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万维钢(同人于野)
万维钢(同人于野). (2014).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 - “反常识”思维 > 位置 123
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做事不是靠商业和法治,而是靠道德和礼治。在这个体系中出了案子,首先关乎的是名声和面子,而不是利益。
●═══●●════● - “反常识”思维 > 位置 139
现代社会与古代最大的不同,是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工作和休息,我们还要娱乐、参加社交活动、学习和发展以及随时对遥远的公众事务发表意见。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以一种不直截了当的方式影响他人,然后再影响自己。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最基本的一个结果是好东西虽然多,你却不能都要。你想用下班后的时间读书,就不能看电影。你不能又读书又看电影又加班又饭局,还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距离工作地点近的房子通常更贵,你不能要求这个房子又大又便宜又方便。长得帅的未必挣钱多,挣钱多的很可能没那么多时间陪你。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做出各种取舍,而很多烦恼恰恰来自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取舍。古人很少有这样的烦恼,他们能有一个选择就已经高兴得不得了了。
●═══●●════● - “反常识”思维 > 位置 162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书,把人脑的两套思维系统称为“系统 1”和“系统 2”。前者自动起作用,能迅速对事物给出一个的很难被改变的第一印象;而后者费力而缓慢,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进行复杂的计算,甚至我们在系统 2工作的时候连瞳孔都放大了。
系统 2根本不是计算机的对手,没人能在百万分之一秒内计算 111. 61872的平方根。然而系统 1却比计算机强大得多,直到 2012年谷歌用了 1. 6万块处理器,才让计算机学会识别猫的脸[ 7]——而且它肯定还不会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分辨表情。
系统 1这么快,显然是它在漫长的进化史中非常有用的缘故。我们可以想见一个不会算数,甚至不会清晰地逻辑推理的人只要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坏,靠本能也能在草原上生活得不错。只有到了现代社会,他才会有大麻烦。文人思维显然是系统 1的集大成者,而理工科思维则是系统 2的产物。
●═══●●════● - “反常识”思维 > 位置 170
“Tradeoff”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这也是理工科思维的最根本方法。但人脑天生不适应抽象数字。伦敦奥运会组织者给运动员准备了 15万个避孕套,竟在开幕仅仅五天之内被用完。腾讯请来梁文道、蒋方舟和阎连科三位文人对此事发表了意见。这三位都是高端文人,根本不计较道德,专门谈审美,甚至还要做一番技术分析。梁文道说他从来都是公开支持性产业和性工作者。蒋方舟说拥有优秀基因就会花心。阎连科说中医认为以毒攻毒,性可能也是一个疏通渠道。三人说的都挺有意思,可他们怎么就不算算一万名运动员五天用掉 15万个,这是每天三次的水平!真正合理的解释是大部分套被运动员拿走当纪念品了。据运动员说,奥运村还真没到性晚会的程度。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231
看完《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我也知道读者想看什么了。在书中蒙洛迪诺讲了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说有一个白人天主教徒来到天堂门口想要进去,他跟守门人列举了自己的种种善行,但守门人说:“可以,不过你还必须能够正确拼写一个单词才能进。”“哪个单词?”“上帝。”“ GOD.”“你进去吧。”
一个犹太人来到天堂门口,他同样被要求正确拼写一个单词才能进。守门人考他的单词仍然是“上帝”。这个单词非常简单,所以他同样拼写正确,于是也进去了。
故事最后,一个黑人来到天堂门口,他面临着同样的规则。但是守门人让他拼写的单词是,“捷克斯洛伐克”。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像我们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接收信息都有一个门槛,低于这个门槛的我们根本不看。我的门槛就相当高,谁想向我说明一个科学事实,我一般都要求他出具学术论文。比如作为一个爱国者,我对中医的存废和转基因的好坏这两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特别关注相关的论文。然而就算是论文也有好有坏,要知道有的论文根本不严谨。所以一篇论文质量的好坏,我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达到我的标准才算得上是严谨的好论文。如果这篇论文是说中医有效的,我就要求它拼写“上帝”。如果这篇论文是说转基因无害的,我就要求它拼写“捷克斯洛伐克”。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242
你不用笑我,你也有同样的毛病。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245
有人拿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做了个实验。研究者根据某个容易引起对立观点的议题,比如是否应该禁枪,伪造了两篇学术报告,受试者只能随机地看到其中一篇。这两篇报告的研究方法乃至写法都完全一样,只有数据对调,这样其结果分别对一种观点有利。受试者们被要求评价其所看到的这篇报告是否在科学上足够严谨。结果,如果受试者看到的报告符合他原本就支持的观点,那么他就会对这个报告的研究方法评价很高;如果是他反对的观点,那么他就会给这个报告挑毛病。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249
当初方舟子大战韩寒,双方阵营都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寻找证据,写了各种“论文”,来证明韩寒的确有代笔或者的确没有代笔。有谁看到过有人说本阵营的论文不够严谨的吗?都认为对方的论文才是胡扯。这不是最可怕的。
