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938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近代史> 武汉,1938

武汉,1938

7.1

作者: [美] 史蒂芬·R·麦金农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原作名: Wuhan, 1938: War, Refugee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副标题: 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
译者: 李卫东  |  罗翠芳
出版年: 2008-10
页数: 240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3039711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收录的照片均拍摄于当时,其中包括知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所拍摄的一些照片。1938年,罗伯特·卡帕与其他一些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一起,在武汉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这个事实上的中国战时首都,见证了这场伟大的保卫战。

1938年,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该年春,因战争而导致的难民如潮水般地涌入武汉三镇。在那令人忘怀的十个月里,在那充满屠杀、绝望和英雄主义的气氛中,武汉人民进行了英勇的保卫战。这场保卫战成为整个战争的转折点,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中,美国学者麦金农通过一系列多视角和多方位的细致考察与研究,给读者完整地讲述了武汉保卫战和武汉陷落的故事,以及被围困的武汉是如何在文化、社会和政治上改变了中国的现代历史。作者指出,在一批杰出军事将领的推动和帮助下,聚集在武汉的难民使武汉的社会文化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转变,这些变化包括对政治多样化的容忍以及新闻出版的自由等。

目录:

序二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抗战前的武汉

一、近代武汉的缔造

第二章 保卫华中:1938年的军事领导人与战略

一、战略的采用

二、南京沦陷之后中国军队的状况

三、保定系

第三章 徐州会战与保卫大武汉

一、保卫大武汉

第四章 武汉难民危机

一、关注难民潮

二、救济工作

第五章 文化与媒体

一、武汉的自由媒体

二、把文化带给大众:老舍、郭沫若与闻一多

第六章 动员青年

一、12月的学生请愿

二、政府的回应

三、中国共产党的反应

第七章 浪漫的汉口:国际方面

一、代理人的改变

二、中国宣传

三、武汉悖论:无意识的国际后果

结语

附录:武汉抗战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