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建筑> 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

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

8.8

作者: 张十庆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4-1
页数: 161
定价: 33.00元
装帧: 简裝本
丛书: 建筑文化论丛
ISBN: 9787561819296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张十庆,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安徽庐江,1959年6月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3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1986年于同校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7在苏州建筑设计院工作, 1987年至1990年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攻读博士课程,其间1988年至1989年作为两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日本爱知工业大学留学,1990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张十庆教授现为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教师,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教学及建筑设计。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中日造园的源流及其发展的比较研究”、“南方建筑的区划与谱系研究”二项,以及部省级研究项目二项,参加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东方建筑研究--日本、朝鲜部分”等,并参加完成建筑设计工程多项。至今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东方建筑研究》、《作庭记译注与研究》、《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中国江南禅寺院建筑》等著作。

作者简介:

张十庆,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安徽庐江,1959年6月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3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1986年于同校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7在苏州建筑设计院工作, 1987年至1990年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攻读博士课程,其间1988年至1989年作为两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日本爱知工业大学留学,1990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张十庆教授现为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教师,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教学及建筑设计。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中日造园的源流及其发展的比较研究”、“南方建筑的区划与谱系研究”二项,以及部省级研究项目二项,参加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东方建筑研究--日本、朝鲜部分”等,并参加完成建筑设计工程多项。至今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东方建筑研究》、《作庭记译注与研究》、《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中国江南禅寺院建筑》等著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日古代建筑文化的交流

第一节 古代东亚建筑体系的形成及性质

第二节 佛教建筑在东亚的传播与普及

第三节 唐代建筑 的影响与日本古代建筑体系的确立

第四节 宁元禅宗建筑对日本的传播及影响

第五节 黄檗文化与日本近世建筑

第二章 法隆寺建筑的大木技术

第一节 法隆寺建筑的大木结构

第二节 法隆寺建筑的尺度构成

第三节 唐宁辽时期建筑的尺度构成

第三章 中日古代建筑的尺度构成

第一节 尺度与尺度的传播

第二节 奈良时代建筑的尺度构成

第三节 唐宋辽时期建?某叨裙钩?

第四章中日古代建筑的空间构成

第一节 地盘构成与空间构成

第二节 日本建筑构成表记法及其空间构成

第三节 唐宁建筑构成表记法及其空间构成

第四节 传统空间构成规制解体

第五节 大明宫麟德殿“三面”说试析

第五章 《营造法式》变造用村制度

第一节《营造法式》的性质及其比较

第二节 八等技术体系的继承与演变

第三节 变造 用材的大木作制度

第六章 日本禅 宗样建筑的设计技术

第一节 古代技术体系的继承与演变

第二节 禅宗样建筑的尺度构成(一)

第三节 禅宗样建筑的尺度构成(二)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