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政治>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8.1

作者: 邹谠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 1941-50
副标题: (1941-1950年)
译者: 周先进  |  王宁
出版年: 2012-2-2
页数: 471
定价: 5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东方编译所译丛
ISBN: 9787208104006

我要收藏

内容简介:

邹谠1918年12月生于广州,广东大埔人。父亲邹鲁(海滨)是国民党元老、政治家及中山大学的筹创人和校长,母亲乃许素贞(剑魂)女士。邹教授毕业于西南联大,1946年就读芝加哥大学研究院,主攻美国政治学,1951年获芝大博士学位;及后一直任教於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系,直到1988年退休。邹教授先后担任利文思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理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

邹谠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学者,出版了六部著作及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芝加哥大学1963年出版,中译本由王宁和周先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国之危机》(1968,合编),《从1850年到今中国基层的政治领袖与社会变迁》(1981),《文化大革命与毛后改革》(1986),《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1994)等书。《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书更令其声名大噪,被誉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当年的最佳著作,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邹谠于1999年8月7日晚上7时30分(美国中西部时间)因心脏衰竭,逝世於芝加哥大学医院,享年八十。

作者简介:

邹谠1918年12月生于广州,广东大埔人。父亲邹鲁(海滨)是国民党元老、政治家及中山大学的筹创人和校长,母亲乃许素贞(剑魂)女士。邹教授毕业于西南联大,1946年就读芝加哥大学研究院,主攻美国政治学,1951年获芝大博士学位;及后一直任教於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系,直到1988年退休。邹教授先后担任利文思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理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

邹谠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学者,出版了六部著作及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芝加哥大学1963年出版,中译本由王宁和周先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国之危机》(1968,合编),《从1850年到今中国基层的政治领袖与社会变迁》(1981),《文化大革命与毛后改革》(1986),《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1994)等书。《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书更令其声名大噪,被誉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当年的最佳著作,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邹谠于1999年8月7日晚上7时30分(美国中西部时间)因心脏衰竭,逝世於芝加哥大学医院,享年八十。

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

引言 追根寻源

第一章 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则与美国的中国政策的格局

第一部分 使中国成为大国

第二章 美国的观念与中国的现实

第三章 外交行动和军事战略

第四章 压力策略与有限地、但无条件地支持蒋介石盼政策

第二部分 以和平方式建立统一、民主的中国

第五章 中国的权力之争和美国政策的影响

第六章 美国对中国共产主义的印象和美国的政治传统

第七章 雅尔塔协定与和平统一中国的政策

第八章 赫尔利纲领逐步走向失败

第三部分 有限援助政策的局限性

第九章 马歇尔的对华政策--设计的过程与决策

第十章 马歇尔使命

第十一章 局部撤退、有限援助及放弃中国的决定(1947-1948年)

第十二章 摆脱和遏制(1949年1月-1950年6月)

第四部分 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

第十三章 朝鲜战争及共产主义中国以强国姿态出现

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本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我想说两句
暂无评论
我要写长评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多个标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