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近代史>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

8.2

作者: [美] 裴宜理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
译者: 池子华  |  刘平
出版年: 2007-6
页数: 340
定价: 21.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秘密社会研究译丛
ISBN: 9787100053167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裴宜理是著名的中国学家,也是有影响的上海问题研究专家。

1948年,她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传教士,1931年到上海,执教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裴宜理父母携家离开上海。隔年即1951年迁居日本东京。裴宜理父母继续在一所教会大学担任教授。裴宜理也在日本长大。后归国。

1969年,裴宜理毕业于纽约的威廉? 史密斯学院(William Smith College),获政治学学士学位。1971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78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她的教学生涯是从1972年开始的。先后执教于密歇根大学、亚里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华盛顿大学、加里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她从事教授职务已有10余年,是在华盛顿大学开始这一工作的。

为了中国学研究,裴宜理教授曾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从事专业学习、研究和讲学多年。她是在台湾开始其汉语学习的。1969年和1971年,曾两次到台湾学习汉语。1974年至1976年,到台湾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1980年夏天、1988年10月、1990年年底、1993年、2000年6月,又数次抵台湾讲学。她首次回中国大陆是在1979年,当时是以美国一个代表团成员的身份来华访问的。此后,分别在1979年至1980年、1986年至1987年,以及1983年、1984年、1988年、1992年、1993年、1995年、1996年的暑期到大陆做访问学者。还在1981年、1988年、1992年、1995年、1998年至1999年的9月、2000年6月,在大陆讲学。关于中国学研究的缘起,裴宜理回忆说,开始进学院时,还没有想到过要进行东亚问题研究和政治学研究。但当卷入学生反对越南战争的汹涌浪潮后,开始对亚洲的革命和政治感兴趣了。于是,决定到台湾学习中文,以更好理解中国革命的发生及其意义。

作者简介:

裴宜理是著名的中国学家,也是有影响的上海问题研究专家。

1948年,她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传教士,1931年到上海,执教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裴宜理父母携家离开上海。隔年即1951年迁居日本东京。裴宜理父母继续在一所教会大学担任教授。裴宜理也在日本长大。后归国。

1969年,裴宜理毕业于纽约的威廉? 史密斯学院(William Smith College),获政治学学士学位。1971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78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她的教学生涯是从1972年开始的。先后执教于密歇根大学、亚里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华盛顿大学、加里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她从事教授职务已有10余年,是在华盛顿大学开始这一工作的。

为了中国学研究,裴宜理教授曾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从事专业学习、研究和讲学多年。她是在台湾开始其汉语学习的。1969年和1971年,曾两次到台湾学习汉语。1974年至1976年,到台湾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1980年夏天、1988年10月、1990年年底、1993年、2000年6月,又数次抵台湾讲学。她首次回中国大陆是在1979年,当时是以美国一个代表团成员的身份来华访问的。此后,分别在1979年至1980年、1986年至1987年,以及1983年、1984年、1988年、1992年、1993年、1995年、1996年的暑期到大陆做访问学者。还在1981年、1988年、1992年、1995年、1998年至1999年的9月、2000年6月,在大陆讲学。关于中国学研究的缘起,裴宜理回忆说,开始进学院时,还没有想到过要进行东亚问题研究和政治学研究。但当卷入学生反对越南战争的汹涌浪潮后,开始对亚洲的革命和政治感兴趣了。于是,决定到台湾学习中文,以更好理解中国革命的发生及其意义。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反抗序幕:淮北的环境

地理

人口密度

种植模式

农业产量

土地占有情况

商业

政府与税收

生活标准

淮北农民的心态

第三章 淮北农民的生存策略

通常的治家策略

侵略性生存策略

掠夺性策略

防卫性策略

结论

第四章 从掠夺者到叛乱者:关于捻党的个案研究

捻党的起源

早期捻党的宗旨与活动

捻党与政府的关系

走向叛乱

捻党叛乱的组织

为生存而发起的叛乱

掠夺性叛乱的局限性

结论

第五章 从防卫者到叛乱者:关于红枪会的个案研究

红枪会的起源

早期红枪会的活动

走向叛乱

红枪会与政府的关系

信仰和仪式

组织

结论

第六章 叛乱者遭遇革命者:淮北的共产主义运动

淮北地区共产党活动概况

双方都要打击!

共产党发动群众的方式

结论

第七章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书目

索引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