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耍猴人第一个耍猴人_最后的耍猴人第一个耍猴人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文化 > 最后的耍猴人 > 第一个耍猴人

最后的耍猴人——第一个耍猴人

当问到究竟谁是村里第一个耍猴人时,鲍湾村和冀湾村村民们的回答几乎是一样的:只知道从高祖父开始,这里的人就以耍猴为生,没有文字记载这里的耍猴历史。 村里第一个有名有姓的耍猴人,就是张云尧的爷爷、传奇的耍猴人张西怀。曾经和张西怀老人一起搭班子外出耍猴的张书伸告诉我:“那时候村里的年轻人,都是跟张西怀老人学的耍猴。” 张西怀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也许是猴年出生的缘故,他十几岁就开始耍猴了。猴子是从哪里来的,已无人知晓。在当时的新野县,男人们一般都游走江湖,卖艺谋生,一来是为了逃避“抓壮丁”,二来是为了赚钱回家娶媳妇、盖房子、养家糊口。 民国时,张西怀曾到过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到过越南、缅甸、新加坡等国家耍猴,把赚到的外币在香港兑换成中央票子,再带回家使用。1945年日本投降后,张西怀从香港回来,入境时被以汉奸的罪名逮捕。在广东即将被枪毙时,张西怀在牢房里用豫剧唱腔唱猴戏里的一段唱词,被一位河南籍上校军官听到。他把张西怀从枪口救下,安排他回到新野老家。从那时起,直到1953年,张西怀都没有再外出耍猴。 1953年开始,因为吃不饱肚子,村里人都开始跟着张西怀学猴戏,并利用农闲时外出耍猴。张西怀70岁时还会外出耍猴,并且能给家里带来不错的收入,老人在村里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张西怀老人于1986年去世。张云尧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墙上糊满了国民党的“中央钞票”。国民党政府垮台前,兵荒马乱,耍猴人把赚的钱都埋在地下。那时候信息闭塞,等村里的人知道全国解放时,那些钞票都已成了废纸。张云尧的奶奶把这些钱从地里翻出来,糊到墙上作装饰,还用这些钞票做了个纸盆。直到现在,村里许多耍猴人家里还保留着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钞票”。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后的耍猴人》其他试读目录

• 柴静序(节选)
• 杨锦麟序(节选)
• 自序(节选)
• 第一个耍猴人 [当前]
• 耍猴人张志忠
• 扒上火车去成都
• 成都街头耍猴
• 耍猴人的心事
• 痛失猴伴
• 猴子的葬礼
• 蒸在馒头里的钱
• 会唱戏的猴子
• 满洲里再见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