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型大空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小户型欧式装修风格,所涉及的装修对象包括“单身生活小屋”、“情侣和小家庭的小屋”和“工作室的小屋”。
书中的装修案例来自德国柏林各个不同人家的真实房间装饰。从色调到搭配,再到装饰,几乎每户柏林人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装修风格,唯一的相同点,正如书名所言,这些房子都是小户型,所以通过阅读该书,读者还能掌握一些如何节约空间的装修技巧。而最重要的是,当你走进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普通人家时,你会发现装修其实是一种心境。
带我们走进这些柏林人家的,也正是该书的作者久保田由希——一位旅居德国的日本作家。曾出版过《柏林风格小屋》、《欧风创意家居教室》等等。我对这位作家并不太了解,不过显而易见,她对欧式装修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并且在2002年一个人到德国居住,一住就住到了现在。在创作《小户型大空间》期间,她会敲开陌生人家的门,然后请求对方的同意去采访这户人家有关装修装饰方面的内容。可以想象,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中国,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该书篇幅不算长,32开本,142页,属于精致的小书。每页都以彩色图片为主,并且配有文字介绍和户型信息等。这样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进而节省时间——如果你翻开到某种装饰风格,第一眼就觉得不适合自己,或者不喜欢,那么就可以不必读图片旁边的文字,直接跳过。而且,以介绍景物、场景为主的书籍,也确实应该以直观的图片为主。对于柏林人的装饰理念,作者也有过介绍:家就是私人空间,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所以我们会看到,不管是单身生活的小房子,还是年轻夫妇的小家庭,或是工作间,即便户型面积再小,德国人也会将其装修得充满个性,甚至有些时候你会觉得他们是在追求极致,这也是一种为追求美好而精雕细琢的心境。
有很多读者会因为读过该书而在装修知识和技巧方面受益匪浅,但是对我而言,德国人对于装饰自己空间的态度和心境更值得学习。我是一个自认为有点邋遢的人,但我最喜欢的外国民族恰恰是作风严谨的日耳曼民族,其实这也不算矛盾,如同人的身体一样,缺什么养分就需要补充什么。对于装修装饰,我也是一个患有“空间控”的人,只要看哪个家具不顺眼,我就会把它搬来搬去,我的沙发就曾经在同一天里多次往返于我的卧室和客厅。还有我的衣柜和书柜,我总觉得它们永远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真不知道到了约定俗成需要装修的那天,我还要在这方面消耗多少脑力和体力面。
看了德国人的装修,难免回头想一想中国人的装修。就我周围的人家来说,给我最直接的三个感觉就是:昂贵、俗气、千篇一律。不过最近几年还好一些,要是在十年前,你会发现每家的装修都是一个色调,一个样式,别说个性,就连最基本的美感都没有。有时候你问他为什么这么装修,他会说,我看别人都这么装修的……
有人说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一直有一种从众心理在作祟,这并不难理解,在千百年来的封建统治下,大多数中国人已经被压制成同一个人,他们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才开始慢慢觉醒,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了墙纸和带颜色的涂料,这不仅是因为见了世面多了,而是包括审美和追逐个性等方面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也可以说中国在慢慢崛起的同时,中国人也开始找回了自我,找回了心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走访亲朋好友或街坊邻居的时候,会惊奇的发现他们家的装修充满了个性与情调,甚至比欧式风格更令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