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历史 > 袁氏当国 > 试读

袁氏当国[试读]

孙文创制,宣统退位,袁氏当国——民国开国史简论

中华民国元年(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公元1912年),1月1日(阴历十一月十三),夜10时,南京前两江总督府(原太平天国天王府,后来的国民政府,现在的江苏政协大厦),彩灯闪烁,军乐悠扬,时年46岁的广东香山人孙文先生,在数百位衣冠楚楚的男女观礼者热烈的欢呼声中,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宣... 查看全部[ 孙文创制,宣统退位,袁氏当国——民国开国史简论 ]

采用美国制度为蓝本

原来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之后,全国响应,如火之燎原,一月内外,全国22省竟有17省宣布独立。11月9日,鄂军都督黎元洪通电各省,请派代表来武昌,商讨组建临时政府,以便统一指挥。两日之后,江苏都督程德全与浙江都督汤寿潜,亦联名致电上海都督陈其美,作相同建议。11月13日,陈其美通电各省,请... 查看全部[ 采用美国制度为蓝本 ]

以都督代表会暂代参议院

美国是人类历史上所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至此已立国132年了,成绩卓著。如今既然要模仿美制的三权分立,美国最高立法机关是具有上下两院的国会。共和中国,立国伊始当然无法召开国会,所以只有变通一下,就由这个“各省都督代表会”暂时作为立法机构。开会时每省暂定一票,因此这个“代表会”在形式上,就颇像每州两... 查看全部[ 以都督代表会暂代参议院 ]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在汉口诞生

可是上海这时虽占有交通方便的地利,但是那时革命战争的重心和早经组织的革命军政府,毕竟还在武汉,而黎元洪的邀请通电也早于沪方,加以这时革命阵营中的第一号战将、声望仅次于孙中山的黄兴,也正在汉阳前线督战,因此后来在汉方代表要求之下,会中乃有动议把会址移往武汉。此议案通过之后,有人建议将原有会员人数一分为... 查看全部[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在汉口诞生 ]

从一军三旗到黄、黎易位

根据这个相当实际而可行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革命军当局乃急谋组建能统筹全局的民国政府,并选出一位大总统作最高领导人。正当各位代表忙于寻觅首都和最高领导人选之际,天不负人,江浙联军忽于12月2日攻克南京。龙蟠虎踞的南京,原为六朝古都。朱元璋和洪秀全亦曾定鼎于此。如今革命军既然克复南京,对那些正托庇于... 查看全部[ 从一军三旗到黄、黎易位 ]

虚位原以待袁,中山变成黑马

在两方紧锣密鼓,各议其议时,历史家还得略叙一下北京清廷的政情。简单说来,那就是袁世凯政治权力的迅速窜升,11月16日,终于拜命组阁,大权独揽。但袁在清末几遭摄政王载沣毒手,如今东山再起,绝无意再保大清。他的基本策略,实为养敌自重,然后再挟清压孙,伺适当时机,通吃两家,惟我独尊。袁当时也确有此实力,亦... 查看全部[ 虚位原以待袁,中山变成黑马 ]

以孙文为首的政府架构

在孙文当选临时大总统时,一向与孙不睦的章炳麟颇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一位子,“论功应属黄兴,论才应属宋教仁,论德应属汪精卫”。换言之,无论如何轮不到孙文就是了。但是“章疯子”只替历史家说了一半。他忘记了“论革命历史,论海内外声望,论建国学理,则应属孙文”。孙文就是凭这三条,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查看全部[ 以孙文为首的政府架构 ]

总统直辖的十部总长

前节已言之,在最早的学习美制时期,民国政府里是没有国务总理的。美制是以国务卿(Secretary of State)为中央各部之首。战乱中成立的中华民国,则稍事变通,以陆军总长为首席部长,众望所归,这一首要位子落在黄兴肩上了。这里,且将临时政府组织与负责人,条列于下: 临时大总统:孙文,字逸仙,号中... 查看全部[ 总统直辖的十部总长 ]

第一任临时政府的人事安排

在孙中山与黄兴等商讨组织政府和行政人选时,二人都有意以同盟会的高级干部为班底。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是眼大于腹了。 首先,这次武昌起义,各省纷起响应,原是基于清政府墙倒众人推的形势,同盟会所出的力量只是一部分,可能还不是主要的一部分。中山和黄兴二人都是以声望取胜。中山初抵上海时,革命军正在闹穷,当时... 查看全部[ 第一任临时政府的人事安排 ]

总长取名,次长取实

中山这个新政府,虽难免是个革命与立宪各派的大拼盘,毕竟还是同盟会的成员更有朝气,更有组织,也更有群众,因此在黄兴的积极筹划之下,他们乃舍名取实,把部长以下的位子,由同盟会员一举包揽。试看上列次长级名单,便知次长级人选,除汤芗铭一人之外,全部都是年龄在三十上下的同盟会青年骨干。 其实汤芗铭亦同辈中人,... 查看全部[ 总长取名,次长取实 ]

总统制乎?内阁制乎?