如果我反对一个结论而你支持,那么当我看一篇支持这个结论的论文就会不自觉地用更高的标准去看,就会认为这个论文不行;而你,因为支持这个观点,则会认为这个论文很好——如此一来,我不就认为你是弱智了吗?于是两个对立阵营都会认为对方是弱智。这一切都可以在潜意识中发生。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255
如果人已经被各种观念分成了阵营,那么媒体就不应该追求什么“客观中立”,因为没有人爱看客观中立的东西!媒体应该怎么做呢?技术活动家约翰逊( Clay Johnson)在《信息食谱》( The Information Diet)这本书里,给我们介绍了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台福克斯新闻( Fox News)的成功秘密。
尼克松时期,媒体人罗杰·艾尔斯( Roger Ailes)有感于当时媒体只知道报道政府的负面消息,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拥护政府的新闻系统”。然而事实证明福克斯新闻的成功并不在于其拥护政府——它只拥护共和党政府——而在于艾尔斯有最先进的新闻理念:
第一,有线频道这么多,你不可能,也没必要取悦所有观众。你只要迎合一个特定观众群体就可以了。
第二,要提供有强烈主观观点的新闻。给观众想要的东西,比给观众事实更能赚钱。观众想要什么呢?娱乐和确认。
观众需要你的新闻能用娱乐的方式确认他们已有的观念。福克斯新闻台选择的观众群体,是美国的保守派。每当美国发生枪击事件,不管有多少媒体呼吁禁枪,福克斯新闻一定强调拥枪权——他们会找一个有枪的采访对象,说如果我拿着枪在现场就可以制止惨案的发生。美国对外军事行动,福克斯新闻一定持强硬的支持态度,如果有谁敢提出质疑,他就会被说成不爱国。哪怕在其网站上转发一篇美联社消息,福克斯新闻都要做一番字词上的修改来取悦保守派,比如《选民对经济的担心给奥巴马带来新麻烦》这个标题被改成了《奥巴马跟白人妇女有大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知识分子一定不喜欢福克斯新闻。的确,没有哪个大学教授宣称自己爱看这个台。就连我当初物理系毕业典礼,系里请来的演讲嘉宾都说:物理学有什么用呢,至少能让你学会判断福克斯新闻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可是如果你认为福克斯新闻这么做是为了宣传某种意识形态,你就错了。他们唯一的目的是赚钱。
比如修改新闻标题这件事,从技术角度说并不是网站编辑的选择,而是读者自己的选择。很多新闻网站,比如赫芬顿邮报( The Huffington Post),使用一个叫做多变量测试( multivariate testing,也叫 A/ B testing)的技术:在一篇文章刚贴出来的时候,读者打开网站首页看到的是随机显示的这篇文章的两个不同标题之一,网站会在五分钟内判断哪个标题获得的点击率更高,然后就统一使用这个标题。事实证明在读者的选择下最后胜出的标题都是耸人听闻型的。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281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看着电视就会想,这里面一定有阴谋。电视台想把我们变傻。可是等你长大一点,你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电视台的业务就是人们想要什么它们就给什么。这个想法更令人沮丧.阴谋论还算乐观的!至少你还有个坏人可以打,我们还可以革命!而现实是电视台只不过给我们想要的东西。
美国人玩的这一套,中国也有人早就玩明白了。今天,我们的媒体和网络上有各种观点鲜明的文章和报道,它们或者骂得特别犀利或者捧得特别动人,观众看得畅快淋漓,十分过瘾。但是这些文章提出什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没有?说过什么能够修正我们现有思想的新信息没有?它们只是在迎合和肯定人们已有的观念而已。因为它们的生产者知道他们不需要取悦所有人。他们只要能让自己的“粉丝基本盘”高兴就已经足够获利的了。他们是“肯定贩卖者”。政治辩论?其实是一种娱乐。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288
王小波写过一篇《花剌子模信使问题》,感慨中国人(主要是领导们)听不得坏消息,一旦学者敢提供坏消息就恨不得把他们像花剌子模的信使一样杀掉。
我想引用乔布斯的话:王小波说得太乐观了。真正令人沮丧的现实是所有国家的所有人都有花剌子模君王的毛病,而且他们的做法不是杀掉坏消息,而是只听“好”消息——那些能印证我们观念的消息。
这个毛病叫做“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主意了。
《信息食谱》说,埃·默里大学教授韦斯顿( Drew Westen)发现,对于那些已经强烈支持共和党或民主党的学生来说,如果你给他们关于其支持的党的负面新闻,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会显示这些人大脑中负责逻辑推理的区域关闭了,而负责感情的区域却被激活了!换句话说,他会变得不讲理只讲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这个受威胁的感情会让你把相反的事实用来加强自己的错误信念。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298
在确认偏误的作用下,任何新证据都有可能被忽略,甚至被对立的双方都用来加强自己的观念。这就是为什么每一次枪击事件之后,禁枪派和拥枪派都变得更加强硬。另一本书,《未来乱语》( Future Babble)讲了个更有意思的实验。实验者给每个受试学生发一套性格测试题让他们做,然后说根据每个人的答案给其各自分析出来了一份“性格概况”,让学生评价这个概况描写得准不准。结果,学生们纷纷表示这个说的就是自己。而事实是所有人拿到的“性格概况”都是完全一样的!人们更愿意看到说的跟自己一样的地方,并忽略不一样的地方。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304
可能有人以为只有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陷入确认偏误,文化程度越高就越能客观判断。事实并非如此。在某些问题上,甚至是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思想越容易两极分化。
一个有意思的议题是全球变暖。过去十几年来,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关于全球变暖的科学报道和专家评论,这些报道可以大致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如果不采取激烈手段限制生产,未来的气候就会不堪设想;另一派则认为气候变化是个复杂问题,现有的模型并不可靠,二氧化碳没那么可怕。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你根本就不会被这些争论所影响。而《信息食谱》告诉我们,对全球变暖的观点分歧最大的人群,恰恰是那些对这方面有很多了解的人。
