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哲学> 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8.8

作者: [德] 迪特·亨利希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Between Kant and Hegel: Lectures on German Idealism
副标题: 德国观念论讲座
译者: 乐小军
出版年: 2013-4
页数: 527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商务学术丛书
ISBN: 9787100092630

我要收藏

内容简介:

《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德国观念论讲座》是著名学者迪特•亨利希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讨论了德国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的思想观念,包括康德、雅各比、赖因霍尔德、舒尔策、费希特、荷尔德林、黑格尔等。作者关注的主题是从康德的先验哲学到黑格尔的观念论的转变过程,准确地说,是关注那个时代出现的不同的主体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传承、批判关系。

作者简介:

乐小军,复旦大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目录:

序言

前言:通过去魅化的记忆

鸣谢

文本注释和缩写

第1讲 导论

康德哲学的体系结构

第2讲 内在经验与哲学理论

第3讲 感觉、认知与“形而上学之谜”

第4讲 自由作为理性大厦的“拱顶石”

康德的早期批判者

第5讲 “神秘主义”的诱惑

第6讲 雅各比与“自由的斯宾诺莎主义”

第7讲 雅各比与直接性哲学

第8讲 赖因霍尔德与体系精神

第9讲 赖因霍尔德与“基础哲学”

第10讲 舒尔策与后康德的怀疑论

费希特

第11讲 《评(埃奈西德穆>》

第12讲 “自己对基础哲学的沉思录”Ⅰ

第13讲 “自己对基础哲学的沉思录”Ⅱ

第14讲 《知识学》(1794—1795)

第15讲 想象力和渴望理论及其对施莱格尔、诺瓦利斯和荷尔德林的影响

第16讲 《知识学》的基础和体系

第17讲 意识的自我关联性的悖论特征

第18讲 思辨神学的转向

荷尔德林

第19讲 荷尔德林的《判断与存在》的地位

黑格尔

第20讲 通向第五哲学的道路(《逻辑学》)

第21讲 否定的逻辑及其应用

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本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我想说两句
暂无评论
我要写长评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多个标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