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外行读《圈子圈套》_圈子圈套1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圈子圈套1 > 圈里外行读《圈子圈套》
天马行空·错话连篇 圈子圈套1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1-07 22:01:03

圈里外行读《圈子圈套》

从李开复那里学到一个词,“同理心”,属于人类本能之一,接近于同情心,不过要比同情心的褒义说法更中性一些,含义差不多,大概就是代入,就是设身处地,就是感同身受,就是身临其境。
《圈子圈套》三部曲若非有一些IT行业背景,未必能够火起来,所以这套书的行销成功,除了归功于作者比较好的文笔和思维深度外,IT行业在网络上的放大效应也不可忽视,何况IT从业人员的购买力也是相当强的。
小说就是这样,只要不太难看,越长越容易吸引更多读者,早成更强的反响。因为阅读小说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文字获得代入感,越长的小说细节越多,阅读下去的代入感也会越强。一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正是因为有丰富的记忆,人生经验构成了个人认同感。于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何所谓经典网络小说多半都是鸿篇巨制,那些没写完的为何有令人泥足深陷欲罢不能。
好在《圈子圈套》写完了,虽然这个结局来得那么突然那么轻松,没让俞威在正面战场上一败涂地,反显得鸿钧的胜利有侥幸成分。
作者一直避免脸谱化两个男主角,意图从性格入手描绘人物以及发展情节,所以“反一号”俞威并不是面目狰狞用心险恶之辈,在“民族精神”(反日)的刻画上,用了比主角更多的笔墨,这也比较符合俞威的行事极端的性格。
男主角鸿钧行事稳重谨慎,只是有时候心理描写过多,显得踌躇多虑,也比较感性泛滥,不太像那个小有成就的销售老手,大概这是作者塑造主角唯一一点缺憾,有些用力过度。书中经典的段落或者句子,多半通过鸿钧之口说出,对于圈子和圈套的比喻颇值得玩味。
女主角……如果说这本书有女主角的话,大概只能算是菲比了,可惜这是男人主导的商战小说,女人注定只是花瓶,只是配角,只是丰富剧情的工具,所谓爱情,笔墨甚少,菲比出场还算亮点,迷恋上鸿钧就落入言情俗套,在后面两部里甚至都不能算作女主角,戏份还没有范宇宙多,似乎就是鸿钧放家里的备用品,人总要有老婆,失业在家人生低谷的时候陪陪,抚慰一下心灵。可能作者也发现了这点,还添加了一场突兀的小薛暗恋菲比的戏码。说回来,小薛的角色寓意很深,尤其在第三部结尾,可算点睛之笔。
这本小说为什么能让人看下去?三部曲,多场现实IT商战,最大的亮点就是真实!销售人员的手段,人精儿们各自打着小算盘的心眼儿,错综复杂符合国情的CASE,让读者觉得都可以在现实中发生的,甚至忍不住猜测这些案例的真实背景到底影射了什么公司什么项目隐藏了什么内幕。这个类型的小说,不是玄幻,不是武侠,不是科幻,不需要夸张离奇,所以对于已是圈中老手的作者,这些素材可谓信手拈来。比较有趣的事,放着高新高位不做,他居然声称要当作家,我才不信呢,大约只是采访中一句戏言吧。他的网站倒是搞得轰轰烈烈,大有独创一个IT门户的雄心壮志。
虽然咱也是IT圈里的,但毕竟是技术类,跟销售人员基本只限于一起吃饭的接触,所以这本小说在真正销售人士看来也许并没什么意思,可能还有很多漏洞失误,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好歹比较熟悉其中IT界行话,我这个外行看得津津有味,还曾站在崇文门外新华书店里翻了半个多小时。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