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庵传诗录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古典文学> 驼庵传诗录

驼庵传诗录

8.9

作者: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顾随讲中国古典诗词(套装上下册)
出版年: 2013-12-1
页数: 668
定价: 88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3495319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终生执教并从事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四十年来桃李满天下,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叶嘉莹、周汝昌、史树青、郭预衡、颜一烟等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顾随先生有《稼轩词说》、《东坡词说》、《元明残剧八种》、《揣龠录》、《佛典翻译文学》等多种学术著作行世,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有《顾随文集》、《顾随:诗文丛论》、《顾随说禅》等。

叶嘉莹,号迦陵,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的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著有《迦陵论词丛稿》、《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清词名家论集》、《迦陵文集》(十册)等。

1941年,年仅十七岁的叶嘉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大学期间,叶嘉莹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并深得其赏识。师生常常唱和往来,留下篇篇佳作。

此后,叶嘉莹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传播与教学工作,并取得了杰出成就。她还捐资在南开大学设立了以老师顾随先生的晚号为名的“驼庵奖学金”,不仅是为纪念恩师顾随先生,也是为使受奖学生体会到对于中国古典文化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和责任。

作者简介:

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终生执教并从事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四十年来桃李满天下,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叶嘉莹、周汝昌、史树青、郭预衡、颜一烟等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顾随先生有《稼轩词说》、《东坡词说》、《元明残剧八种》、《揣龠录》、《佛典翻译文学》等多种学术著作行世,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有《顾随文集》、《顾随:诗文丛论》、《顾随说禅》等。

叶嘉莹,号迦陵,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的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著有《迦陵论词丛稿》、《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清词名家论集》、《迦陵文集》(十册)等。

1941年,年仅十七岁的叶嘉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大学期间,叶嘉莹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并深得其赏识。师生常常唱和往来,留下篇篇佳作。

此后,叶嘉莹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传播与教学工作,并取得了杰出成就。她还捐资在南开大学设立了以老师顾随先生的晚号为名的“驼庵奖学金”,不仅是为纪念恩师顾随先生,也是为使受奖学生体会到对于中国古典文化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和责任。

目录:

开场白——诗之感发作用

《诗经》谈片

一 谈《国风》

二 谈《小雅》“变雅”

三 《小雅》碎语

概谈楚辞

一 释楚辞

二 读《离骚》

魏武与陈王·力与美

说陶诗

一 陶公之“调和”

二 情见与知解

三 陶诗之真

四 陶诗与酒

五 陶诗之平淡

六 《饮酒二十首》

初唐三家诗

一 王绩五律《野望》

二 沈俭期七律《古意》

三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王绩·寂寞心

王维诗品论

一 摩诘诗之调和

二 摩诘诗与“心的探讨”

三 摩诘诗之静穆

太白古体诗散论

一 高致

二 诗之叙事

三 诗之散文化

四 诗之美

五 诗之议论

六 豪气与豪华

七 秀雅与雄伟

八 “小家子”与”大家子”

九 写实与说理

十 俊逸鲍参军

杜甫诗讲论

一 杜甫七绝

二 杜甫拗律

三 杜甫五言诗

附 杜诗选目

退之诗说

李贺三题

一 说长吉诗之怪

二 长吉之幻想

三 《李凭箜篌引》

论小李杜

一 总论小李杜

二 牧之七绝

三 人生与自然之调和

四 欣赏的态度有闲的精神

五 小杜之“热中”

六 余论咏史诗

义山诗之梦的朦胧美

一 绝响《锦瑟》

二 平凡 美

三 力的文学与韵的文学

四 情操之自持

唐人诗短论

一 初唐五言古

二 断说柳宗元

三 诗眼中之草

四 唯美诗人韩冬郎

宋诗说略

简斋简论

真实诗人陆放翁

词之三宗

闲叙《樵歌》

稼轩词心解

一 健笔与柔情

二 文辞与感情

三 “通”与“不通”

四 才气与思想

五 性情与境界

六 英雄的手段与诗人的感觉

七 含笑而谈真理

八 余论

附一 辛弃疾词选目(27首)

附二 辛弃疾浪漫主义词选目(25首)

说竹山词

一 伤感

二 情致

三 纪事

四 贫与瘟

五 感觉与印象

宋词短说

一 少游词好语言

二 从程垓《小桃红》说到咏夏

三 姜白石之“干净”

附一 梅溪词选目

附二 宋词俗语举例

谈元曲

一 元剧中之悲剧

二 说《西厢》

三 《东堂老》

四 曲少文字障

论王静安

一 “境界”说我见

附一 《人间词话》评点

二 说静安词

附二 静安词选目

古代不受禅佛影响的六大诗人

知·觉·情·思

欣赏·记录·理想

漫议S氏论中国诗

漫议N、K二氏之论诗

杂谭诗境

一 神秘与玄妙

二 恐怖

三 伤感

四 穷愁与愤恨

杂谭诗之特质

一 格物与物格

二 余裕与韵味

三 言中之物与物外之言

四 动与静

五 气·格·韵

杂谭诗人之修养

一 诗人本身须是诗

二 诗人之五种习气

三 读禅与学诗

四 尊物与多情

杂谭诗之创作

一 世法与诗法

二 心物与因缘

三 创新与冒险

四 五古须酝酿

五 长诗须铺张

六 词语之“返老还童”

七 双声叠韵

八 山岳式与波浪式

九 作诗与读诗

十 自评诗词

附录

一 驼庵诗话

二 驼庵诗话补编

后记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