调查显示,越是文化程度高的共和党人,越不相信全球变暖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越是文化程度高的民主党人,则越相信这一点。如果你想看看这个争论严重到什么程度,可以去看《经济学人》一篇报道的读者评论。
这篇文章说,尽管过去几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继续增加,可是地球平均温度却并没有升高,且远低于科学模型的预测。文章下面的评论水平跟新浪网足球新闻的评论不可同日而语,敢在这说话的可能没有高中生。评论者们摆事实、讲道理,列举各种论文链接和数据,然而其观点仍然鲜明地分成了两派。就连这篇文章本身写得够不够合理,都有巨大的争议。
观念的两极分化并不仅限于政治,人们可以因为很多事情进入不同阵营,而且一旦选了边就会为自己的阵营而战。你的手机是苹果的还是安卓的?这两个阵营的人不但互相鄙视,而且有时候能上升到认为对方是邪恶势力的程度。人们对品牌的忠诚似乎跟政治意识形态没什么区别。我们看苹果新产品发布会,再看看美国大选前两党的集会,会发现两者极为相似,全都伴随着狂热的粉丝关注和激动的专家的评论。也许因为手机已经买了或者政治态度已经表过了,人们为了付出的沉没成本而不得不死命拥护自己的派别,也许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也许是为了寻找一种归属感。但不管是什么,这种阵营划分肯定不是个人科学推理的结果。
根据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奥曼( Robert Aumann) 1976年的论文“ Agreeing to Disagree”说,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这两人达成一致。那么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真理追求者呢?认知科学家梅西埃( Hugo Mercier)和斯珀伯( Dan Sperber) 2011年的一篇论文,“ Why do humans reason?”,甚至认为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本来就不是用来追求真理的,而是用来说服别人的。也就是说我们天生就都是律师思维,我们的大脑本来就是个争论设备。这也许是因为进化总是奖励那些能说服别人的人,而不是那些能发现真理的人吧。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328
互联网很可能加剧了观念阵营的划分。在网上,你连换台都不用,搜索引擎会自动根据你的喜好为你提供信息。我相信气候学家对全球变暖的预测言过其实,我认为决不可以废除死刑,我使用苹果手机,我还要求豆浆必须是甜的、豆腐脑必须是咸的——在这些原则问题上我从来不跟人开玩笑。如果微博上有人发出违背我理念的言论怎么办?我会果断取消对他的关注。我们完全有权这么做,难道有人上微博是为了找气受吗?可是如果人人都只接收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甚至只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回音室效应( echo chamber effect)”。人们的观念将会变得越来越极端。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334
要主动刻意地消费,吸收有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观念的肯定( Consume deliberately. Take in information over affirmation.)。这其实是非常高的要求。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避免那些有预设立场的说服式文章,尽可能地接触第一手资料,为此甚至要有直接阅读数据的能力。可是有多少人能亲自研读各项经济指标再判断房价是否过高呢?对大多数人来说房价是高是低只与一个因素有关:他是不是已经买了房。
●═══●●════● - 别想说服我! > 位置 348
但无论如何,确认偏误是个普遍存在的人类特性,而且有人正在利用这个特性牟利。错误的观点一旦占了大多数,正确的做法就可能不会被执行。既然改变那些已有成见的人的观念如此困难,也许双方阵营真正值得做的只有争取中间派。
2013年的《气候变化》( Nature Climate Change)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说,虽然不可能改变那些已经对全球变暖学说有强烈看法的人的观点,但是可以用亲身经历来影响那些对气候变化并没有什么成见的人,而这些人占美国成年人口的 75%。一个策略是可以告诉一个中间派,你爱去凿冰捕鱼的那个地方,现在每年的冰冻期比 19世纪少了好几个星期,来吸引其注意力。这个真不错。当然,在我这个坚定的全球变暖学说质疑派看来,那些看见自己家门口的池塘不结冰了就认为全球变暖的人太天真了。
●═══●●════● - 真理追求者 > 位置 377
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两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
●═══●●════● - 真理追求者 > 位置 409
两个真诚而理性的人应该对事情有相同的看法。如果争论不欢而散,一定是有人不诚实!
●═══●●════● - 真理追求者 > 位置 414
最后一点题外话。很多人认为搞科研主要是人与自然的斗争,但真正的科研工作也包括人与人的斗争——不是说官僚主义或办公室政治,而是科学家跟科学家因为学术观点的不同而开打。从某种意义上讲,往顶级学术期刊投稿跟打仗差不多。
所谓的同行审查( Peer review),也就是编辑找几个跟你在同一领域也是搞科研的人来审查你的文章。一个最可怕的消息是,这帮人有时候跟你一样,常常以为只有自己才有资格在这个期刊上发文章。如果他们直接说你的结果不够重要所以不适合发表,那你基本完了。但如果他们说你的文章错了,则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因为很可能是他们错了。你要做的是写一个答辩状,证明是审稿人错了。然后有可能会发生一件也许只有在学术界才能发生的奇迹:审稿人将承认错误,改变想法,允许你的文章发表。
生活中的成年人如果不被“双规”,很少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场争论之后没人会说“我以前想错了,原来是这样”。但是科学家可以。科学家也会拉帮结派,也会有各种偏见,也会以证明别人错了为乐,但是所有科学家有一个共同优点:他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这种允许别人改变思想的氛围可以刺激人在审稿的时候采取更为大胆的态度。为什么?因为科学家是真理追求者。实际上,搞科研的一大乐趣就是被别人改变想法!
