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制度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社会> 中国的经济制度

中国的经济制度

7.9

作者: 张五常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
出版年: 2009-10
页数: 205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张五常作品
ISBN: 9787508616438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神州增订版序

回顾平生,在学术研究上我老老实实地走了一段漫长而又艰苦的路。一九六七写好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二○○八写好《中国的经济制度》,相距四十一年,二者皆可传世,思想史上没有谁的智力可以在自己的顶峰维持那幺久。上苍对我格外仁慈,给我有得天独厚之感。

也回顾平生,自己认为足以传世的英语文章约九篇之谱。一般朋友举《佃农》为首,科斯选《蜜蜂的神话》,阿尔钦选《座位票价》,而巴泽尔则肯定《价格管制理论》是无与伦比的。我自己呢?选《中国的经济制度》!两年前写好初稿时我那样想,两年后的今天我还是那样想。似浅实深,这里独立成书的《制度》一文牵涉到的话题广泛,细节多,史实长达三十年,合约理论的分析达到了一个前不见古人的层面,而其中好几处要靠机缘巧合,或时来运到,才找到答案。没有任何「缺环」,完整若天衣无缝也。读者要记住,《制度》一文其实写到二○○七,分析的是新《劳动合同法》引进之前的经济奇迹。

学术过于专注有机会发神经,而我的集中力惊人,往往一发难收。我因而喜欢这里那里分心一下,于是搞摄影、练书法、写散文、好收藏,尝试过的投资或生意无数。这些行为惹来非议,而我喜欢到街头巷尾跑的习惯,使一些无聊之辈认为我早就放弃了学术,不是昔日的史提芬·张云云。这些人不知道经济学的实验室是真实的世界,不多到那里观察算不上是科学。至于那些认为我转向研究中国是浪费了天赋的众君子,属坐井观天,既不知天高,也不知地厚。是的,我这一辈在西方拜师学艺的人知道,在国际学术上中国毫不重要,没有半席之位可言。也怪不得,在学问上炎黄子孙没有一家之言,恐怕不止二百年了。今天老人家西望,竟然发觉那里的经济大师不怎么样。不懂中国,对经济的认识出现了一个大缺环,算不上真的懂经济。

《中国的经济制度》这本英、中二语的书,在香港出版过三次。这次攻进神州,应该有点前途。为此我补做了两件事。其一是在正文之前我加进两篇有关的文章,介绍正文的重要性。其二是在正文中我作了些补充。此文早就修改过无数次。科斯要把该文与其它文章一起结集在美国出版,问我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反复重读,找不到有什么地方要改,但有几处不妨多说几句,尤其是在第八节之后加了四段我认为是重要的。就让国内的同学先读这些补充吧。

是为序。

张五常

二○○九年八月一日

作者简介: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目录:

第一节:中国的问题

第二节:思想的冲击

第三节:合约的一般概念

第四节:承包责任合约的演进

第五节:承包合约的扩张与县际竞争的兴起

第七节:分成方程式的效果

第八节:县现象的经济解释

第九节:县际竞争的其它效应

第十节:中国的货币制度与人民币的兴起

第十一节:结语

不愉快的后记

文章试读:罗拔·蒙代尔,北京的荣誉市民,是高斯的仰慕者。听到老人家亲自策划一个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研讨会议,他建议要有一篇颂赞高斯的学术贡献的文章,而我是写这篇文章的适当人选。但高斯已经邀请我写这篇关于中国经改的开场主题,不是写高斯本人。我想,这里起笔说一下高斯的经济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适当的。这样做,我无可避免地要牵涉到自己,因为把高斯的思想介绍给中国同胞的只我一人。 一九七九我发表第一篇中语文章,题为《...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