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时间感的演化_拖延心理学时间感的演化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余华 > 拖延心理学 > 时间感的演化

拖延心理学——时间感的演化

时间感的演化 我们的主观时间感是在我们的人生中不断变化发展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发展阶段,并思考一下它们分别跟我们的拖延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你目前跟时间的关系或许跟早期某个发展阶段的时间概念密切相关。 婴儿时间 对一个婴儿来说,生活完全处于当下这个时刻,时间完全是主观的。不管时钟上的时间是几点,"我现在饿了",对一个婴儿来说,时间意味着从感觉到某种需要到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间隔。婴儿无法长时间地忍受痛苦,如果需要得不到及时的满足,他们就会转为绝望:生命危在旦夕。 如果在日后的生活中遭遇到恐惧和焦虑,一个以婴儿时间来反应的人就将这样的恐惧和焦虑视做无法忍受和无法穷尽的,而不是一般来得快也去得快的情绪。拖延可以帮助人们逃避当下无法承受的难受和痛苦情绪,例如:因不擅长某事而羞耻,感到自己很愚蠢,第一次失败尝试带来的强烈失望,一个人孤独地在电脑前工作。去看电影吧!玩电脑纸牌游戏吧!来个冰箱大翻天!给一个朋友发个短信吧!听会儿音乐吧!虽然拖延会导致引起不良后果,但是在这样一些时刻,你根本不会去想象那样一个后果,就像一个半夜肚子饿的孩子根本不会想第二天的早饭,他需要的是马上解决他的饥饿。 幼儿时间 在蹒跚学步阶段,孩子们逐渐学会了什么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虽然他们现在非常饥饿,但是他们会在几分钟内就有好东西吃了。虽然学步阶段的孩子基本上还是生活在主观时间中,但是他们也开始逐渐适应父母亲的时间。父母可能会要求孩子马上配合--"现在就停止玩玩具,马上到这里来!"或者通过"玩耍时间结束了"这样的一些提醒,他们会逐渐从无时间的状态中走出来。父母会不断地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学步阶段的孩子会马上了解到:通过拒绝配合,他们可以展现自己的意志和力量。 孩子可能会将时钟看成是一个想要控制他的敌人,或者是一个可靠而安全的伙伴。因为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的时间观始终在发挥影响力,所以实际上不是时间本身创造了他们对时间的态度,而是亲子关系的好坏本身对孩子的时间态度有影响。后来,当我们的拖延成了一场与时间抗争的战斗时,实际上我们抗争的不是时间,而是那些想要控制我们的人。与客观时间的抗争实际上可能反映了内心对父母时间的抵制。 儿童时间 大约7岁的时候,孩子开始知道怎么叙述时间,他们认得出时钟上各数字之间的关系表示的是一段时间的间隔。他们同时也与外界更多的规则和期待发生冲突。老师有课程表,作业有上交的最后期限,父母希望孩子在出去跟伙伴们玩耍之前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并帮忙做一点家务。对那些早就对权力和控制问题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时间可以是一个压迫者(当你不得不根据别人的行程来行动的时候),或者也可以是一个解放者(当你按照自己的行程行动的时候)。有些孩子,尤其是有多动症以及相关问题的孩子,不具有良好的生物上的时间感,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需要他们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进行切换的时候,他们就会面临很大的障碍。在后期的生活中,他们或许会发现他们对时间的体验不是流动的、顺畅的,拖延放映了这种支离破碎的时间感。 少年时间 青春期的开始标志着一个人时间感的戏剧性转变。他们看到了时间流逝的铁证,一个长大了的十几岁少年跟一个儿童的身体有着显著的不同,并且是不可逆转的。这些青少年时期的变化将童年湮没了;敏感的身体和热情的理想占据了一切;未来在他们面前展现出一幕宏大的场景,让他们感觉生命是无限的。然而,随着学业、工作以及人际关系上的选择日益逼近,所有这些截止日期以及必须做出的抉择又让未来在现实面前撞得粉碎。 在青少年长大成人的转变过程中,有些人会面临很多的内心冲突,他们可能会拒绝承认他们可能需要永远地放弃某些人生道路,而利用拖延作为他们拒绝长大的庇护。他们固执地坚守少年期对时间无限和可能性无限的感觉,迟迟不走入可以让他们长大成人的人生道路--完成学业,找一份工作,站稳自己的脚跟,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想要否认时间的流逝,并企图挣扎着留在永恒的孩提时代。 