正因为“临时政府”的过渡性太重,在袁氏“赞成共和”逐渐具体化,继任总统的愿望已非常明显之时,孙公临时政府的主要任务,便是确立一个怎样的制度,以约束这位飞扬跋扈的下届大总统了。 按法制常规和宪政学理,只有宪法才能对总统加以约束。但是民国体制原是模仿美国的“总统制”建立的,总统权力甚大。当初建制之时,宋... 查看全部[ 总统制乎?内阁制乎? ]

《民元约法》之诞生

上一节已说过,中山出任总统的法律依据是各省都督代表会于1911年12月3日所制定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因此在临时政府行政部门的组织逐渐就绪之时,立法部门亦在逐步建立。孙公就职未几,各省都督代表会即决定组建“临时参议院”为最高立法机关,并通知各省,每省选“参议员”三人至南京组织“临时参议院”。在独立... 查看全部[ 《民元约法》之诞生 ]

袁世凯的养敌、逼宫和摊牌

袁世凯在近代中国历史转型期中,也算一个悲剧人物。两千年帝王专制的政治传统,绝然不能转变于旦夕之间。因此他纵想做个真正的民主大总统,不但他本人无此智能条件,他所处的时代也没有实行民治的社会基础。他如要回头搞帝王专制,甚或搞君主立宪,这些形式在当时的中国也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客观历史早已注定他这个边缘政... 查看全部[ 袁世凯的养敌、逼宫和摊牌 ]

老办法的养敌自重

袁世凯在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所搞的那一套养敌自重的把戏,细说起来就像一部很复杂的政治小说,写在历史书上就稍嫌繁琐了。提纲挈领,大致是这样的:袁世凯在清末,自从1901年(是年,袁42岁)继李鸿章之后受任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之时起,宰相当国,权倾一时,直至1908年被摄政王载沣强迫退休,几乎被杀为止,他在... 查看全部[ 老办法的养敌自重 ]

袁氏养敌抓权取位始末时间表

1908年:袁49岁,被摄政王载沣开缺回籍,几遭不测。 1911年:袁52岁,应诏回京,东山再起。 ·10月10日,武昌起义。 ·10月14日,诏授袁湖广总督,赴武汉节制各军,袁氏称疾不就。 ·10月18日,诏促袁就道。 ·10月20日,袁要求:开国会,组责任内阁,解党禁,宽容起事党人,总揽全国兵权... 查看全部[ 袁氏养敌抓权取位始末时间表 ]

是法统问题,也是面子问题

从上列简明大事记,我们可以了解到: (一)双十变起,清室要对付革命党,非起用袁氏不可。 (二)袁世凯有实力可以镇压革命,但是他要养革命以制朝廷。 (三)革命各派,包括孙中山和黄兴,尤其是立宪派,也都体会到,推翻帝制,“驱除鞑虏,建立民国”,非有袁参加不可。 (四)除满族亲贵中的少数激进分子之外,全国... 查看全部[ 是法统问题,也是面子问题 ]

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未可厚非

话说回来,袁世凯在民国元年“临时大总统”的竞选过程中,虽然慢了半拍,但是他能把有两千年传统的帝制政体,在两个月之内,就不声不响地和平转换掉,也算是效率惊人了。那时袁世凯若真能如党人所望,早举义旗,搞个武装苦挞打(coup d‘etat),把朝中的寡妇孤儿、满城的王公亲贵一举而除之,他这样做,是否能得... 查看全部[ 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未可厚非 ]

太后念念不忘优待费

现在让我们先看看,袁世凯是怎样说动太后也来“赞成共和”的。在上列大事表中,我们知道,袁刚出山,便把太后的私房钱,所谓“内帑”,逼掉了一百万两。跟清室亲王级的其他大贵族相比,可怜的隆裕只是个穷寡妇。她十五岁嫁入深宫,丈夫不爱,婆婆高压,里外非人也。磨到三十出头,两宫晏驾,做了寡妇,但这个小寡妇究竟承继... 查看全部[ 太后念念不忘优待费 ]

孙总统只有银元十枚

这里另外还有一些真实情况,写历史的人,倒不防秉笔书之:在孙文大总统宣誓就职之后,一次安徽前线军情告急,粮饷皆缺,急电中央索饷。临时大总统朱笔一批:拨二十万元济急。当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持此总统手批,前去财政部拨款时,发现国库之内,只有银元十枚。(见《胡汉民自传》) 其实当时孙公一文不名,举国皆知,只有... 查看全部[ 孙总统只有银元十枚 ]

