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二_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二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学 >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二

米特里的一生和他的著述印证了与电影同龄的一代人的奇遇。 据载,米特里1907年生于法国北部的苏瓦松。大学时代,他曾攻读理论物理和知识论,后因迷恋电影而辍学,1924年做过先锋派导演马塞尔•莱皮埃的助手,随后担任巴黎第一批电影俱乐部之一“电影自由论坛”的秘书长(1925—1932)。1936年,他和朗格罗瓦、乔治•弗朗叙一起创办了法国电影资料馆。自1929年,他先后拍摄了近三十部实验性影片,如《太平洋231号》(1949)、《生命水》(1950)、《德彪西影像》(1951)、《德彪西畅想》(1952)和《机械交响乐》(1962)。他也曾涉足剧情片,拍摄了《女神游乐厅之谜》(Enigme aux FoliesBergere),但未成功。 米特里从1944年起即在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任教。1968年,他荣获世界第一座有权授予电影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蒙特利尔大学的电影史和电影美学教授职衔,后返巴黎第一大学执教,并任法国电影史学家协会主席。 自电影著述《约翰•福特》始,米特里笔耕三十余年,撰写了近三十部书稿,数量之多,涉猎之广,造诣之深,在世界电影学术界首屈一指。米特里电影史论的主体当属淋漓尽致的七册巨著《电影历史》和两卷本《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电影历史》被法国知识界誉为“第七艺术的未来史学家的最可靠的向导”、“电影通史与电影比较史的丰碑”和“迄今为止电影史学的最严肃的综合”,它充分表明“米特里是当代最伟大的电影史学家”。《电影美学与心理学》则被日后开拓了电影研究新领域的“电影符号学之父”麦茨尊崇为“世界上第一部足资借鉴的电影概论”、“电影著述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独一无二和无与伦比的专著”、“难以逾越的经典”。 这些鸿篇巨著是米特里几十年理论思考和创作实践的结晶,体现了经典电影理论的综合特性。在米特里的视野中,电影既是艺术,又是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和逻辑学的现象。他的一大功劳,就是把“内部”与“外部”因素有机融合在电影史学和电影美学研究中,使他的电影史论具有博大精深的品格,享有“百科全书”的美誉而当之无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其他试读目录

• 一
• 二 [当前]
• 三
• 四-1
• 四-2
• 五
• 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