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議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古典文学> 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議

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議

0.0

作者: 嚴志雄
出版社: 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1
页数: 232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88139132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本書探論清詩「一代正宗」王士禛(漁洋,1634-1711)之成名作〈秋柳詩四首〉及當時諸名家之和作。王氏之〈秋柳詩〉構成清詩創作、詮釋傳統中非常獨特的一個「小傳統」——順治十四年(丁酉,1657)秋,王氏於山東濟南大明湖賦詠〈秋柳詩〉,一時和者數十人,後之和者以百數,王氏之詩名從此鵲起。王氏殁後,〈秋柳詩〉的和作仍不絕如縷,直到清末民初尚見蹤影。王氏之原唱及其和作有無「故明之思」,當時後世聚訟不休,迄今仍無定論。明湖「秋柳社詩」及其後續之再創作、詮釋、接受,允為清代文學史上重要事件。本書作者認為,在過去政治託寓的詮釋範式外,〈秋柳詩四首〉的研究尚有更豐富的文化、理論意義。本書於既有研究範式外另闢蹊徑,在詮釋、考證、理論方面均有重要突破,對清代詩學研究有開拓性的意義。

「本書具有較強的理論意識,研究方法也很獨到,選題雖小,開掘甚深,具有由小見大、小題大作的特點,是一部有較高創新度的論著,書中提出的問題和結論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發。」 ——蔣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

「本書以王士禛的〈秋柳詩四首〉為題,集中探討此作品所引伸出來的一系列社會功能 (social function),以側窺詩歌創作於清朝前期所肩負的人文、歷史和文化使命,以及當時文士對此等價值之認知和認同。」 ——余文章 (Isaac Yue),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作者简介:

嚴志雄 (Lawrence Yim),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現任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合聘教授。明清文學、錢謙益研究專家。

目录:

第一章 科舉、秋柳、變調——王士禛〈秋柳詩四首〉新探

「習性」與明清之際山東新城王氏的科舉與賦詩實踐

王士禛〈秋柳詩四首〉與「隱喻性聯想」

「轉調」與「新吾」

王士禛「秋」與「柳」之書寫譜系

「秋柳」與「小草」——王士祿〈秋柳〉和詩中之身世之慨

小結

第二章 明遺民對〈秋柳詩〉之回應——顧炎武、徐夜〈秋柳〉之賦詠

前說之檢討

亭林「賦得體」詩

亭林之〈賦得秋柳〉

徐夜、王士禛、顧炎武〈秋柳〉詩之「三角」關係

小結

第三章 糾結複雜的心事——曹溶與朱彝尊之遙和〈秋柳〉

「習性」、性情與詩歌創作實踐

順治十六年 (1659) 以前秋岳之仕宦經歷

秋岳〈秋柳〉詩前諸七律的意態

秋岳〈秋柳〉詩析論

朱彝尊和秋岳〈秋柳〉之作

秋岳、竹垞〈秋柳〉詩寫作的時間背景、歷史場景

秋岳與竹垞詩的對話與辨證關係

秋岳與竹垞〈秋柳〉唱和詩之餘韻

第四章「秋柳」的回歸——冒襄、陳維崧〈秋柳〉詩中江南「朱門」的創傷

冒襄、陳維崧〈秋柳〉詩作期小考

「柳」的意態與本章的思考角度

冒襄、陳維崧小識

冒襄之〈秋柳〉詩

陳維崧之〈秋柳〉詩

最恨健兒偏欲折——江南「楊柳」與歷史創傷

數枝清影立朱門——冒襄水繪園之「白門楊柳」

青眼窺人忍再論——飄零於水繪園之「江南子弟」陳維崧

小結

結語

後記

作者簡介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