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放在我的办公桌上,然后几乎每个留意到这本书的同事都会用一种微妙的口吻读出封面上的副标题:一本正经的荷尔蒙催生手册……
然后,他们会用一种心照不宣的眼神看看我。
我只能一遍遍解释这本书其实很文艺,远没有封面写得那么香艳,甚至连封面上写的诸如“法式湿吻”、“清纯式”之类的名词都没有涉及。
这显然是一本科普读物,旨在通过对“吻”的分类,和各类文学作品以及历史人物对“吻”描述,来告诉读者“吻”是什么。
至于荷尔蒙什么的,只能说这位丹麦作者将西方短诗、民谣、诗歌、小说片段等作品对“吻”的赞美和热爱都引用进来,让人不得不产生对“吻”的憧憬和崇拜。
作者将“吻”大致分为五类,爱情之吻、满怀柔情之吻、平安之吻、敬重之吻、友谊之吻。其中,“爱情之吻”的篇幅最多,也最有话讲。毕竟“爱情”,是诗人们偏爱的主题,是民歌传唱的主旋律,也是诸多文学作品里必不可少的魅力元素——“吻,和爱情一样,有着令人赞叹的含义。”
喜悦、幸福、青春、勇气、山盟海誓……数之不尽。男人们渴望得到吻,女人们对吻欲拒还迎,无论世俗几度变转,“吻”依旧有其鲜妍诱人的色彩。
至于满怀柔情之吻、平安之吻、敬重之吻、友谊之吻,表达的是“那些不那么强烈,而且渴求度较低的情感,但是,这些情感通常会更加深厚,更加持久。”比如父母亲吻孩子,基督教会中的圣吻,人们亲吻十字架,女孩子亲吻闺蜜等等等等。这些吻,显然扩充了我对于“吻”的概念,也让我对西方的文化有了不同侧面的了解,即便我是个对西方历史知之甚少的人。
不过,阅读这本书最可惜的一点也正是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缺失。大量西方诗人、作家的作品以及民谣民歌的引用,西方中世纪宗教历史知识及典故的涉及,以及译文所带来的句式差别,无疑为我阅读这本书带来困难。所以,想真正吃透这本书,还是需要更大更全面的知识储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