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监守自盗

监守自盗

监守自盗

7.8

作者: [美] 查尔斯 H·弗格森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纪晓峰  |  张颖
出版年: 2013-9
页数: 328
定价: 4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435051

我要收藏

内容简介:

2011年,一部罕见的以揭露全球金融海啸真相为题材的纪录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这就是《监守自盗》。

这部影片通过详尽的资料搜集,追访全球金融业巨头、政客、财经记者、学术明星,披露了金融大鳄的崛兴之路,公开了业内、学界贪污腐败与政府政策背后的惊人真相。

但是,造成这场空前危机的罪魁祸首仍然逍遥法外。于是,导演查尔斯•弗格森亲自执笔,继续搜寻最新的进展与证据,更加全面、深入地剖析和揭露了当今最发达经济体——美国的寡头体制,为全球未来敲响了警钟。

作者简介:

查尔斯 H. 弗格森

Charles H. Ferguson

导演、制片、编剧。2011年,其执导的影片《监守自盗》获得第83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在此之前,他曾凭借自己的首部纪录片——以伊拉克战争为题材的《一望无际》(No End in Sight)获得过奥斯卡奖提名。

弗格森本科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他曾与人创建Vermeer技术公司,发明网页开发工具FrontPage,后来该公司被卖给了微软。目前,他担任白宫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技术政策顾问,同时也是苹果、IBM、德州仪器等业内领先公司的技术政策顾问。

弗格森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过访问学者,出版过四部著作。

目录:

译者序

第1章 身在何处 / 1

本书写作缘于两个原因,第一,本次危机的罪魁祸首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而民众也对此无动于衷;第二,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愈加脱离实体经济,并引发整个社会的分裂与扭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把时间拉长可以发现,本次危机的种子早在数十年前便已种下。本章对危机的大背景进行了梳理,并就社会断层、教育问题、政治异化以及掠夺性金融等进行了分析。

第2章 打开潘多拉魔盒:去监管化时代(1980~2000年) / 21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许多行业陷入衰退,金融行业却开启了自经济大萧条以来的第一次去监管化浪潮。信息技术革命和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催生了华尔街的繁荣,同时也将华尔街变为一个充斥着金钱与罪恶的夜总会,最终以1987年的一场市场大崩溃作为结尾。90年代的美国政府继承了80年代的去监管化进程,金融行业的集中度急剧上升,激励机制出现的偏差也滋生出大量腐败,这一切都为21世纪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

第3章 泡沫之初:21世纪头10年的借和贷 / 49

21世纪的头10年,缺乏道德约束的按揭贷款银行蓬勃发展,次级贷款在市场中泛滥,房地产市场吹起了一个巨型泡沫。华盛顿互惠银行、长滩按揭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全国金融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些在泡沫中兴起又在泡沫中倒塌的按揭贷款公司,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推高房价的呢?

第4章 华尔街制造了泡沫,令全世界遭殃 / 75

如果说按揭贷款是生成泡沫的反应物,那么证券化过程就是反应的催化剂。按揭贷款证券化是一个浩大的系统性工程,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保险公司等都参与其中,形成了一条完备的证券化食物链,而最终的被吞食者,则是无辜的广大投资者和老百姓。那么,华尔街上的证券化食物链究竟是如何运转的呢?

第5章 一切都不尽如人意:警告、掠夺者、危机、反应 / 115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危机酝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士能够见微知著,其建议如能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是为大幸。可惜的是,在危机酝酿的过程中,学界专家、业界从业者都对危机提出过多次警告,但是当政者对此的反应是一次次的漠视,甚至嘲讽。而监管者所津津乐道的创新的自我监管,最终导致了一个又一个悲剧。高盛、保尔森等金融机构是如何利用金融创新进行掠夺的?摩根士丹利、美国国际集团又是怎样被贪婪所吞噬的?政府业余人士的蹩脚措施又是怎样导致形势一步步滑向不可挽回的深渊的呢?

第6章 罪与罚:银行业与泡沫犯罪 / 151

以信心和信任作为立业之基的金融业,在危机前一些年去监管化的浪潮中,伴随着有限真正创新而来的,是将破坏规则视为家常便饭,是有组织、高水平金融犯罪行为的飙升,是在整个金融业形成了一种容忍甚至鼓励诈骗的行业文化。在金融犯罪勃兴而惩罚措施日渐式微的背景下,整个金融行业乃至经济体系的风险日益积累,危如累卵,最终爆发的危机也只不过是没有节制的金融犯罪的逻辑必然。

第7章 痛苦之因:缺乏监管的金融业成了负效应行业 / 193

金融业的去监管化造成了两大不良后果:第一,造成金融体系,甚至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不稳定;第二,金融业变得越来越像是寄生行业。在本章中,作者详细分析了期限严重错配、杠杆率高企、集中度愈发强化、紧耦合特性以及不当激励等因素,是如何导致金融业成为经济体系的不稳定因素的;也分析了金融体系是如何依赖法律漏洞、信息不对称、进入壁垒等从实体经济中抽取“租金”,并引发严重的社会资源错配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

第8章 象牙塔 / 221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贡献新知、止于至善的“象牙塔”,向来被视为净土。但是,如果揭开这层高尚、高雅的面纱之后,我们会发现,向为天下公器的学术、媒体成为某些人(甚至是某些为大众所熟知的知名学者)牟取私利、打击异己的工具,成为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秘密的大公司觊觎贿赂操纵的对象,我们会作何感想呢?这些掌握天下公器的大学教授、政府智囊、媒体大亨到底在冠冕堂皇的表象之下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危机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第9章 美国:一个不公平的社会 / 251

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梦”也成为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的现实体现,但正如历史上的盛极而衰一样,不断有人提问,如此强盛的美国会在什么因素的影响下在何时走向衰落呢?在作者看来,政府的穷兵黩武、社会的寅吃卯粮以及选举政治的异化、寡头垄断的强化等因素,已经导致社会变得不再公平,导致整个国家走向衰落。如果没有实质性的纠正措施,美国梦将难以逆转地成为历史记忆。

第10章 应该做些什么 / 291

提出问题并进行批判总是容易的,难的是要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在作者看来,当前最紧要的改革是,改进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节制金融资本、控制金钱政治、改革税制、强化监管、加强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尽管这些变革的实施都将困难重重,但换个角度来看,或许正是美国社会上下这种充满自我反省、追求不断革新的草根精神,才是整个社会充满活力的关键。

术语表 / 296

注释 / 301

致谢 / 318

展开全文
随机来一本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标签:
我想说两句
我要写长评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多个标签以“,”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