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当国同盟会扩大为国民党_袁氏当国同盟会扩大为国民党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历史 > 袁氏当国 > 同盟会扩大为国民党

袁氏当国——同盟会扩大为国民党

迨宋教仁从唐内阁“下岗”之后,他以不世出的组织天才和旺盛的精力,来扩大同盟会的基础,通吃有志来归的各小党,另组国民党。宋教仁和孙中山原是同盟会中的两大智囊(think tank),而孙所搞的多半是海阔天空的哲学思想,宋所搞的则是扎扎实实的行动计划。事实上,民国临时政府中许多根本大法,如《临时政府组织法》《临时参议院组织法》和《临时约法》,差不多都是宋教仁一手起草的。宋教仁是个搞行动的理论家和有野心也有理论基础的组织家,少年气盛,不忍不让,不像孙公,孙公乃颇能忍让的一尊“大炮”也。所以袁世凯之怕宋,实远甚于怕孙。 当宋氏从唐内阁“下岗”时,各省正为搞国会选举,紧锣密鼓,声震全国。这时南北小党共有数百家之多(吴相湘教授曾查出诸小党文献多至“百数”,见吴相湘著《孙逸仙先生传》下册,第1164页;张玉法教授则发现至少有三百个,见上引张书)。但是这些小党党魁,想选上一个“议员”,实非易事。所以他们一定要向大党靠拢才有希望。这时宋教仁正在扩大同盟会为国民党,因此他就对这些“小游击队”加以“招安”收编了。但是宋教仁现在是名满天下、有首相资格的大党魁,你要望门投靠还得有一定政治本钱呢!否则你只能做做诸侯的附庸,甚或附庸的附庸。所以宋氏这次组党只看重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几个较大的小党。它们若非真有群众基础,就必须有名满全国的党魁,才能邀宋某之青眼呢!例如统一共和党,它的党魁是蔡锷(蔡后来不愿为政客利用,坚持退党),中央理事有谷钟秀和吴景濂等宰相级的官僚,那自然就变成遯初先生的阿兄阿弟了(注意:这时他们都只是30岁上下、少年得志的小顽童,气焰万丈呢!) 民国元年,也就是公元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数千人,极一时之盛。这时孙中山应袁世凯之约,于前一日刚抵北京,当天也出席大会作主题演说,并以1130票之绝大多数,当选为理事长。孙中山力辞不就,国民党中央乃决定由宋教仁代理。宋乃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大政党之党魁,锋头之健,气势之高,真是一时无二。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袁氏当国》其他试读目录

• 孙文创制,宣统退位,袁氏当国——民国开国史简论
• 采用美国制度为蓝本
• 以都督代表会暂代参议院
•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在汉口诞生
• 从一军三旗到黄、黎易位
• 虚位原以待袁,中山变成黑马
• 以孙文为首的政府架构
• 总统直辖的十部总长
• 第一任临时政府的人事安排
• 总长取名,次长取实
• 总统制乎?内阁制乎?
• 《民元约法》之诞生
• 袁世凯的养敌、逼宫和摊牌
• 老办法的养敌自重
• 袁氏养敌抓权取位始末时间表
• 是法统问题,也是面子问题
• 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未可厚非
• 太后念念不忘优待费
• 孙总统只有银元十枚
• “高干”子弟不知轻重
• 军人干政,刺客横行
• 项城不作虚君,遯初志在首相——记民初共和政体的实践与流产
• 迎袁专使与京津兵变
• 袁总统就职与大赦令
• 袁政府与唐内阁的架构
• 唐绍仪是怎样一个人?
• 外交总长是首席总长
• 黄兴留守南京收拾烂摊子
• 恩饷与外债
• 孙逸仙医师的社会丹方
• 民生主义抽象和具体内容
• 革命尚未成功,留守终被裁撤
• 唐内阁垮台的学理解剖
• 美国模式的中国国会
• 议员并无选民,政党随意整合
• 同盟会扩大为国民党 [当前]
• “孙大炮”与20万里铁路计划
• 国会选举,国民党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