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精读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宗教> 《圣经》精读

《圣经》精读

《圣经》精读

7.2

作者: 王新生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8
页数: 385
定价: 4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哲学原典精读系列
ISBN: 9787309075137

我要收藏

内容简介:

《圣经》是全世界版本最多、印数最高、传播最广和影响最大的典籍。本书兼顾《圣经》的现有编排形式和内在主题发展,吸收国际学术领域在《圣经》释经学、考古学、人类学、评断学和神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跨出了把《圣经》简化为信仰典籍的传统窠臼;复原《圣经》中命运多舛的以色列人面对国际变局时回应何去何从的问题意识,补足《圣经》各卷之内和各卷之间缺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关联,成功地把实为“一套书”的66卷经卷整合为首尾贯通的“一本书”,真正呈现出《圣经》“形散而神不散”的精髓。本书不流于对《圣经》经卷的单纯形式分析和简单故事复述,而是致力于展现《圣经》多方面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影响,搭建《圣经》与读者多维度精神交流的桥梁,帮助读者读出字里行间的“精义”、读出文本背后的“时代精神”。

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圣经》的形成

一、《圣经》的概况

二、《圣经》的名称

三、《圣经》的源流

第二节 研读《圣经》的三种进路

一、属灵进路

二、批评进路

三、实证进路

第一讲 上帝圣言万物起源

——希伯来人的创世信仰与圣约意识

第一节 上帝创世(1—2)

一、“耶典”底本的创世故事(2:4b—25)

二、“祭典”底本的创世故事(1:2—2:4a)

三、两个版本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人类堕落(3—4)

一、叛逆——《创世记》第3章

二、暴力——《创世记》第4章

三、以色列人对人之为罪人的理解

四、社会历史底蕴

第三节 上帝审判

一、从亚当到诺亚——家谱

二、大洪水

三、巴别塔

四、“约”的开始

五、众族与亚伯拉罕

第四节 列祖圣约

一、亚伯拉罕传统(《创世记》12—26)

二、以撒和雅各传统(24—36)

三、族长们的宗教

第二讲 出离埃及兵发迦南

——希伯来人出埃及传统与践约准备

第一节 出离埃及(1:1—18:27)

一、出埃及叙事(1:1—15:21)

二、“十灾”与红海奇迹

三、西奈旷野(15: 22—18: 27)

第二节 西奈立约(19: 1—24: 11)

一、西奈山的位置

二、耶和华崇拜的“基尼人假说”

三、特选和约法

四、“十诫”与会幕

第三节 《利未记》——祭司制度方面的准备/

一、“献祭”主题

二、制度确立

第四节 《民数记》——军事上的准备

一、从西奈到外约旦

二、巴兰的故事(22—24)

三、摩西之死

第五节 《申命记》——神学上的准备

一、上承“摩西五经”、下启“申命历史”

二、摩西的三个遗言

第三讲 迦南逐鹿文明冲突

——希伯来人征服迦南与建立王国

第一节 《约书亚记》——征服迦南

一、征服迦南的两个版本

二、耶利哥圣战

三、南征北战

四、设立“逃城”

第二节 《士师记》——守卫迦南

一、“士师”的含义

二、文化冲突的滥觞——巴力崇拜

三、背信与悔罪的轮回

第三节 以色列人建立王国的契机——非利士人的挑战

一、前王国时期以色列人的劲敌非利士人

二、撒母耳与扫罗的政教纷争

三、扫罗与大卫的君臣张力

第四节 大卫与以色列帝国

一、大卫称王、定国安邦

二、宫闱艳史与传位之争

第五节 所罗门

一、智慧之王

二、随同异神

第四讲 兄弟阋墙国破家亡

——以色列人王国的分裂与覆灭命运

第一节 埃及和亚述帝国阴影下以色列人的南北分朝

一、从王国分裂到亚述危机开始的历史梗概

二、士剑分裂与北方以色列国的建立

三、耶罗波安一世与南北王国的对峙

第二节 北国以色列的宗教背信与先知运动的发端

一、反巴力的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

二、反巴力的君王耶户

第三节 先知运动的勃兴与正义呐喊

一、正义和公义的先知阿摩司——《阿摩司书》

二、忠信圣约的先知何西阿——《何西阿书》

第四节 亚述危机时期北国以色列的亡国命运

一、亚述危机时期的分裂王国

二、耶路撒冷的以赛亚——先知和政治家

三、来自乡村的先知弥迦与希西家改革的命运

第五节 巴比伦阴影下南国犹大的定数

一、犹大和巴比伦危机梗概与约西亚宗教改革

二、亚述大城尼尼微毁灭的先知那鸿——《那鸿书》

三、耶和华审判之日的先知西番雅——《西番雅书》

四、求索的先知哈巴谷——《哈巴谷书》

五、“新约”先知耶利米——《耶利米书》

第五讲 异乡明月故土情怀

——犹太人囚掳归回与智慧文学

第一节 巴比伦囚掳期间以色列人的信仰和生活

一、以色列人的回乡盼望

二、被掳之民的先知以西结——《以西结书》

三、囚掳中犹太教的发展

四、囚掳终结的契机——波斯王古列灭新巴比伦

五、普救主义的先知——巴比伦的以赛亚

第二节 囚掳归回之后重建家园和信仰的努力

一、波斯帝国治下以色列民族的复新大业

二、鼓励百姓重建圣殿——《哈该书》和《撒迦利亚书》

三、谴责百姓因未得建殿现报而生的宗教幻灭——《玛拉基书》和《约珥书》

四、谴责犹太人归回后的劲敌以东人(以土买人)——《俄巴底亚书》和“第三以赛亚”