●═══●●════● - 坏比好重要 > 位置 429
现在搞社会科学越来越流行做实验,拿数据说话,行为经济学家更是如此。一般来说,他们都是在校园里拿大学生当受试者,但 2010年的一期《经济学人》报道的这个实验有所不同:多伦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经济学家跑到中国的一个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拿中国工人做了一次实验。工人们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成了受试者。在一周开始的时候,某些工人被告知,如果你们能完成本周的生产任务,将获得 80元的奖金。而另一些工人则被告知,本周你们有 80元奖金,但是如果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就会失去这笔奖金。不都是完成任务多拿 80元钱吗?但是有区别。在第二组工人看来, 80元钱已经是自己的了,关键词是“失去”。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定律,叫做损失厌恶。人们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实验结果果然不出所料,第二组工人完成任务的情况更好。我不知道这个实验在学术上有什么新意,也许工厂获得的教训应该是全面提高员工工资,一旦员工完不成任务就扣钱。
●═══●●════● - 坏比好重要 > 位置 458
我们,人们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感情。心理学对这个更一般的现象也有个名词,叫“ negativity bias”,我不知道这个术语的标准翻译是什么,姑且称之为负面偏见。损失厌恶可以认为是负面偏见的一种。恐惧和冒险是人的两种非常基本的感情。进化心理学认为恐惧来自人的自我保护本能,而冒险来自人的求偶本能。让人在做损失厌恶实验之前先幻想一个恐惧情节,他会变得更加厌恶损失。让人先幻想一个浪漫情节,他会变得不那么厌恶损失。恐惧使人害怕损失,浪漫使人热爱冒险。但这两种情绪的重要性并不一样,人一出生就有自我保护本能,而求偶本能则是在长大后才有。进化使我们大脑中恐惧的优先级高于浪漫,也许这就是负面偏见存在的原因。
●═══●●════● - 坏比好重要 > 位置 469
另一个更常见的现象是批评和表扬。比如你写一篇文章,喜欢这篇文章的读者,可能最多也就点下赞,更可能什么都不做。而不喜欢这篇文章的读者则更可能采取行动,要发表一番评论,非得告诉你他的意见。这样一来读者的负面偏见很可能会造成博客上更容易出现负面的评论。但文章的作者可能也有负面偏见,表扬的评论他会不在意,而批评的评论他可能很在意,如果是这样的话,结果就不太好看了。
●═══●●════● -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 位置 494
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是,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这个思想对我们的世界观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古人没有这个思想,认为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甚至可能都是有目的的。人们曾经认为世界像一个钟表一样精确地运行。但真实世界不是钟表,它充满不可控的偶然。
更严格地说,有些事情的发生,跟它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没有因果关系。你不管做什么都不能让它一定发生,也不能让它一定不发生。如果一个人考上了好大学,人们会说这是她努力学习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事业成功,人们会说这是他努力工作的结果。可是如果一个人买彩票中了大奖,这又是为了什么呢?答案就是没有任何原因,这完全是一个随机事件。总会有人买彩票中奖,而这一期彩票谁中奖,跟他是不是好人,他在之前各期买过多少彩票,他是否关注中奖号码的走势,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有一个人总买彩票,他中奖的概率总会比别人大点吧?的确。他一生之中中一次奖的概率比那些只是偶然买一次彩票的人大。但是当他跟上千万个人一起面对一次开奖的时候,他不具有任何优势。他之前所有的努力,对他在这次开奖中的运气没有任何帮助。一个此前从来都没买过彩票的人,完全有可能,而且有同样大的可能,在某一次开奖中把最高奖金拿走。中奖,既不是他自己的努力的结果,也不是“上天”对他有所“垂青”;不中,不等于任何人在跟他作对。这就是“随机”,你没有任何办法左右结果。这很容易理解,对吧?
大多数事情并不是完全的随机事件,却都有一定的随机因素。偶然和必然如果结合在一起,就没那么容易理解了。人们经常错误地理解偶然,总想用必然去解释偶然。
●═══●●════● -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 位置 518
理解随机性,我们就知道有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没有太大可供解读的意义。我们不能从这件事获得什么教训,不值得较真,甚至根本就不值得采取行动。比如民航客机非常安全,但再完美的交通工具也不可能百分之一百安全。你会因为极小的事故概率而不坐飞机吗?我们只要确定事故概率比其他旅行方式更低就可以了——甚至连这都不需要,我们只要确定这个概率小到我们能够容忍就可以了。为偶然事件大惊小怪,甚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幼稚的表现。
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
●═══●●════● -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 位置 1092
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能管住自己,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该写作业写作业,多学习少看电视,这个品质就是学业成功的秘密。统计表明,想要预测一个学生的大学成绩,自控能力甚至是比智商和入学成绩更好的指标。不但大学生如此,在职场上也是自控能力强的人更受欢迎。他们不仅工作干得好,而且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更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更不容易出现偏执和抑郁之类的心理问题。研究者普遍认为,排除智力因素,不管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还是人际关系,最能决定成功的只有自控。
●═══●●════● -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 位置 1097
自控需要意志力。一般人可能认为意志力是一种美德,应该通过教育的方式提升思想的境界来培养。然而实验表明,意志力其实是一种生理机能。它就好像人的肌肉一样每次使用都需要消耗能量,而且用多了会疲惫。
在作者鲍迈斯特本人领导的一个著名实验中,作为受试者的学生们被要求事先禁食,全都饿着肚子来到实验室,然后他们被随机地分为三组。学生们以为实验的目的是测试他们的智力。他们的任务是做几何题,而他们不知道这些题其实都是无解的,实验真正测量的是他们愿意在题目上坚持多长时间才放弃。控制组的学生直接做题,他们每人平均坚持了 20分钟。而两个实验组学生在做题之前则先被带到另一个房间,面对刚烤好的巧克力饼干以及一些萝卜。实验人员告诉第一组学生可以随便吃饼干,但是要求第二组学生只能吃萝卜。
你可以想象自己在饥饿状态看着热气腾腾的饼干而不能吃是一种什么感觉,你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只吃萝卜!第二组学生抵制了饼干的诱惑。然后两组学生都被带去做题,结果饼干组跟控制组一样,坚持了 20分钟,而萝卜组只坚持了 8分钟。唯一的解释是,萝卜组的意志力在抵制饼干的时候被消耗掉了。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你用在这里就没法用在那里。
为什么统计表明总能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反而经常穿脏袜子?为什么每当期末考试之前学生们更容易吸烟,不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因为他们的意志力用在学习上了。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用到很多意志力,回家以后就很难再用。双职工夫妇很容易为了小事吵架,因为他们懒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反过来说,如果让他们早点下班,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增加了,但是却会更少发生争吵。
●═══●●════● -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 位置 1111
如果使用意志力会消耗能量,那我们可以通过补充能量的办法提高意志力吗?事实正是如此。
●═══●●════● -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 位置 1121
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做选择会消耗意志力。在一个实验中,受试者面对很多礼物,而每个人只能带走一样。第一组受试者被实验人员不停地问:你要铅笔还是要蜡烛,如果要蜡烛的话你要这种蜡烛还是那种蜡烛,你要这个蜡烛还是要 T恤衫,你要黑色 T恤衫还是白色的……不停地让他们做选择。
而另一组受试者也要对每一个东西进行评估,比如问他们这个东西对你来说价值大不大之类的问题。两个组做的事要消耗同样多的时间。选定了礼物之后,两组受试者到另一个房间测试自控能力:把手放到冰水里看他们能坚持多长时间。
结果发现,做了很多选择的这一组人,能坚持的时间要少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意志薄弱的时候不愿意做选择的原因。此书提到,商家非常理解这个被称之为“决策疲劳”的原理。买新车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升级配置的选项,而聪明的销售总是让你刚来的时候先对一些花钱少的配置进行选择。等你连续决策到选累了以后,他再向你介绍价格贵或者根本没用的选项,比如要不要来个防锈?而这时候,你的意志力已经没办法对抗他的推荐了。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采取这种先易后难的选择顺序,顾客对购物体验的评价往往还更高。
●═══●●════● -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 位置 1139
除了好习惯可以减少意志力消耗外,作者提到另一个重要的自控手段是自我监视。实验表明,仅仅在房间里放一面镜子就能让受试者的自控力增加不少。据此作者建议我们把自己经历的每一秒时间,花的每一分钱都上传到专门的网站上以作记录。如果这也不能让你管住自己,你还可让别人来监控。比如你可以把一笔钱交给朋友或者专业网站代管,并宣布如果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比如戒烟,他们就有权把这笔钱捐给慈善组织!
