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与外界来往_崩溃与外界来往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社会学 > 崩溃 > 与外界来往

崩溃——与外界来往

    即使中国不与外界来往,停止通商与旅游,鉴于中国辽阔的面积和庞大的人口,光是排放到海洋与大气层的水和空气就会影响到其他国家。20年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贸易往来、投资和外援之频繁几乎呈指数形式增长,在1980年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微乎其微(现在每年的贸易额达6210亿美元),而外国投资则到1991年才起步。中国出口贸易的长足发展是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因素之一,过半的出口商品均由高污染、低能效的乡镇企业生产加工而成,货轮将成品运往世界各地,却把污染留给中国。1991年,中国已成为外国投资金额仅次于美国的国家。到2002年,跃居世界第一,外资达到530亿美元。从1981年到2000年,中国接受的外援包括来自国际非政府组织的1亿美元,这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而言已是大手笔,但与其他外援相比则小巫见大巫,如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日本国际开发署提供100亿美元,还有亚洲开发银行的110亿美元和世界银行的240亿美元。     这些钱加剧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使中国的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世界其他地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做出回应。当今这种相互作用被安上一顶时髦的帽子,即“全球化”,这一名词对于本书的主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世界,所有的人类社会相依相存,因此和复活节岛、马雅和阿纳萨兹等过去社会相比,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大有不同(我们将在第十六章探讨这一主题)。     世界其他地区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危害,除了上文提到的由于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经济损失外,另一种大规模进入中国的有害物竟然是垃圾(参见图27),这可能会让许多读者大吃一惊。有些第一世界国家为了减少堆积如山的垃圾,向中国支付一笔费用后,将未经处理的垃圾运往中国,有的废弃物内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中国正在不断扩张的制造业经济和各个产业也愿意接受这些垃圾,以此作为便宜的原材料回收利用。举个例子,据浙江省海关资料显示,2002年9月从美国运来重达400吨的一船“电子垃圾”,里面都是些废弃的电子设备和零部件,如故障或老旧的彩色电视机、电脑屏幕、复印机和键盘等。关于这些进口垃圾数量的统计并不完整,只知道从1990年到1997年,这类垃圾由100万吨增加至1100万吨。从1998年到2002年,每年从第一世界国家经由香港转运到中国的垃圾从230万吨上升至300万吨。这意味着第一世界国家把污染问题直接转移给了中国。     还有比进口垃圾更为糟糕的问题。虽然很多外国公司把先进技术带给中国,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但有些公司却是把污染密集型产业迁往中国。有些科技产业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已被禁止,所以就转至中国等不发达国家。例如,1992年日本将17年前就已在本国禁止生产用以对付蚜虫的农药福雅满的技术,卖给福建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毒害了许多人,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广东,外资把破坏臭氧层的含氯氟烃大量进口到中国,光是1996年就进口了1800吨。这一切使得中国减少对臭氧层破坏的进程更为艰难。例如1995年,中国有16998家污染密集型企业,生产出价值500亿美元的工业产品。     讨论完中国的进口品,现在让我们广义地来看中国的出口品。中国丰富的本土生物多样性意味着许多具有侵略性的物种很可能输往其他国家,而这些物种在中国丰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属于物竞天择的胜利者。例如,三种常见的对北美洲林木造成大面积侵害的病害均来自中国或东亚地区,它们是栗疫病、荷兰榆树病和光肩星天牛。美国本土的栗树由于感染栗疫病已然全部消失,而荷兰榆树病则使我小时候生活过的新英格兰地区的榆树大面积死亡,在60年前,榆树曾是这里的标志之一。至于光肩星天牛,在美国最早是在1996年发现的,在枫树和白蜡树内,估计给美国带来的林木损失高达410亿美元,比栗疫病和荷兰榆树病加起来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此外,近年来中国的草鱼也在美国45个州的河流和湖泊中安家落户,与美国本土鱼类竞争,给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带来巨大的影响。另外,中国向外移民的人数也越来越庞大,对生态和经济产生重大的冲击。在澳洲的合法移民中,中国人的数量已位居第三(参见第十三章),而跨过太平洋前往美国的合法或非法移民也不在少数。     中国的昆虫、淡水鱼和移民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轮船或飞机前往世界各国,还有一些出口物则纯属无意识,经由大气层抵达其他国家。例如第一世界国家在1995年淘汰了含氯氟烃这种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而中国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含氯氟烃生产国和消费国。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元凶,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世界的12%。按照当前的趋势来看,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增无减,美国保持不变,其他地区则在逐渐减少。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到2050年,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预计约有40%来自中国。此外,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氧化硫生产国,其产量是美国的两倍。另外,强风将中国的沙漠、退化的草原和休耕农地?被污染的沙尘和泥土向东吹到韩国、日本和太平洋岛屿,并在一星期内穿越太平洋降落到美国和加拿大。这些空气微粒是由中国的燃煤经济、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土壤侵蚀以及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造成的。     还有一项中外交换,中国的进口数量是出口量的两倍,那就是中国从其他国家输入木材的同时,把滥伐森林问题输出到其他国家。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木材消费国,农村能源的40%来自柴薪,造纸业和纸浆业所需的原材料也几乎都用木头,还有建筑业所需的板材。中国对木制品的需求量和国内能供给的木材数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1998年洪灾之后,政府开始禁止砍伐森林。此后,中国的木材进口量翻了6倍,主要是从热带地区进口热带木材,如马来西亚、加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巴西等。中国目前的木材进口量仅次于日本,而且很快就会超越。中国也从温带国家进口木材,主要从俄罗斯、新西兰、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进口。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木制品的关税从15%至20%下调到2%至3%,所以中国将进口更多的木材。实际上,这意味着中国与日本一样,保护本国森林,将砍伐森林的问题转移给其他国家。在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滥伐森林的问题已经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还有一个方面鲜有人提到,那就是中国人民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一样,希望能达到第一世界居民的生活水平。对第三世界居民而言,这意味着购买房子、家用电器、生活用品、服装等通过消耗能源大量生产出的消费性产品,而不是那些手工制品。同时也能享受现代医药和高水准、高消费的医疗服务;食用大量以人工化肥高效种植出来的作物,而不是用动物排泄物来做肥料,或用植物护根;食用工厂加工食品;以汽车代步(最好是私家车),而不是走路或是骑自行车;购买在外地生产通过物流运输过来的商品,而非只是本地货。我知道的所有第三世界居民,甚至包括那些努力维持或再现传统生活方式的人,对上述第一世界国家生活方式的一些特征都持认同态度。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崩溃》其他试读目录

