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百感交集,不光是因为次贷毁掉了多少人的生活,更是因为这本书里所揭示的术语,对于外行人来看,都是看不懂的黑箱。每我跟别人说我做债券投资的时候,所看到回应的眼神都是要么闪躲(算了,换个话题吧),要么疑惑(这是个什么鬼东西)。3、4年前,我受邀给客户服务部的同事们介绍债券市场。第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如何观察债券市场,有哪些指标。这个问题就很难以让圈外的人回答。因为债券市场的成交,特别是信用债市场,单券的成交往往是不连续的,如果你没有一个数据库支持,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真观察市场,你都很难说得出今天信用债市场是涨还是跌,更不要说对一个老券(发行比较久、成交不活跃)定价了。所以书里讲巴里的老券难以定价我感同身受。任何一个model都想当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有序、连续的过程。但世界并不是连续的,它时断时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通常还具备时间相关性。
国外的定价问题更大。当我几年前第一次看到同事交易,并且听说国外债券交易模式的时候,我惊叫,那就是一个黑箱啊。国内因为有中债登、上清所、交易所三方面的努力,每天都会对全市场进行一个价值的扫描。而国外,只有券商自身对提供服务的组合进行定价估值,而定价估值是要付费的。记得那年我司计划开发一个信用债指数基金,眼见着海外投行拿来国内信用债的定价数据,错到没边没沿儿,那是多么搞笑的事情。
书上提到的ABX指数,是一个以最活跃的20只CDS产品合成的指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之前中信证券做过一版交易最活跃的20只券的债券指数。我不能不说,选择券种加入指数本身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每天都有成交会带给这些券自然而然的溢价。当然这是对市场变动比较灵敏的数据。因为人们会认为买卖更加方便。但如果你认为活跃券种交易在100元,你的指数外券种就应该交易在100元,那可真的是可笑至极。数据会差的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