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终结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千年终结

千年终结

8.5

作者: [英] 曼纽尔·卡斯特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出版年: 2006-9
页数: 382
定价: 45.00元
丛书: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ISBN: 9787802302754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不管我们度量时间的方式如何,这的确是一个变动的时刻。在20世纪后四分之一期间,一场以信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改变了我们思考、生产、消费、贸易、管理、沟通、生活、死亡、战争,以及做爱的方式。一个动态的全球经济已经在地球各处建构起来,将全世界有价格或价值的人及活动联结在一起,但那些与支配利益者无关的人与地,它们与权力和财富的联结网络却被关闭了。一个真实虚拟的文化,围绕着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视听宇宙被建构起来,渗透到每一处精神表征和沟通传播中,以电子超文本整合文化的丰富性。空间与时间,做为人类经验的物质基础,已经被转化了,流动空间支配了地方空间,无时间性的时间废除了工业年代的时钟时间。对抗信息化与全球化逻辑的社会的表达,围绕着原初的认同而建构起来,形成以上帝、地域、种族或家庭之名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性社区。在此同时,要建立父权家长制和民族国家等如此位高权重的社会制度将会在信息和财富的全球化以及认同与合法性的地方化相互结合形成的压力之下引起质疑。

在前两卷分析了这些结构变动的过程及其引发的宏观的政治与社会脉络的基本转化,所塑造与决定的全世界人类经验与社会行动。本卷将继续探索此一宏观转化,试着将它们解释为几种具有信息时代特性的过程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结果:如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认同的建构、父权家长制与民族国家的危机等。虽然并不是所有历史变动的重要向度都包含在本卷的论述中,但作者认为在以下各章中所罗列与分析的趋势的确建构了一种新的历史图景,它的动力很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与我们后代子孙的生活造成持续性影响。

本卷以苏联的解体为分析的起点并非偶然。1917年俄国革命及其点燃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乃是20世纪重要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现象。共产主义与苏联,与对抗性的回应,曾触动整个世界,并深深地影响整个世纪的社会与人民。然而,此巨大的帝国与其强大的神话,却在短短几年中崩溃了,成为全无预料的历史变动中的最离奇例子。作者认为此过程的根源,显示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终结,表现出国家主义无能处理向信息时代的过渡。第一章将试提供这个陈述的经验性基础。

作者简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城市规划学教授,巴塞罗那坎塔洛尼亚远程大学因特网交叉学科学院资深教授。在他的25部著作中,《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1996~2000)已经被翻译成了18种语言,其中文版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1年10月出版的《网络星河》被翻译成11种语言。

目录:

前言 一个变动的时刻

第一章 工业国家体制的危机及苏联的崩溃

经济增长的扩张模型以及超工业主义的极限

技术问题

认同的诱拐及苏维埃联邦主义的危机

最后的改革

民族主义、民主及苏维埃国家的解体

历史的伤痕、理论的教训及社会的遗产

第二章 第四世界的兴起:信息化资本主义,贫穷与社会排斥

朝向两极化世界的全球概况

非洲的非人性化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在信息化/全球经济中排除和选择性的整合

非洲在信息时代黎明的技术隔离

掠夺性的国家

扎伊尔:为个人所占有的国家

阿尔及利亚:石油、种族与军事掠夺

种族认同、经济全球化及非洲的国家结构

非洲的苦难

非洲的希望?南非联结性

远离非洲或返回非洲?自力更生的政治学与经济学

美国的新困境:信息时代的不平等、都市贫困及社会排斥

二元的美国

城市内少数民族聚集的贫民区乃是一种社会排斥系统

当底层阶层坠入地狱

全球化、过度剥削以及社会排斥:从儿童的处境而得的观点

儿童性剥削

儿童的死:战争屠杀与少年士兵

为何儿童遭到杀害

结论:信息资本主义的黑洞

第三章 异常的联结:全球犯罪经济

犯罪组织性和全球化,罪犯之文化认同

俄罗斯之劫

结构性角度之观察

谁是参与者

积累的机制

拉丁美洲地区的毒品非法交易产业、发展与依赖

拉丁美洲贩毒产业的经济重要性是什么?