• 推荐序:什么是未来世界最大的政治
• “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
• 新几内亚的高地
• 蒂科皮亚岛
• 德川幕府的难题
• 德川幕府的对策
• 为何日本会成功
• 其他的成功案例
• 卢旺达事件
• 不仅仅是种族仇恨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爆发
• 为什么会发生
• 历史
• 差异的起因
• 多米尼加的环境影响
• 巴拉格尔
• 多米尼加今日的环境
• 未来
• 中国的重要性
• 背景
• 空气、水和土壤
• 栖息地、物种和特大工程
• 后果
• 与外界来往 [当前]
• 澳大利亚的重要性
• 土壤
• 水
• 距离
• 早期历史
• 进口价值观
• 贸易与移民
• 土地退化
• 其他环境问题
• 希望和变化的迹象
• 通往成功的路线图
• 没有预见危机
• 没有觉察问题
• 理性的恶行
• 灾难性的价值观
• 其他非理性的失败
• 失败的方案
• 希望的迹象
• 两个油田的故事
• 石油公司的动机
• 金属矿开采业的运作
• 矿产公司的动机
• 矿产公司间的差异
• 伐木业
• 森林管理委员会
• 水产业
• 企业与大众
• 最严重的问题
• 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些问题
• 洛杉矶的生活
• 对一些论调的反驳
• 过去与现在
• 希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