“高干”子弟不知轻重

但是任何政权都有它的“极端派”(fundamentalists),三百年的大清王朝,何能例外?因此在民、清两方和议之初,以禁卫军总统领良弼和恭亲王溥伟为首的一些年轻的满族亲贵,即已组成个有形无形的“宗社党”,极力主战。他们甚至认为袁世凯是个比革命党更可恨的“心腹之患”,曾计划将袁暗杀之。 这种败事有... 查看全部[ “高干”子弟不知轻重 ]

军人干政,刺客横行

袁世凯那时显然是鸿运当头。前文曾言之,三个革命党刺客曾于1月16日谋炸袁氏不中,反增加了袁氏的政治资本。谁知十天之后,另一革命党刺客彭家珍去炸良弼,竟巧遇于途,一击而中。不要命的刺客当场身亡,良弼却腿断、血流,越日惨死。北京为之全城震动。 读者知否?辛亥年间,革命党的炸弹,是足令三岁小儿不敢夜啼的。... 查看全部[ 军人干政,刺客横行 ]

项城不作虚君,遯初志在首相——记民初共和政体的实践与流产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若论开国元勋主持国政的时间,则中华民国开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文,可能是为时最短的了。孙公于1912年1月1日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到2月14日,他就向参议院“辞职”了,参议院也通过决议接受他辞职。虽然孙公延迟到4月1日始正式“解职”,但从就职到辞职,孙文... 查看全部[ 项城不作虚君,遯初志在首相——记民初共和政体的实践与流产 ]

迎袁专使与京津兵变

事实上,孙之让袁,原是不得已而为之。政治是最现实的。既让之又想严密控制之,就是一厢情愿了。因此专使之无法达成任务,也就不待智者而后明了。这次南京派往北京的迎袁专使团是由教育总长、德胜于才的好好先生蔡元培进士领队的。团员计有宋教仁、汪精卫、钮永建、王正廷、刘冠雄、魏宸组、曾昭文、黄恺元等8人。专使团由... 查看全部[ 迎袁专使与京津兵变 ]

袁总统就职与大赦令

孙中山在得到蔡专使的报告之后,遂咨请参议院审议,让袁以电报向参议院宣誓,在北京就职,然后整个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孙中山一言九鼎,3月8日袁的宣誓电报抵达南京,即咨请参议院认可,于是袁世凯于3月10日在蔡专使观礼之下,正式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了。但是其时仍留在南京的临时参议院,却扳请孙中山... 查看全部[ 袁总统就职与大赦令 ]

袁政府与唐内阁的架构

袁世凯就职后,孙中山翌日公布采行法国式责任内阁制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3月13日任命唐绍仪为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并负责组阁。同月29日,唐绍仪乃向南京参议院提出新阁人选。完成一切法律程序之后,袁、唐新政府乃正式确立,南北一统。4月1日,孙中山遂正式“解职”。今且将袁政府最早的形式和人事架构,... 查看全部[ 袁政府与唐内阁的架构 ]

唐绍仪是怎样一个人?

唐绍仪(1860~1938),广东香山人,是孙中山的同乡,长中山6岁。他二人在近代中国政坛上虽都位至极品,但二人所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在辛亥革命以前,二人既不相识,亦无往还。民国成立之后,二人始渐成莫逆。绍仪有一叔父曾任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 查看全部[ 唐绍仪是怎样一个人? ]

外交总长是首席总长

另外袁政府还有个特殊现象,虽只是个历史性的承继,与袁本人无关,然亦不防略述始末。在前任孙文政府里的首席部长,原是陆军总长。那是军事第一,革命时期的革命内阁的组织。如今唐内阁则是国家恢复正常之后,依法(包括对外条约)行事的和平内阁。为赢得列强对民国的承认,则民国政府就不能做违反国际条约之事。在前清中国... 查看全部[ 外交总长是首席总长 ]

黄兴留守南京收拾烂摊子

上述袁、唐新内阁的另一特点,便是黄兴所主持的所谓南京留守了。今且谈谈他在“南京留守”任上的职责,再及其他。 南京留守,事实上是收拾烂摊子。辛亥革命虽然只革命了83天(从1911年10月10日到1912年元旦),也并没有打过几场热仗,但是却把个处处有啼痕的东南,弄得遍地皆兵。处处皆是自认为对革命有功的... 查看全部[ 黄兴留守南京收拾烂摊子 ]

