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渡之舟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当代文学> 涉渡之舟

涉渡之舟

涉渡之舟

8.6

作者: 戴锦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
出版年: 2007-5
页数: 383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培文书系·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ISBN: 9787301120965

我要收藏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深刻而富有见解的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的研究专著,非常彻底而全面地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对新时期代表性女性作家作品进行了富有创新的研究(包括张洁、戴厚英、宗璞、谌容、张抗抗、张辛欣、王安忆、铁凝、刘索拉、残雪、刘西鸿,方方、池莉等重要作家),发现女作家作品中时隐时现的女性视点与立场的流露,提出了女性写作的“花木兰式境遇”——化妆为超越性别的“人”而写作的追求,在撞击男性文化与写作规范的同时,难免与女性成为文化、话语主体的机遇失之交臂,并在有意无意间放弃了女性经验的丰富庞杂及这些经验自身可能构成的对男权文化的颠覆与冲击。本书是国内研究新时期女性写作的奠基性著作。

本书作者戴锦华最早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和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成功地再解读中国重要女作家的创作,成为今天的一种范式。 戴锦华的强大和缜密超越了简单的女性立场。她有理论,但保着敏感和热情。她有视野与深度,不流于一声叹息。更可贵的是,她的视野穿越了学院,来到了广阔的社会中间,她看到繁华表象下遮蔽的另一种叙事。她是一个真正的思想精英。

作者简介:

戴锦华,北京人。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曾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台湾等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电影批评》,Cinema and Desire: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等专著10余卷。

目录:

绪论: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

天翻地覆之间

历史话语中的女性

秦香莲与花木兰

家国之内

女人与个人的天空

家国之间

书写性别

“女性文学”

空洞的能指

没有爱情的“爱情故事”

历史的怪圈

中心与边缘

无法告别的“19世纪”

资源、谱系与记忆清单

创伤与救赎

“代价论”之后

主体与主体性

关于爱的话语

理想、爱情与现实

女人的成长故事

历史、寓言与女人

第一章 张洁:“世纪”的终结

同行者与涉渡之筏

书写、悬置与等待

爱、记忆与梦之谷

关于女性的话语

性别、写作和网罗

“世纪”的终结与时代的坠落

第二章 戴厚英:空中的足迹

僭越者与炼狱之门

社会寓言与救赎

寓言中的女性困境

“平民”与“贵族”间的尴尬

固守中的陷落

第三章 宗璞:历劫者的本色与柔情

彻悟中的低回

放逐与获救

宗璞的“方舟”

爱情的铭文

进退、求舍之间

回首中的《正气歌》

第四章 谌容:温情中的冷面人生

直面社会

光明与黑暗

温情与冷面

困窘人生

主流话语中的女性种种

第五章 张抗抗:一叶“雾帆”

时代的足迹

固置与雾帆

爱的权力

叙事与话语困境

纷乱的话语迷宫

女人的雾中风景

第六章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

第七章 王安忆(一):一册安妮·弗兰克的日记

第八章 王安忆(二):话语迷宫内外

第九章 铁凝:痛楚的玫瑰门

第十章 刘索拉:狂舞中的迷茫与痛楚

第十一章 残雪:梦魇萦绕的小屋

第十二章 刘西鸿:女人的都市即景

第十三章 方方:别一样的行云流水

第十四章 池莉:烦恼人生的神圣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本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我想说两句
暂无评论
我要写长评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多个标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