五、重建耶路撒冷城墙和宗教改革——《尼希米记》和《以斯拉记》

六、对尼希米和以斯拉宗教改革狭隘民族主义的制衡——《路得记》和《约拿书》

七、仍然留居巴比伦的犹太人的情况——《以斯帖记》

八、《历代志》史观的历史

第三节 诗歌经卷和《诗篇》

一、诗歌经卷

二、爱情礼赞——《雅歌》

三、崇拜文学——《诗篇》

第四节 智慧文学

一、《箴言》

二、《传道书》

三、《约伯记》

第六讲 两经之间上帝无言

——希腊化时期犹太人政治和思想的新趋势

第一节 希腊文化的影响与塞琉古王朝的统治

一、犹太人对希腊化的两种态度

二、塞琉古王朝的激进希腊化运动

第二节 《但以理书》——启示文学的先声

一、启示文学的先河

二、对马加比起义的理论支撑

第三节 马加比起义与犹太人党派的兴起

一、马加比起义与哈西蒙尼王朝

二、犹太人的最初党派——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

第四节 罗马时期的弥赛亚期盼、末日审判观念与新兴党派

一、罗马任命以土买人大希律为犹大地的王

二、苦难中的犹太人的弥赛亚盼望日强

三、犹太人的新兴党派——奋锐党人、希律党人和爱色尼人

第七讲 耶稣基督纳新吐故

——“同观福音”与耶稣基督的改革

第一节 加利利传教之前的耶稣

一、耶稣诞生的世界

二、耶稣诞生及其婴儿期的叙事

三、耶稣改造性地继承了施洗约翰的衣钵

四、耶稣经受试探

第二节 耶稣在加利利传教

一、传教伊始

二、登山宝训

三、善用比喻

四、行使神迹

五、挑战权威

第三节 耶稣从加利利到耶路撒冷

一、第一次退出

二、第二次和第三次退出

三、第四次退出

四、南下耶路撒冷

第四节 耶稣受难与复活

一、荣入圣城

二、捕前叙事

三、被捕和受难

四、钉十字架和埋葬

五、空墓和复活

第八讲 因信称义教传外域

——《使徒行传》与早期教会的建立

第一节 早期教会及其传道(1:1—2:47)

一、教会的雏形

二、耶稣复活与圣灵降临

第二节 犹太地、撒玛利亚和沿海城市的早期教会

一、教会在耶路撒冷(《使徒行传》2:42—8:1)

二、教会在犹太地、撒玛利亚和沿海城市(《使徒行传》8:1—11:18)

第三节 教会在小亚细亚、马其顿和亚该亚

一、教会在安提阿(11: 19—27)

二、第一次传道旅行(13—14)

三、耶路撒冷会议(《使徒行传》15:1—35;《加拉太书》2:1—10)

四、教会在马其顿和亚该亚(《使徒行传》15: 36—18: 22)

第四节 致加拉太人和帖撒罗尼迦人的书信

一、《加拉太书》

二、《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帖撒罗尼迦后书》

第五节 爱琴海周围的教会

一、保罗在以弗所的前前后后(《使徒行传》19—20)

二、《哥林多前书》

三、《哥林多后书》

第六节 保罗的罗马之旅

一、《罗马书》

二、保罗前往罗马(《使徒行传》21—28)

第九讲 迫害频仍夹缝求生

——基督教组织化的外力和过程

第一节 保罗狱中书信

一、《腓立比书》

二、初期灵知主义

三、《歌罗西书》

四、《腓利门书》

第二节 与犹太教冲突中教会秩序的确立

一、与犹太教冲突的教会

二、《雅各书》

三、教会领导权

四、《以弗所书》

五、教牧书信

第三节 面临外部问题的教会

一、《彼得前书》

二、《希伯来书》

三、《犹大书》

四、《彼得后书》

第十讲 同舟共济新天新地

——约翰文学与《启示录》

第一节 约翰书信

一、约翰文学

二、约翰书信

三、《约翰一书》

四、《约翰二书》

五、《约翰三书》

第二节 《约翰福音》

一、《约翰福音》与“同观福音”

二、《约翰福音》的背景与目的

三、《约翰福音》的“序”与“道成肉身”

四、《约翰福音》的叙事

第三节 《启示录》与期望中的教会

一、《启示录》的文体

二、《启示录》的背景

三、《启示录》的内容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本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我想说两句
暂无评论
我要写长评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多个标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