恩饷与外债

长话短说,黄兴那时在南京留守任内,他所真正致力的,便是怎样收拾这个烂摊子,遣散这些烂部队,好让革命后的国家有个喘息的机会,来从事和平建设。吾人要了解,革命就是打天下。革命党如今打了天下,从积极方面来说,他们有建设国家的任务;从消极方面来说,他们也有参加朝政,甚至升官发财的权利。谁知他们打了天下之后,... 查看全部[ 恩饷与外债 ]

孙逸仙医师的社会丹方

话分两头。这时的孙中山先生在大总统解职之后,无官一身轻,率领了青年子女孙科、孙琬和随从胡秘书、汪外办(且借用个当前的名词)、廖仲恺夫妇、章士钊夫妇,以及新从美国毕业归来、年青貌美的英文书记宋蔼龄女士等男女数十人,浩浩荡荡,四处游历讲演,所到之处,士女争睹丰采,辄至万人空巷。孙公此时微近中年(46岁)... 查看全部[ 孙逸仙医师的社会丹方 ]

民生主义抽象和具体内容

孙中山先生原是近现代中国,笔者个人所一再反复申说的“文化转型期”中,自有一套颇具原始性的建国蓝图(original blueprint for national reconstruction)的最高当国者。他那一套建国思想,形成所谓三民主义的理论,至此已相当成熟。辛亥之后,他对袁世凯曾寄以热忱的厚望... 查看全部[ 民生主义抽象和具体内容 ]

革命尚未成功,留守终被裁撤

吾人于86年之后(1998),回看民初政局,真可说是阅人多矣。根据这86年的历史实例,历史家盖可断言,民初那个烂摊子是任何政治家也收拾不了的。这是个“转型”程序中的阶段问题,阶段未到,任何当政者都必然落个悲剧的结局。语云“形势比人强”,在那个“形势”之下,任何了不起的“人”,也无能为力也。袁世凯这个... 查看全部[ 革命尚未成功,留守终被裁撤 ]

唐内阁垮台的学理解剖

中山返沪后第二件大事便是唐内阁的忽然倒塌,总理大人弃职“失踪”(6月15日)。袁总统挽留不了,乃特任首席总长陆征祥继唐组阁。唐阁既倒,同盟会在唐内阁中的骨干分子宋教仁、陈其美、蔡元培也就跟着“下岗”了。蔡公原是个无关痛痒的好好先生;才高八斗而飞扬跋扈的宋教仁原不要做左舜生(见上节附注);手握兵权、党... 查看全部[ 唐内阁垮台的学理解剖 ]

美国模式的中国国会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53条,“在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之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袁临时大总统在就职之后,也急于要做正式大总统;那时中央与各省的大小政客和党人,也看好将来的国会,认为是英雄用武之地,都急于要参加这项近在目前的国会大选。因此当中山还在作其讲演旅行之时,中央与各省都在为筹备这第一... 查看全部[ 美国模式的中国国会 ]

议员并无选民,政党随意整合

这“八百罗汉”(且看他们在菩萨庙里那副尊容就知道)在民国初年的中国,大闹天宫,真是弄得个天翻地覆。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八百罗汉在民国初年是没有选民(constituents)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这时虽有人口四万万,但80%是不识字的文盲。另外20%虽或多或少认得字,但他们也不知啥叫民主,啥叫选举。... 查看全部[ 议员并无选民,政党随意整合 ]

同盟会扩大为国民党

迨宋教仁从唐内阁“下岗”之后,他以不世出的组织天才和旺盛的精力,来扩大同盟会的基础,通吃有志来归的各小党,另组国民党。宋教仁和孙中山原是同盟会中的两大智囊(think tank),而孙所搞的多半是海阔天空的哲学思想,宋所搞的则是扎扎实实的行动计划。事实上,民国临时政府中许多根本大法,如《临时政府组织... 查看全部[ 同盟会扩大为国民党 ]

“孙大炮”与20万里铁路计划

正当国民党成立,锣鼓喧天之时,中山也正与袁世凯日夜盘桓。孙公留京一月,竟与袁晤面达13次之多,且多为二人之密谈,有时只有总统府秘书长、有“财神”诨名的梁士诒在座。《国父年谱》(1965年,“台北党史会”编印)记载说: 先生留京约一月,与袁会晤共十三次,每次谈话时间自下午四时至晚十时或十二时,更有谈至... 查看全部[ “孙大炮”与20万里铁路计划 ]

国会选举,国民党大获全胜

袁世凯对国内政治、经济建设,以及抓权、抓位、抓钱、抓军等古典政治(classical politics)虽然经验老到,但对群众工作,以及组织政党、争取选民、控制议会这套新玩意儿,就显然是外行了。正当打发孙、黄乘花车作万里巡行之时,国会选举已进入高潮,在宋教仁亲自策划与领导之下,国民党得392席,大获... 查看全部[ 国会选举,国民党大获全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