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陳永發:中央研究院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合聘教授。
汪榮祖: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美國俄勒岡大學史學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央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暨諮詢委員等。
黃一農:1977年畢業於新竹清華大學物理系,1985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博士學位,旋即至麻州大學天文系從事研究。1987年改行任職於清華大學歷史所,現任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劉翠溶: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於1966年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後,即進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服務;於1968年赴哈佛大學進修,並於1974年取得博士學位後,返回中央研究院工作至今 。
范毅軍(I-chun Fan):美國史丹佛大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史語所歷史學門召集人 、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以及中央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王璦玲 (Ayling Wang):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碩士、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副執行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徐泓:台灣大學歷史系國家文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與厦門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明代研究會常務監事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員。
王汎森:臺灣雲林人,1958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先後擔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特聘研究員,其間曾任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並於二○○四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梁其姿:香港大學歷史系畢業,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歷史學博士。1982年起任職中央研究院。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及所長,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 現任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兼所長。2010年當選中研院院士。
作者简介:
陳永發:中央研究院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合聘教授。
汪榮祖: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美國俄勒岡大學史學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央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暨諮詢委員等。
黃一農:1977年畢業於新竹清華大學物理系,1985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博士學位,旋即至麻州大學天文系從事研究。1987年改行任職於清華大學歷史所,現任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劉翠溶: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於1966年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後,即進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服務;於1968年赴哈佛大學進修,並於1974年取得博士學位後,返回中央研究院工作至今 。
范毅軍(I-chun Fan):美國史丹佛大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史語所歷史學門召集人 、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以及中央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王璦玲 (Ayling Wang):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碩士、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副執行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徐泓:台灣大學歷史系國家文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與厦門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明代研究會常務監事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員。
王汎森:臺灣雲林人,1958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先後擔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特聘研究員,其間曾任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並於二○○四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梁其姿:香港大學歷史系畢業,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歷史學博士。1982年起任職中央研究院。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及所長,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 現任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兼所長。2010年當選中研院院士。
目录:
緣起
陳永發:緒論
王榮祖:明清帝國的空間
黃一農:官方與民間、史實與傳說夾縫中的江陰之變
劉翠溶、范毅軍:試以環境史角度討論清代新疆的屯田
王璦玲:『艱危九死蓋臣心,譜出新詞淚滿襟』——論蔣士銓劇作中所展現之忠節意識與生命情境
徐泓:鹽價與銀錢比價:清代兩淮鹽商的成本、利潤及其消乏的原因
王汎森:時間感、歷史觀、思想與社會:進化思想在近代中國
梁其姿:道堂乎?善堂乎?清末民初廣州城內省躬草堂的獨特模式
陳永發:『新村』夢碎:閩西古蛟四十年(1927-1962)
作者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