●═══●●════● -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 位置 1145
真正有效的办法是“常立志”。意志力是一种通用资源,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做一些日常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然后把它用在其他事情上。本书提出的一个有效的练习办法是做自己不习惯做的事。比如你习惯用右手,你可以有意识地用左手。你还可以强迫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是书面语的完整句子,而不得出现俚语、省略语和脏话。在一项实验中有三组学生分别想提高自己的学习、省钱和健身能力,结果通过一段时间内在实验室对着屏幕锻炼注意力来提高意志力后,他们不但各自想要提高的能力提高了,而且还顺带提高了其他两个能力。
●═══●●════● - 匹夫怎样逆袭 > 位置 1293
维护现有的社会格局和强调遵守游戏规则,那是高富帅的事。而改变规则则是屌丝的特权。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376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跃动作;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380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比如说,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但如果这本书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但是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就是在恐慌区。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384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为什么大多数童星长大以后就不行了?这并不是因为小时候练得太累把他们练“废”了,而是因为早期实在太辉煌,而辉煌会把人的思想留住。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童星们早早地就获得了一个足以取得骄人成绩的“舒适区”,这个舒适区里面的技能是他们扬名立万的资本,是他们的竞争优势。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优势项目,这就严重阻碍了他对新技能的学习,并逐渐丧失竞争力。成年人的竞争需要的是新的技能。搞科研跟参加数学竞赛是两码事,演中年女人跟演小女孩是不同的表演,成人职业足球跟青少年业余足球是两种踢法!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392
只在学习区练习,这很难。学校里的教学往往是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须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的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395
所有人都想挑战自我,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主要的精力都被放在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就算有充分的条件离开舒适区,人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待在那里。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403
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我们会把这件事“自动化”。比如开车,不会开车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开熟了的人基本上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开。甚至你问他怎么开的,他都说不清楚。开车这件事已经进入他的舒适区。普通人打高尔夫球也会产生“自动化”,他们挥杆之后就失去了对球杆的控制——除非半途有人干扰,然后他们就会把球打飞,或者根本打不到球。打得越多,这种“自动化”现象就会越严重。
而真正的职业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那么,他们如何做到不“自动化”?因为他们没有舒适区!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这一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可以了,他们就会立即进入下一项更难的项目。他们绝不会在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上继续训练,这也有效地避免了“自动化”的产生。他们的训练永远追求更高的难度。一定程度的“自动化”非常有用,我们不可能每做一个动作都有意识地给每个关节、每块肌肉安排任务,但是“自动化”到不管不顾地执行则是错误的。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423
你的舒适区已经给你带来了多大的荣誉,留在这个舒适区就有多大的诱惑。
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巴菲特很早就已经通过股票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是八十多岁仍然在不断学习新东西,因为他知道能让他过去赚钱的知识未必能让他现在继续赚钱。不断更新的知识使得巴菲特敢买中石油和比亚迪这样的他原本不熟悉的企业的股票。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435
世界上有一帮人,他们一天不进步就难受。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452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 short term working memory,有时候也简单地称为“短期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 long term working memory)。短期工作记忆有点类似于电脑的内存,是指人脑在同一时刻能够处理的事情的个数——一般来说,我们只能同时应付四个东西,多了就不行了。短期工作记忆与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有关,换句话说,跟智商非常有关系,它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长期工作记忆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它有点类似于计算机硬盘,但比硬盘高级得多。关键在于,长期工作记忆并非是杂乱无章、随便存储的,它是以神经网络的形式运作,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存储,而且具有高度的结构性。
人的技能,取决于这两种工作记忆。专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己几乎无限的长期工作记忆。而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463
可以想象:一个只认识字母但不认识单词,更看不懂段落的人,面对一本英文书会是个什么情况。我在小时候曾经非常看不起死记硬背,有一段时间想要学围棋,就总觉得背定式是个笨功夫,高手难道不应该根据场上局面随机应变吗?但事实是,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定式和成语典故、数学定理一样,是人脑思维中的快捷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这么走,我应该怎么应对,如果他再那么走,我又应该怎么应对,这些计算如果每次遇到都现场算是算不完也算不好的,好在前人早就把各种可能性都算明白而且找到最优解了。在生活中跟人讲道理,如果每次遇到类似的道理都重新推演一遍可能谁都做不到,现在有了成语和寓言,只要一句“唇亡齿寒”或者“酸葡萄”,任何受过最起码教育的人都能立即理解你的意思。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632
从刻意练习角度,这就是即时的反馈( immediate feedback)。在有即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637
