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当国袁总统就职与大赦令_袁氏当国袁总统就职与大赦令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历史 > 袁氏当国 > 袁总统就职与大赦令

袁氏当国——袁总统就职与大赦令

孙中山在得到蔡专使的报告之后,遂咨请参议院审议,让袁以电报向参议院宣誓,在北京就职,然后整个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孙中山一言九鼎,3月8日袁的宣誓电报抵达南京,即咨请参议院认可,于是袁世凯于3月10日在蔡专使观礼之下,正式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了。但是其时仍留在南京的临时参议院,却扳请孙中山继续负责中枢政务,直至袁总统的内阁完全建立之后再“解职”。因此从3月10日至4月1日,孙公正式解职之前的三周时间里,中华民国曾有过两个合法的临时大总统。但是孙公的泱泱之风,就远非袁世凯所能望其项背了。但袁世凯那时在国民心目中的声望,似乎还在孙公之上呢! 举例以明之:袁世凯就职之后,便立刻颁布大赦令。彼固深知此令,一需参议院同意,二需内阁副署,始有法律效力,然袁之悍然为之者,显然是故意表示,他目无参议院与前任孙公也。这就缺乏大政治家应有的风度了,甚至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做流氓之行了。而孙公颔之,未与计较,并咨请参议院“追认”之,未动声色。(有前总统之咨文,在法律上便可免新内阁之副署。)这就显示了孙中山先生的大政治家的风度。这只是个人的小意气,法律程序上,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读史者亦多未察也。然见微知著,不谨细行,终累大德,袁世凯后来之身败名裂,都可于此等细微人品中见之。执简者能不慨然?严肃的读者或许认为这只是因为袁之缺乏现代法学常识,而非故意藐视孙公也。实际并非如此。原因是这时唐绍仪亦在北京,朝夕在袁之侧,足备咨询也。证诸后来史例,此时唐绍仪显然曾大力劝阻,而袁氏不为所动。是耶?非耶?一个政客每好逞一时之快,而罔顾死后遗臭万年,是愚不可及也。当政者应知生前自律才好。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袁氏当国》其他试读目录

• 孙文创制,宣统退位,袁氏当国——民国开国史简论
• 采用美国制度为蓝本
• 以都督代表会暂代参议院
•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在汉口诞生
• 从一军三旗到黄、黎易位
• 虚位原以待袁,中山变成黑马
• 以孙文为首的政府架构
• 总统直辖的十部总长
• 第一任临时政府的人事安排
• 总长取名,次长取实
• 总统制乎?内阁制乎?
• 《民元约法》之诞生
• 袁世凯的养敌、逼宫和摊牌
• 老办法的养敌自重
• 袁氏养敌抓权取位始末时间表
• 是法统问题,也是面子问题
• 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未可厚非
• 太后念念不忘优待费
• 孙总统只有银元十枚
• “高干”子弟不知轻重
• 军人干政,刺客横行
• 项城不作虚君,遯初志在首相——记民初共和政体的实践与流产
• 迎袁专使与京津兵变
• 袁总统就职与大赦令 [当前]
• 袁政府与唐内阁的架构
• 唐绍仪是怎样一个人?
• 外交总长是首席总长
• 黄兴留守南京收拾烂摊子
• 恩饷与外债
• 孙逸仙医师的社会丹方
• 民生主义抽象和具体内容
• 革命尚未成功,留守终被裁撤
• 唐内阁垮台的学理解剖
• 美国模式的中国国会
• 议员并无选民,政党随意整合
• 同盟会扩大为国民党
• “孙大炮”与20万里铁路计划
• 国会选举,国民党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