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问学记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回忆录> 许倬云问学记

许倬云问学记

8.0

作者: 许倬云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8
页数: 276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许倬云作品
ISBN: 9787563376797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20世纪乱世的流亡生涯、江南世代的书香门第、藏书丰富和兴趣广泛的父亲、慈祥而坚强的母亲、天生的脚部残疾,这一切都降临在许倬云身上,开启他不平凡的人生之门……

严耕望、钱宾四、李济之、沈刚伯、杨庆堃、张光直等恩师挚友的陪伴和引领,使得许倬云又极其幸运地走上治学之路……

一个有情有意、鲜活生动、感人至深、超脱通透的许倬云先生就这样展现在读者面前……

---------

目录

序 许倬云/1

回顾与感怀

我的母亲/3

心路历程/7

回顾心路历程/13

我的学思历程/19

并不特殊的读书生活/35

南港述旧/37

有情的空间/42

容异与存疑/45

磨镜者言——《历史分光镜》序/51

人鼠之间——试论文化保守主义/59

湖上偶感/65

眼前景与心中景/68

从诗里读出的历史感怀/72

雨窗闲话/75

素心五愿/78

刹那与永恒/81

良史与君子

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先生/87

论学不因生死隔——纪念考古学家张光直/90

李济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97

师恩永念——沈刚伯师周年祭/102

钱宾四先生的学术生命/107

自由思想与志节/115

杨庆堃先生的治学生涯/121

怀念沈宗瀚先生/129

哭两位董先生/135

追念王雪艇先生/139

忆王小波/147

从知识到智慧

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153

知识分子的宗教/157

人文与科学之间/164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170

另一类考古学/174

若干类学科的观念/186

研究与教学者的职业规范/193

成长的意义——答一位未见面的朋友/206

我们生活的目标/212

人生价值的探讨:不同文化对人类追求人生价值的影响/227

推动历史的因素/247

未来世界与儒家/267

附录

倚仗听江声•自序/267

江渚候潮汐•自序/269

江心现明月•自序/271

编后记 许医农/273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197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讲座教授。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求古编》《寻路集》《万古江河》等。

目录:

回顾与感怀

我的母亲

心路历程

回顾心路历程

我的学思历程

并不特殊的读书生活

南港述旧

有情的空间

容异与存疑

磨镜者言——《历史分光镜》序

人鼠之间——试论文化保守主义

湖上偶感

眼前景与心中景

从诗里读出的历史感怀

雨窗闲话

素心五愿

刹那与永恒

良史与君子

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先生

论学不因生死隔——纪念考古学家张光直

李济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

师恩永念——沈刚伯师周年祭

钱宾四先生的学术生命

自由思想与志节

杨庆堃先生的治学生涯

怀念沈宗瀚先生

哭两位董先生

追念王雪艇先生

忆王小波

从知识到智慧

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

知识分子的宗教

人文与科学之间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另一类考古学

若干类学科的观念

研究与教学者的职业规范

成长的意义——答一位未见面的朋友

我们生活的目标

人生价值的探讨:不同文化对人类追求人生价值的影响

推动历史的因素

未来世界与儒家

附录

倚杖听江声·自序

汀渚候潮汐·自序

江心现明月·自序

编后记

文章试读:/许医农 《许倬云观世变》与《许倬云问学记》两书是从台湾三民书局江水系列六册中挑选出70篇文章,分别组合而成。如果说:《观世变》浓缩勾勒了许倬云先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五十多年治史形成的"史学观",《问学记》则情理两浓地抒写了他独特的人生之旅与成功的问学之路:一个天生残疾的孩子怎样在家庭、亲人、良师、至友的关怀与引领下,踏上从知识到智慧执著追寻的漫漫艰难路并获得成功。 2007年...

(查看全部试读)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