人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不知道。如果一个学生把教科书里的东西看过好多遍,每次看的时候都感觉看得很明白,他会认为已经掌握了,可是一旦考试就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实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是让我们对这个东西“熟悉”而已,而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这就是反馈!没有测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662
比如听一对夫妇之间的交谈 15分钟,专家就能判断他们在未来的 15年内会不会离婚。专家在这里看的最重要的指标不是他们怎么争吵的,而是看他们是否蔑视对方。吵架不可怕,一旦出现一方蔑视另一方的情况,这婚姻就快完蛋了。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683
现代的老师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呢?正是提供即时的反馈。世界上最好的高尔夫球球手,最好的国际象棋棋手,他们的比赛水平肯定超过自己的教练,可为什么他们还要请教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练能在训练中以旁观者的身份提供即时的反馈。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要对错误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768
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找一本小说边喝咖啡边看,在一个空闲的下午打场球,这样的活动都非常令人愉快,但是做得再多也不会提高技艺。很多人每周都打一场网球或者高尔夫,打了 25年也没成为高手,因为他们不是在刻意练习,他们是享受打球的乐趣。很多年轻人追求一种散漫的风格,干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在打打闹闹中学习的人很酷,这是非常愚蠢的。能够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才是最酷的。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782
所以我们再次发现所谓“一万小时”实在是个误导人的概念。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是你“刻意练习”。
●═══●●════● -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位置 1813
练习需要重复,而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跟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
●═══●●════● -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 > 位置 2167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多,因此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围棋:你走一手,牛人也走一手,牛人获胜并不是因为他走得比你多,而是他每一手都走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执行这样的效率,需要钢铁般的意志。谁能做到不看无聊的文章,谁能做到不去刷新网页,谁能做到不看电视新闻?牛人都能做到。
●═══●●════● -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 位置 2200
可是在尼古拉斯·卡尔( Nicholas Carr)的《浅薄》( The Shallows)这本书看来,上网者才是真正的奴隶。相对于读书,网络阅读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识体系:互联网把我们的大脑变浅薄了。
●═══●●════● -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 位置 2215
多媒体,超链接,时不时蹦出来的聊天信息和新邮件通知,还严重干扰记忆力。只有有意识的短期记忆,称为工作记忆,才有可能被转化为长期记忆。过去心理学家曾经认为人的工作记忆只能同时容纳 7条信息,而最新的研究结果是最多只有 2~ 4条。这样有限的容量非常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导致过载。上网时分散的注意力,不停地为点还是不点做决定,都在阻碍我们把短期记忆升级为知识。
●═══●●════● -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 位置 2226
而互联网这个技术是用各种小信息去干扰人的思考。神经科学家梅策尼希( Michael Merzenich)说,多任务的阅读方式是“训练我们的大脑去为废物分散注意力”。
●═══●●════● -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 位置 2233
不过,经济学家泰勒·科文( Tyler Cowen)则对肤浅信息的流行有不同的解释。在中译本《达蜜经济学》( Create Your Own Economy)一书中,他提出廉价必然导致低俗流行,是阿尔奇安-艾伦( Alchian- Allen)定理的要求。这个定理说如果低品质苹果和高品质苹果同时涨价,那么人们将更乐意买高品质苹果,反正也要花很多钱还不如吃个好的。在通信和交通手段不发达的时代,出门看一场戏剧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所以要看就看个经典的,而且戏剧往往很长。同样道理,在中国发明纸张之前,竹简是昂贵而费力的信息载体,所以那时候的书本本都是经典。
●═══●●════● -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 位置 2238
如果获得信息很容易,我们就会倾向于短小轻快的内容。这有一个心理学原因,那就是期待和尝试的乐趣。比如说我们收到一个的礼品盒,打开这个盒子的过程本身就是个很愉快的经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爱看最新电子产品的开箱视频。点开一个链接就如同打开礼品盒,各种短小信息构成了一股期待——尝试——发现的快乐之泉,我们享受这源源不断的小乐趣。另外,很多时候完成一个工作的乐趣集中在开始和结束,而不在漫长的中间过程,我们喜欢不断地开始和不断地结束。相对于一本 600页的书,我们可能更想读两本 300页的书。我们在网上追求能够立即满足的小刺激。
●═══●●════● -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 位置 2261
上网的关键态度是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做各种超链接的奴隶。高效率的上网应该像自闭症患者一样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以我为主,不被无关信息左右。就算是纯粹为了娱乐上网也无可厚非,这时候读得快就是优点。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上网占用读书时间,他应该经常能够平静地深入思考,只有电话接线员才随叫随到。
●═══●●════● - 用强力研读书 > 位置 2422
读书的目的是获得见识以及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这个世界经常会发生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它们令很多人兴奋,迷惑,或愤怒,而大多数人只会在新闻网页的评论中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果你读过这方面的书,也许就会指出:
第一,这件事其实没什么,我知道比这个更好/更坏/更怪的事;
第二,那个所谓专家说的意见属于 X流派,而学术界对这派有很大的争议,其实他们已经过时了,比如获得 × × ×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 Y理论,就是个更好的理论;
第三,我估计此事将会向 × × × × × ×方向发展。
著名经济学作者蒂姆·哈福德出过一本《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这是他在《金融时报》答读者问的短篇合集,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这样的套路。有学问跟没学问是很不一样的。
