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头逆袭_大空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大空头 > 空头逆袭
之言 大空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3-26 15:03:44

空头逆袭

《大空头》,今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的原著,真实故事改编,作者是谁就不用多说了。

叙事风格是我喜欢的多线叙事,多人物多视角多线交叉,各种多,光记人名和术语就够呛了,但没记住也没关系,不影响欣赏剧情。

不同于其它描写次贷的书,《大空头》是空头逆袭的反向视角。书中几位角都不是什么大咖,小人物为主,顶多就是中人物。故事讲的是天下掉下一个次贷泡沫,书中的空头们就是全世界最早捕捉到的那几位,然后就是各种对赌,各种跌宕。

同名IP电影上映来口碑上佳,但感觉由于片长关系还是翻拍得有点仓促,有些细节没来得及呈现出来。

电影里巴里这条线表现最好,当然也是因为演技狂人贝尔加持。

那场把自己憋在房子里大听重金属然后嘶吼咆哮发泄的戏拍得很好,交易员看到应该很有共鸣。在算准次贷泡沫动手抛空之后,中间那段该跌不跌的过程非常难熬。巴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次贷违约率上升,怎么着债券价格没跌还反而上涨了,手里空头出现20%左右浮亏,被逼着减仓,雪上加霜的是投资人还不理解准备撤资,巴里就这么生生顶住所有压力,硬扛扛下来,可见要玩对赌没颗大心脏还真不行。

最后来段提示,《大空头》中描写的内容全部为危险动作,不明真相的群众切勿模仿。


以下内容摘录自书中:

第8页 抵押贷款借款人通常只在利率下跌的时候才会清偿他们的贷款,从而以更低的价格重新融资,这让抵押贷款债券持有者拥有了大量的现金,并以较低的利率进行投资。

第9页 当史蒂夫艾斯曼跌跌撞撞闯入这个新兴的快速成长的特别金融行业时,抵押债券正准备投入新的用途:发放达不到政府担保要求的贷款。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信贷延伸到信用度非常低的住房所有者,不是为了让他们买得起住房,而是为了让他们将自己在已经拥有的住房上的全部利益都变现。

第23页 市场本来应该学到一个简单的教训:不要借钱给那些还不起钱的人。可是相反,它学到了一个很复杂的教训:你可以继续发放这些贷款,但不要让它们出现在你的账本上。

第31页 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所有不同层级,或者说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债券无法卖空。要卖空股票和债券,你首先需要能够借入这些股票和债券,而这些抵押贷款债券是无法借入的。你可以买入或者不买入,但是你无法用它们进行对赌。

第45页 收取基金净值的2%作为佣金是绝大多数基金经理的规定,这意味着他们只需要把投资人的钱汇聚起来就能够拿到钱。

第63页 数百万名散户的存在,使股票市场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它一直都受到立法监管,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公平的。

第90页 现实中存在着一个奇怪但却千真万确的现象:你越接近市场,你就越难发现它的愚蠢。

第111页 老式的价值投资者不碰期权,因为期权假定被低估的股票存在一种随时间进行价格运动的能力。

第113页 华尔街所使用的为价值上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模型,想当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有序、连续的过程。但是世界并不是连续的,它时断时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通常都是偶然的。

第123页 债券市场在设计术语的时候,较少考虑它要传达的意思,而是考虑怎么去吓唬外面的人。被高估的债券不是“昂贵”,而是“富余”,这让它们听起来几乎像是某种你必须买的东西。

第199页 在过去的20多年间,债券市场的复杂性帮助华尔街债券交易员欺骗华尔街的客户。现在,它开始让债券交易员欺骗自己了。

第205页 许布勒和他的交易员认为他们自己很聪明,他们来到地球上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市场的无效率。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贡献了更多的无效率而已。

第242页 美国的金融文化如此难以变革,就算在次级抵押贷款灾难之后,强制要求它改变的政治进程如此之慢,原因就在于开创它花了太长的时间,而且它的各种假设已经深深地嵌入社会文化之中。

第243页 或许“投资”的最好定义是“赔率对你有利的赌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空方就是在以对他们有利的赔率赌博。

个人公众号:之言

空头逆袭1

展开全文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