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电影> 逃离德黑兰

逃离德黑兰

7.5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原作名: Argo
副标题: 一个英雄的自白
译者: 陈召强  |  程亚克
出版年: 2013-2
页数: 256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5731745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逃离德黑兰》的原著 !!

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获奖无数,影片男主原型门德兹本人的真实讲述!

我一直在留心寻找一个伟大的故事,现在,我知道自己找到了。——导演 本•阿弗莱克

美国亚马逊网图书榜、电子书榜排名第一的图书!

一位传奇的艺术家特工

一段真实的历史

一份保密17年的中情局档案

一个男 人的责任、信心与勇气

一个伟大的故事!

这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的勇气与责任,以及在绝境中看到希望的坚定信心。

1979年11月4日,六位美国外交官设法逃出了激进分子围攻的美国大使馆。其余人员遭到扣押,长达444天。六位逃亡者在加拿大使馆留宿了两个多月,直到中央情报局展开冒险营救行动。

门德兹是中央情报局顶级“偷越封锁线”特工。他想出了勇敢的计划,断定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营救行动需要大胆的掩盖。他在真正的好莱坞制片人协助下,伪称拍摄科幻电影《阿尔戈号》。这项瞒天过海的计划面面俱到,甚至在好莱坞发出了各式各样的假广告。他和他的团队接下来为六位外交官制作假档案,冒充加拿大电影摄制组成员,在伊朗寻找合适的场地。

然后是危险的部分:门德兹和另一位中央情报局官员在加拿大政府的协助下,进入伊朗境内,在进行了充分的说服和精心的准备之后,门德兹带领他的“摄制组成员”终于通过层层关卡,在德黑兰机场登机。同一天,加拿大驻伊朗使馆关闭,加拿大大使也立即返国。

19世纪80年代,《阿尔戈号》的故事一直不为人知晓。因为考虑到剩余人质的安危,CIA和加拿大政府也对整件事情的过程讳莫如深。直到1997年,CIA才完全公开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门德斯亲自撰写了整个营救过程的详细报告——不过,伊朗方面并不认为CIA说了实话……

作者简介:

安东尼奥•J•门德兹(Antonio J Mendez)

美国中情局伪装部门负责人,电影《逃离德黑兰》男主角原型。

1965年加入中央情报局技术服务部门,从事秘密工作25年,参加过冷战时期最重要的一些秘密活动。1980年1月,他在伊朗危机中营救6位美国外交官,获得“勇敢情报之星”的奖励。30多年后,这段经历被改编成了电影《逃离德黑兰》。

1997年,他获得“开拓者”大勋章。在最初为中情局工作的上万人中,只有50人获得这种殊荣。勋章承认他“以其行动、榜样和主动精神……塑造了中央情报局的历史”。

著有《伪装大师》《间谍生涯》等书。

马特•贝格里欧(Matt Baglio)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他的著作《仪式:现代驱魔人》(The Rite: The Making Of A Modern Exorcist)被改编为电影,由著名男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于2011年上映。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革命的伊朗

第二章 中情局

第三章 鹰爪行动

第四章 无处可逃

第五章 救命稻草

第六章 他山之石

第七章 动员令

第八章 掩护身份

第九章 伪装大师

第十章 好莱坞

第十一章 伪造的细节

第十二章 问题签证

第十三章 伊朗现场

第十四章 预演

第十五章 背水一战

第十六章 荣光

文章试读:1979年11月4日,对于前去大使馆上班的美国人来说,这天的清晨与往常一样。大使馆临时代办布鲁斯•兰根(Bruce Laingen)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了一场晨会之后,和维克•汤姆塞斯(Vic Tomseth)以及迈克•豪兰(Mike Howland)赶往伊朗外交部,前去讨论美国驻伊朗军事人员的外交豁免权问题。 上午10点钟刚过,无线电网络传出呼叫声:“注意!注意!所有海军陆战队员,1号位集合...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