●═══●●════● - 用强力研读书 > 位置 2488
娱乐性的小说,纯粹信息性的新闻,读得越快越好。而对于处在我们的“学习区”内的好书,则应该慢慢地仔细读。把一本书快速读完,就好像把一首曲子快速弹完一样,这不是练琴,这是为了完成练琴任务。读书人的一个秘密就是,读得慢,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会更高。
●═══●●════● - 用强力研读书 > 位置 2499
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为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还有别的好书等着我们去读呢,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
●═══●●════● - 用强力研读书 > 位置 2562
对一本讲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的书,在第一次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作者的思想之中,我们大脑的全部带宽都被用于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没有更多的余地去产生别的想法了。“幽默是智力过剩的体现”,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 - 用强力研读书 > 位置 2584
读电子书一定要多批注,不要浪费那无限的空白处。如果费马当初读的是一本电子书,他大概就不会因为书的空白处太小写不下而不给出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了吧。
●═══●●════● - 用强力研读书 > 位置 2591
强力研读要求慢读,但是我们知道很多著名的读书人的读书速度却都很快,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武功。他们读得快,是因为对他们来说一般的书里,新东西已经非常有限了。
●═══●●════● -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 > 位置 2696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领导者,你每时每刻都能接触到各种号称可以改变世界,至少可以改变你们公司的“新思想”。这些思想逻辑上都无懈可击,但实施的过程是有风险的。上面的两个故事中的新思想都要求对企业运行方式做一次彻底的改革。企业不能每年都搞一次这种彻底改革。对于领先的企业,更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谚语说, If it works, don' t fix it!只有落后者,光脚不怕穿鞋的,反而可以冒这个险。冒险至少还有赢的机会,不冒险就输定了。这就是为什么本文不说创新是落后者的“权利”,而说,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
●═══●●════● -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 > 位置 2708
我们用一个体育比赛的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这种竞争格局。如果总是落后者创新,那么领先者应该怎么办呢?美洲杯帆船赛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比赛。比赛规则很特别,获得上届冠军的俱乐部自动有一艘船进决赛,而其他各队比赛争夺一个向冠军挑战的资格。此赛事自从 1851年创办一直到 1980年,冠军居然都是美国队的。帆船比赛特别讲究“落后者创新”。 1983年美国队首次卫冕失利过程中的一场比赛,给了我们一个有意思的例子。
这场比赛是最后 7局 4胜决赛的第 5场,此前美国队 Liberty号以 3 ∶ 1领先澳大利亚的 Australia II号。比赛开始之前人们甚至已经准备好庆祝美国人延续 132年连胜的历史时刻了。比赛中还是 Liberty号领先。澳大利亚人一看继续这么玩下去冠军肯定没有了,必须赌一把。 Australia II号变道,换到航线的左侧,希望能碰上有利的风向。这时候 Liberty的正确应对策略是什么呢?是跟着变。不管航线左侧风向是否真的有利,只要我们两个的条件能保持一样,那么最后肯定还是我赢,因为现在我领先。哪怕你的选择是错误的,为了确保胜利我也必须做跟你同样的选择。所以在这种一对一的帆船比赛中不是落后者学习领先者,而是领先者学习落后者。
然而利伯蒂( Liberty)的船长丹尼斯·科纳( Dennis Conner)选择了留在右侧航线!这个看上去很直觉,实则不符合帆船比赛竞争规律的错误使他青史留名: Australia II号赌赢了,利伯蒂再输两场之后,美洲杯冠军终于易手。
所以不是落后者要学习领先者,而是领先者要学习落后者。比如你是一家股票走势预测的公司,你们公司的业绩取决于你预测的准确率的年度排名。十个月过去了,你现在排第一。为了保证年底的时候你还排在第一,这时候你应该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直接抄袭其他人的预测。
●═══●●════● -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 位置 2765
心理学家对人性有一个基本认识,叫做“损失厌恶( Loss Aversion)”。这个原理指出,当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时,我们对损失的厌恶超过对获得的喜悦。它甚至可以被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我们对失败的恐惧超过对成功的渴望。
●═══●●════● - 夺魁者本色 > 位置 2846
最牛女生宿舍如果你经常看与教育有关的新闻,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个“最牛女生宿舍”现象:
· 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某女生宿舍,四人中有两人专业第一,另有一人被保送至中国人大,还有一人申请出国;
· 南京邮电大学某宿舍八个女生全部考研成功;
· 郑州大学 118宿舍四个女生全部考上英美名校金融专业研究生,而 616宿舍的四个女生则全部考上国内名校;
· 西交利物浦大学某宿舍四个女生中三人考上剑桥,另一人考上帝国理工。
这类报道还有很多。一个宿舍的人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这听起来非常正常,可问题是,为什么没有“最牛男生宿舍”呢?因为最牛的男生一般对自己的宿舍没什么好影响。中国大学给新生安排宿舍是强制性的,学生本人没有选择权,而校方安排宿舍的唯一标准是每个宿舍的学生尽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完全不考虑入学成绩。
对研究者来说这简直是个最理想的自然随机实验。哈佛和北大的两个研究者,韩丽( Li Han,音译,下同)和李涛( Tao Li),分析了中国某沿海省份著名大学 2134个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在大学的平时成绩,并研究他们的成绩是怎么受室友影响的。他们发现女学霸对其所在宿舍来说是一盏明灯。如果一个女生的入学成绩比较弱,但是她有成绩好的室友,那么她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会因此受益。她很可能被室友激励,甚至可能得到了室友的直接帮助。
可是男生宿舍里没有这样的效应。数据显示,那些学习最好的男生,甚至对自己宿舍其他人的成绩有负面影响!这并不是因为男学霸压制室友,而是因为作为男人,跟学霸做室友的滋味并不好受。男孩什么都想竞争,每时每刻都想跟人比,而且还过度自信。
上一所好大学之前,女孩能清楚地估计到自己面对这么多好学生将不会具备什么优势,所以在大学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去寻求帮助,并且会得到帮助。而男孩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输。如果输了他也不会去寻求帮助,他会拒绝承认自己输了,实在不行就干脆放弃这个项目。男人在决定参与竞争之前并不在乎失败的风险,可是竞争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放弃。女人却总能合理评估竞争风险,一般不爱竞争,但是一旦参与了,就算遇到挫折也常常能坚持下来。这样看来男人的竞争模式似乎比较愚蠢……
