格作为标出特征/286
4.标出性的历史翻转/288
5.中项问题/291
第十四章 艺术的符号特征
1.艺术难以定义/296
2.体制-历史论、开放概念/300
3.艺术作为非自然符号/303
4.艺术符号的非实用意义/305
5.艺术意指跳过对象/307
6.当代艺术的标出倾斜/310
7.标出优势/315
8.泛艺术化/318
第十五章 符号叙述学,广义叙述学
1.叙述转向与符号叙述/321
2.“最简叙述”定义/325
3.叙述分类之一:事实性/虚构性/329
4.叙述分类之二:记录性/演示性/331
5.叙述分类之三:“时间向度”/333
6.“现在向度”与意图循环/335
第十六章 身份与文本身份,自我与隐含自我
1.术语群辨析/340
2.从主体到自我/344
3.从自我到身份/345
4.当代文化的身份一自我危机/353
5.自我的纵横移动/354
6.反思自我的悖论,试推自我/358
7.文本身份/362
8.普遍隐含作者/368
第十七章 当代社会的符号危机
1.后期现代的意义方式/371
2.当代符号危机的四个特征/372
3.从异化劳动、异化消费,到异化符号消费/379
4.替代选择/383
5.经典重估与“文学场”破溃/385
6.两种经典化、两种替代自我/388
第十八章 现代性与评价漩涡
1.历史与符号力量/394
2.现代性的动力与制动/396
3.“中体西学”没有错/399
4.新儒家的整体元语言/401
附录:符号学术语人名译名表/405
TABLE OF CONTENTS/418
后记/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