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疾老师终于书出了,第一件事就是先给在千里以外的老妈定了本。
她体质性情敏感,身体容易失衡。由于不能常在她身边,只好通过电话帮她平心定神,或邮寄些养生类易理解的光盘。但老人家年龄已大,虽然悟性较高,热情也不小,但中医这种千头万绪的东西,经常让她学了西忘了东,始终不能有种高屋建瓴的统筹把握。
她看了这本书,很激动。电话告诉我说,突然觉得以前很多浮于表面一些东西,她理解了其深层次原因。还有很多知识理论碎片,也似乎得以整合。很为她高兴,也更加感谢无疾老师。
仔细读了这本书三次,觉得这本书是有血有肉,有心有性的难得好书。原因有三:
1)字里行间,温情脉脉:中医这种“技术类”的知识,照理应是冷冰冰的,但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会让我觉得“感动”的中医书籍。对于抽象阴阳的描绘,对于五脏六腑的阐述,对于草药四性五味的剖析,让人觉得自然界也好,心肝脾肺肾也好,草根树皮金石也好,原本抽象却都变成活生生有血有肉。在此基础上理解中医很多理论点,都更容易心领神会。无疾有心,万物显情。
2)整本书里,正气浩然:用“正气”这种词描述一本医书似乎有点奇怪。但不管是之前在网络上和无疾老师学习的过程中也好,或者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好,我的确都能切身感受到这种充满谦逊关爱,不偏不倚的“正气”。心正则心明,明心则见性。不管是修道也好学佛也好从医也好,有了这种抱中守一的正气,才能孕育出真正的智慧。市面上流行的养生书,大都有浮夸近利的特点,我都不太喜欢。书尾提到养生的要点“五脏精神宜静,六腑气血宜动。顺之则为养生,逆之则为杀生”,说得多么质朴,却又多么精准!
3)善读此书,能启迪智慧:无疾老师说“认识事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头脑去分析,去推理;一种是用心去感知,去体悟”。体悟体验,也是贯穿于整本书中的一个要点。回顾前段时间读的Krishnamurti和南怀瑾的一些书,突然发现这些书间,其实有一种惊人的暗合。
Krishnamurti也在反复强调,面对世界先分析再感觉,以及先感觉再分析,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比如说,什么是“树”?思维会直接在脑中形成一个“树”的形象,有门纲目科属种,有枝杈有绿叶。但这是真正的树吗?他说,如果要理解什么是树,你就必须真正在路边的树边驻足,用手去摸摸树干的粗糙的树干和平滑的叶脉,用心倾听树叶在风中轻摇的细响,用鼻子去闻树所散发出来独特飘渺的气味……然后才能发自内心理解,什么是树。
中医也是这样,金木水火土,寒湿暑热燥火,寒热表里阴阳虚实,这些东西本身是文字对现象的抽象,便于大脑理解,但这些文字远远不能等同于实相。好的中医,必须有“用心体悟”的能力。只有这样观察东西,才更完整地还原出实相。
对同一事物,心和脑必定有不同的认识结果。这就是“幡动,风动,还是心动”的不同。大部分的人都未能真正启智,认识事物能力仅仅囿于脑,认识结果局限性很大。智慧来自于心灵,而不是大脑。
佛学的东西太飘渺太游离,我可能会去学习理解但不会彻底认同。相对而言,医道的东西,我更有亲近感。如同朱熹对佛道的评判,佛学“形神相离”,肉体都看空了,练来练去只练神,修来世。而道家讲究“形神相守”,明心见性的同时还要守身,最后才能呈现一派仙风道骨的气象。
中医的学习和练习过程,其实是一个心脑间冲突印证的过程。真正用心,必能在成为医者的同时,成为智者。从现在开始,按照无疾老师的思路,每天坚持研究体悟一个医案,并从自己和身边的人开始,主动寻找机会实践。希望几年之后,我能在医术上和心智上,都提高一个层次。
最后,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任何对中医有好奇,有兴趣的朋友,都值得买来认真研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