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上下册)(第三版)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经济学(上下册)(第三版)

经济学(上下册)(第三版)

经济学(上下册)(第三版)

8.8

作者: [美]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 黄险峰  |  张帆
出版年: 2005-06-01
页数: 957
定价: 96.0
装帧: 平装
丛书: 经济科学译丛
ISBN: 9787300064611

我要收藏

内容简介:

《经济学(上下册)》:

数字时代的经济学读本――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三版)简介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被认为是萨缪尔森的同名教科书出版以来最具国际影响的一部经济学原理教科书。《经济学》第三版既继承了前两版的特点,重视不完全竞争和信息经济学,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和经济增长等,同时又是经过彻底修改的全新版本。首先,由于策略行为已渗透到了现代经济分析中,作者增加了关于“博弈论”的一章。其次,对经济波动模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比如,利用通货膨胀和产出来建立波动模型。第三,对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中国经济转轨进行了中肯评价。

第三版中最大的变化或许是关于“新经济”的讨论。作者希望读者了解,虽然“技术变了,但经济法则并没有变”。为此,作者对第二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在使读者系统把握现代经济理论同时,还着力于使读者了解经济理论如何有助于理解新经济现象,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

作者希望本教科书能够反映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书中的许多新观点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正如作者在“写给《经济学》的中国读者”中所说:“尽管一个经济体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但其背后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经济学》(第三版)更系统、更科学地为读者提供了这些原理,使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阶段的问题,还可以了解中国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作者简介: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于1943年生于美国的印第安纳州,196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69年,年仅26岁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教授。1979年,他荣获了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经济学会“克拉克奖”。1988年起他在斯坦福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93年至1997年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并且从1995年6月起任该委员会主席。1997年至1999年间,他在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职位上,为消除世界贫困、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2001年,因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同年起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经济学教授。

斯蒂格利茨教授在宏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领域颇有建树。他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信息经济学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斯蒂格利茨教授是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和著作的作者和编者,他所著的教材是世界上最通行的教材之一,特别是《经济学》,1993年该书第一版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全球公认的最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

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本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标签:
我想说两句
我要写长评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多个标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