但真实世界不只是大学生考研。过度自信和敢出手恰恰是男人的优势。比如为什么大多数政客是男的,这不是因为选民有性别歧视。女候选人真参选的话,她获得的政治捐款和得票率都并不比男性低。女政客少,是因为女人不爱参选。女人不参选,是因为她们能合理对待自己当选的可能性。有研究者对美国各州议员进行统计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问题: 1,你是否打算参选国会议员; 2,你认为如果你参选,你赢的可能性是多少。结果非常有意思,关键数字是 20%:
· 如果自己评估的胜率是 20%以下,很多男性政客仍然要参选,而女的就不愿意参选了。有些男的是不管概率多低都要参选。
· 可是如果自我评估的胜率是在 20%以上,女的甚至可能比男的更愿意参选。
对政治选举来说, 20%可是个巨大的数字。美国政界中如果一个在位者竞选连任,他获胜的概率非常大,高达 95%。女人不跟他争,是理性的选择。结果就是最后选上的都是男人。
●═══●●════● - 夺魁者本色 > 位置 2876
了解过进化心理学的人可能会立即指出男女的竞争差异是由两性生理特质决定的,男人的“性冒险”的代价并不高,而女人要是一旦怀孕了,事可就大了,所以女人必然不如男人爱冒险。很多证据显示,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或冒险,是由一种激素——睾酮,这个天然的雄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所决定的。男性有睾丸可以分泌睾酮,但别忘了肾上腺和卵巢也分泌睾酮。
●═══●●════● - 夺魁者本色 > 位置 2893
现在可以谈手相了。一个人的基础睾酮水平可以反映在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比上。胎儿在子宫中的发育同时受到睾酮和雌激素的影响。这两种激素影响胎儿大脑的同时,也影响手指。睾酮水平相对雌激素水平越高,人的无名指相对于食指就越长。
2011年,两个意大利经济学家就此搞了个研究。他们找人采访了超过两千个自己创办公司的企业家,给他们的右手拍了照片,然后用照片统计这些人的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比。结果发现越是成功的企业家,其无名指相对食指就越长,那些最成功企业家的无名指要比食指长 10%,甚至 20%!更有意思的是其中有 780个女企业家。
通常情况下,男性的无名指比食指略长,女性的无名指比食指略短。可是这些意大利女企业家的无名指比食指长,而且其长出的比例比男性还显著!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女企业家平均而言比男企业家更成功,她们的公司更大,成长更快,她们工作起来更猛。如此说来,想要了解一个人适不适合参加竞争,得看无名指长度?!事实差不多就是这样。而且这个研究还不是孤立的。在《夺魁者》书中后面的参考文献中,我还发现好几个正文没有提到的类似研究,不只是企业家,从高水平运动员到华尔街高频交易员,成功者都有更长的无名指。对无名指不够长的人来说这恐怕是个重大打击。但是像这样的打击还没完。
●═══●●════● -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 位置 2958
当一个人玩游戏的时候,他玩的是什么?当然,现在中文论坛给的流行答案是“寂寞”。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结果,说游戏之所以让人上瘾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很平庸无聊,而在游戏中却可以呼风唤雨、横扫千军。不管是寂寞论还是心理论,言外之意,电脑游戏,是 loser的天堂。
●═══●●════● -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 位置 2978
游戏的第二个境界是追求成就感。如果成就感仅仅是为了成为全服务器第一高手也就罢了。但为什么会有人为了凑齐一套装备反反复复地刷副本?为什么有人甚至仅仅是为了“打钱”而不眠不休地在一个地方杀怪,不惜因为这种纯低端的体力劳动而被人嘲笑?更重要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不把这个精神用在真实世界中的学习和工作上?这是因为有两件事只存在于游戏之中:
第一,“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回报是即时的。
打赢一场仗,经验值立即上升,战利品立即到手。这个规则看似简单,在现实生活中却是非常少见的。即时的回报会给做事的人一个正反馈,使他更投入地继续工作,这种正反馈一旦运行起来,只有人的生理极限才能限制他的工作强度。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政府职员在上班时间悠闲地看报纸,而一个小商贩却可能在工资更低的情况下拼命地加班加点,其根本的技术原因是这个小商贩的每一个动作都可立即转化为收益。即时正反馈,就是游戏上瘾动力学。
●═══●●════● -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 位置 3029
“弱联系”的真正意义是把不同的社交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根据弱联系理论,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机会的多少,与他的社交网络结构很有关系。如果你只跟亲朋好友交往,或者认识的人都是与自己的背景类似的人,那么你大概就不如那些什么人都认识的人机会多。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这样来说,岂不是从一个人的社交网络结构,就能判断这个人的经济地位如何了吗?
●═══●●════● -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 位置 3080
现在,“弱联系”理论已经被推广到许多领域,不管你是仅仅想学点东西,找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应该避免陷在成熟的“强联系”中,你应该走出去追求“弱联系”。
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
●═══●●════● - 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 > 位置 3164
如果要用一根绳子紧贴地面绕地球一周,可以想象必然是一根很长的绳子。现在如果我们想把绳子抬高到距离地面一米,请问绳子要加长多少?不会算的人可能会被地球这种大尺度给蒙住,而会算的人会立即指出绳子只需要加长 6. 28米就够了。
●═══●●════● - 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 > 位置 3242
牛顿认为上帝必须存在的另一个理由则不需要他的直接干预,这就是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实在是太幸运了。方程表明一个行星的轨道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椭圆形,圆形是非常特殊的情况。如果地球轨道是椭圆,哪怕“椭”的不是特别厉害,其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温度也将会非常不同,而不会有像现在这样一年四季温度相差不算太大的环境。而地球的轨道几乎就是圆的!地球四季的温差几乎完全来自自转和公转的倾角,而与距离太阳远近无关。地球的另一个幸运之处在于这个距离与我们这个太阳的质量正好搭配合适,哪怕太阳质量有 20%的不同,地球也将因为过冷或者过热而不适合生存。牛顿考虑到这些巧合,认为这一定是上帝安排的,就好像一个连续买彩票中大奖的人认为这是上天的眷顾一样。要不是后来我们发现宇宙中有那么多的行星系统,其中有一个适合生存的也不算意外,物理学家大概也只好相信这个巧合是安排的。
●═══●●════● -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 位置 3950
美剧《生活大爆炸》曾经讲过一个好多观众没听懂的笑话。说有一个农民发现自己养的鸡都不下蛋了,于是他找了一个物理学家帮忙。物理学家做了一番计算之后宣布我已经找到了一个解!但是这个解只对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有效。这个笑话的意思是物理学家使用了一个过分简化的模型去模拟真实世界。
●═══●●════● -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 位置 3974
也许有些科学家的确相信绝对真理的存在,但科学研究从来不涉及绝对真理。哲学才研究绝对真理。科学研究的是“有效的真理”,是“有限的真理”。两个古代哲学家坐在那里谈论“天道”,说来说去只能是空对空。科学方法的第一个智慧就是我不直接用心去跟“天道”对话,我做几个实验,总结几条规律,形成一个不求“天道”但求有效的“模型”。
/ht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