何以是哥伦比亚?

全球犯罪结构对于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 亚太的发展与危机:全球化与国家

亚太命运的改变

平成时期的日本:发展中国家与信息社会

日本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模型

下降的太阳:日本发展模型的危机

“永田町政治”的终结

发展中国家和信息社会:一个矛盾的关系

日本和太平洋区域

“龙”途末路?亚洲四小“龙”及其公民社会

了解亚洲的发展

新加坡:经由多国公司营造民族的国家

韩国:垄断性资本主义的国家生产

台湾:在无弹性管制指导下的弹性资本主义

香港模式与香港现实:世界经济中的小型企业和福利社会的殖民地版本

“龙”的品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东亚工业化中的发展中国家:论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从求生存的政治到民族营造的过程

东亚再结构中的国家与公民社会: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成功

分道扬镳:经济危机中的亚洲小“龙”

1990年代东亚的民主、认同和发展

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发展中的民族主义

新中国革命

关系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中的中国

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家

民主、发展和民族主义在新中国

结论:全球化与国家

第五章 欧洲的统一:全球化、认同和网络国家

欧洲统一是一连串防卫性的回应:以半世纪来的视野出发

全球化和欧洲的整合

文化认同和欧洲统一

欧洲的制度:网络国家

欧洲认同或欧洲计划?

结论 理解我们的世界

新世界的开端

一个新社会

社会变动的新大道

越过这次千禧之后

怎么办?

终场

附录 信息时代如何改变生活——在大洋彼岸与虚拟世界哲学家卡斯特对谈

第四世界意味着什么

科技将我们带向何方

信息时代如何改变生活

中国能够做些什么

参考书目

图目录

图1-1 1928~1987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几种评估方式

图1-2 苏联的国民收入:各项投入对产出成长的贡献

图1-3 1951~1980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增长率是每三年的平均值,图示以在中间那一年来表示

图2-1 以55个国家为例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图2-2 国际的网络(互联网)联结

图2-3 人均食物产量

图2-4 非洲每百万人的艾滋病比例

图2-5 1947~1997年美国中等收入家庭平均年变化率

图2-6(a) 1973~1997年美国男性实际计时工资不同百分位组群的变化趋势

图2-6(b) 1973~1997年美国女性实际计时工资不同百分位组群的变化趋势

图2-7 美国家庭收入平均变化率,1947~1997年

图2-8 1973~1997年美国劳动者中低收入阶层的比例

图2-9 1850~1991年美国的监禁比例

图2-10 第四世界的崛起

图3-1 1993~1999年进入欧盟的非法移民

图3-2 俄罗斯非法和犯罪网络的演化

图4-1 1955~1985年日本发展的社会模型

图4-2 1976~1996年日本股票和土地的价值

图4-3 1950~1985年香港经济发展的过程与结构

表目录

表1-1 1928~1987年苏联国民所得增长:几种评估方式

表1-2 1928~1990年苏联的产出与通货膨胀

表1-3 1928~1990年苏联的投入与产值

表1-4 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劳动力、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以及投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产出/资本的比例

表1-5 1987年各共和国之间生产与资源的交易余额

表1-6 1989年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民族组成

表2-1 以55个国家为例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表2-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于1979年之后收入不均等的变化

表2-3 1980~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表2-4 1950~1990年全世界、欠发达国家以及南撒哈拉非洲国家出口值的比较

表2-5 1990年出口的结构

表2-6 南撒哈拉非洲主要的生产项目占世界出口的比例

表2-7 1985~1994年非洲一些国家的贸易项目数

表2-8 1965~1989年部门增长率

表2-9 1987年非洲一些国家城乡地区成人(15~49岁) 艾滋病流行率估算

表2-10 1977~1999年美国的收入不平等

表4-1 1979~1992年中国的相对海外直接投资来源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