青年时间 在你二十几岁的中后期,虽然时间继续长长地延伸到未来,感觉上非常充裕,但是它现在已经变得更具有现实感了。他们会认识到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有些机会可能会错过,在这个阶段,为了检验他们跟时间的关系,可以看一看拖延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拖延现在不再是朋友之间的一个笑话,也不再是以后你可以弥补的某件事情。它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工作中的最后期限跟你的职业生涯与收入密切相关,如果你建立了一个长期的亲密关系,拖延也会影响到他人。 在你单身的时候,你只要为自己一个人支付拖延的代价。一旦你有了一个伴侣,另一个人就会直接受到你拖延的影响,并容易引发双方的争吵。如果你为人父母,在你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你就从年轻一族被抛到了年老一族。从那个时候开始,"未来"是以下一代的概念来定义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你的拖延可以影响到整个家庭。 中年时间 30岁是一个重大的分水岭。过了30,你不再是一个怀着许多未来梦想的年轻人了;你被期待着在自己的潜能上有所表现!在30以后的中年人生中,当你在事业或感情中表现拖沓的时候,这或许表示你的事业或感情出现了问题。拖延者难以接受人生的限制,当他们发现他们一直以为会在某一天实现的目标在人到中年时依然没有实现的时候,他们震惊了。有些拖延者在中年期一直在跟抑郁做着抗争,因为那时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例如,他们将不会有孩子了,他们的癌症找不到治愈办法了,他们也不可能创办一家身价亿元的公司了,他们也不再有机会赢得普利策图书大奖了。 如果我们没有在更早的时候遭遇到死亡问题的话,有时在中年期,我们会突然面对人必有一死的事实。在理性的层面,我们都知道生命总会有一个终结,但是拖延者却同时生活在生命无限的幻想中--无限的时间,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成就,总有更多的时间去弥补那些被延后的事情。认识到时间的有限性是中年人心理上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我用我的时间做成了一些什么?我还剩下多少时间?我想怎样度过这段时间?回顾以往,接受你所选择的生活;展望今后,看清生命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难怪人们会发生中年危机。 老年时间 当我们越来越老,我们更无法否认时间正在日益耗尽。从成年到老年的过程中,我们被越来越多的丧失与死亡所包围:某些身体功能的丧失;疾病越来越严重;挚爱的人离开了人世;剩下来可以活着的时间越来越短。未来也不再像早年那样充满了希望和前景。钟表时间可能已经不再重要,而主观时间显得更为重要了。 对于一个跟生命的有限性做着抗争的拖延者而言,接受生命无可避免的终结是一项具有重要心理意义的挑战。在这个时刻,他不再否认自己一生拖延所产生的种种后果。你一直没有存起来的钱现在依然账户空空,想重新改造的房子从来也没有被改造过。不再有研究生课程,也不再会有更多的"明天"或"将来某一天"。或许你终于接受了自己所做的和自己永远不再会做的。回顾以往,你有你的焦虑和问题;环境依旧,你在那样的条件下做了自己所能做的。接受过去或许会给你带来内心的平静,而不接受只会带来绝望或自我谴责。你甚至感到一种释然和自由,因为你终于知道你没有必要再去追求那已经无法达成的目标。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拖延心理学》其他试读目录

• 对《拖延心理学》的赞誉
• 质疑拖延:是可恶的坏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
• 我怎么知道我是在拖延呢
• 内在后果与外在后果
• 道路之一:不做
• 拖延的根源
• 早期记忆
• 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
• 时间感的演化 [当前]
• 陷在另一个时间区域
• 时间断裂
• 过去是在过去吗
• 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
• 成功和失败的榜样
• 家庭态度:拖延的成因
• 你是谁的版本
• 家庭倾向
• 怀疑倾向
• 依附倾向
• 家庭对自尊的影响
• 破裂与修补
• 一切都与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