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耍猴人蒸在馒头里的钱_最后的耍猴人蒸在馒头里的钱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文化 > 最后的耍猴人 > 蒸在馒头里的钱

最后的耍猴人——蒸在馒头里的钱

看着这套“挑子”,我就想:他们外出赚的钱是不是藏在箱子里?我听张志忠说,从民国时期开始,耍猴人赚的钱都是随身带回家的,外人根本不会知道他们的钱藏在哪里。藏在身上肯定不安全,看来箱子里面肯定有玄机。 这口并不起眼的箱子,边长不会超过40厘米,里面放着猴戏衣服、帽子、面具。张书阁告诉我,里面其实还有个机关是用来藏钱的。耍猴人把这个藏钱的箱子叫“机器”,我把箱子翻过来倒过去,也没找出“机器”的特别之处。 原来,这个箱子里有很多机关: 一是“双底”,箱子底下能揭起来,里面可以放钱; 二是“双墙”,箱子的四面有的是两层,做得很巧妙,抽动里面的某个木板才能打开,外边看不出来; 三是扁担上的机关,扁担两头是空心的,可以打开后再合上。耍狗的小车和猴子表演时用的犁也有机关,可以放钱。 最后,黄爱青打开箱子的盖子,有一个横栅,再里面是一个暗盒,这个箱子里有不少空的暗盒,可以藏钱。 1982年前后,村里耍猴人扒火车往西部走时,都要在河南三门峡编组站中转。有个施安镇的耍猴人在编组站工作,但耍猴人都不认识他。耍猴人每次被警察抓住时,“机关”里的钱很容易就被搜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两年多,后来大家才知道真相,于是就不再使用这个方式藏钱了,而是把赚来的钱都蒸在馒头里。没人能想到,一个个用来充饥的馒头里,竟藏着他们的辛苦钱。 1994年前后,耍猴人开始把赚到的钱随时通过邮局或银行直接汇到家,延续多年的藏钱方法再也没有人使用了。警察抓住耍猴人的时候,通常只能从他们身上搜出汇票。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后的耍猴人》其他试读目录

• 柴静序(节选)
• 杨锦麟序(节选)
• 自序(节选)
• 第一个耍猴人
• 耍猴人张志忠
• 扒上火车去成都
• 成都街头耍猴
• 耍猴人的心事
• 痛失猴伴
• 猴子的葬礼
• 蒸在馒头里的钱 [当前]
• 会唱戏的猴子
• 满洲里再见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