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讲故事的人,运气都不会差_故事思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故事思维 > 会讲故事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陶瓷兔子 故事思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4-10 12:04:47

会讲故事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很喜欢韩松落曾经写过的一段话:

故事的初始意义,是一种独属于人类的能力,我们用自己的体验,给所有可知和不可知的事物加上想象,打上柔光,那些事物因此变成了镜子,处处映照出人性之光,它本身的坚硬,无情因此被忽略,曾经被我们抵达,生存的荒谬感就压制下去了。

无论这个世界的节奏多么快,人们依然喜爱听故事胜过纯粹的道理,正如那个古老的犹太小故事中所说,真相直接又冰冷,曾经被村庄里的每个人拒之门外,但当它被故事所装扮,就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

我们每天都会说很多话,循循善诱的,自白陈述的,暗藏机锋的,但所有沟通的目的,从来不仅仅是为了表述,而在于影响。

更直白的说法是,你能影响多少人,就能做成多少事。无论是面对面无表情的CEO,还是一脸懵懂的菜鸟下属,无论是面对跟你有血亲之缘的家人,还是素昧平生的旁观者,如何让他们懂得你的意图,清楚你的想法,并心甘情愿的接受你希望他们去做的事情,这就是故事的魔力。

美国作家安妮特.西蒙斯就写了这样的一本书:《故事思维》,专门教人如何讲故事。

别误会,这不是像天方夜谭里带着魔幻色彩的寓言和童话,而是在商业社会里,如何运用故事思维有效表达自己的指导手册。

1. 故事思维为什么有效?

神经心理学家将人类的大脑分为“理性脑(大脑皮层)”和“情绪脑(边缘系统)”,保罗·麦克里恩博士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理性动物,把“吸引力”看成是“理性概念”,然而,事实是,真正起作用的,却是让人震撼的强大“非理性”因素。

情感脑只对信息进行两类基本认识:喜欢或者不喜欢。而理性脑则负责判断逻辑,检验证据,经过复杂的一系列运算得出结果

运用故事思维的巧妙沟通,正是绕过理性脑,直接触达情感脑的有效捷径,在对方不知不觉中,对他的情感脑造成影响。

设想一下你在一场高管面试时,面对CEO提出的,“你如何说明自己是个合格的管理者”,你该怎么回答?

是干巴巴的罗列自己获得的头衔,参与过的培训,经手的项目,或是用一些常见的大套话:我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等等。

还是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自己如何带领手下的员工攻克项目,中途遇到了哪些困难,又学到了哪些经验,最终项目的结果如何,员工的成长又怎样。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那位执掌“生杀大权”的CEO,你听完这两种不同的陈述,又会作何感想?

第一种回答,很容易就会触发理性脑的逻辑触角,“你如何证明自己的XX能力较强”,“你的XX培训到底有什么作用”等等的疑问层出不穷,如果你最终无法通过实例证明自己,那么等待你的就是谢谢再见的结局。

而第二种回答,却更容易逃脱逻辑的搜捕,因为你并没有明确的罗列自己的资历,而是通过故事的展现来一点点揭晓自己的能力,证明永远比声明有效,而触发情绪上的认同,也比跟理性的搜捕网对抗要艰难的多。

至于对方会不会怀疑你故事的真假,那取决于你到底会不会组织一个好故事,那是接下来的事了。

2. 我们要讲什么故事?

安妮特.西蒙斯在《故事思维》中,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6个故事罗列如下:
“我是谁”:当人们意识到你想要影响他们的时候,他们首先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人是谁。讲一个故事,给他们看你想让他们看到的那个你。通过讲述个人经历,或者引用朋友的复述,传说和神话,将你想要表达的自己融合在故事里。

“我为何而来”:人们天生都有警惕心,会怀疑他人的动机,试图隐藏自己的意图是非常愚蠢的事,你最好开诚布公,向听话的一方坦诚自己的意图,但要通过故事将意图巧妙的包装起来。

“愿景”:证明你想做的事与别人有何关系,会给他人带来何种好处和受益,同样,也请尽可能的绕过对数字和逻辑极其敏感的理性脑,用自我实现,成就感,成长值,晋升路线等等心里因素,来给愿景增加立体感。

“相信我”:通过故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说明自己的能力,远比干巴巴的声明更加有效。

“授人以渔”:无论你是作什么的,你肯定有某些希望传授给他人的本领,或是希望他人改正某一行为的意图,直接的批评,指责,教育固然简单,但也很有可能会激发对方的逆反心理,不如讲一个故事,让他们明白你希望他们明白的东西。

“自身经历”:想让某个人接受你的主张,并且在生活中实践它,就讲个能打动他的故事吧,自身的经历当然最好,实在没有的话,可可以讲述身边人的例子来传递意义。

3. 讲故事的注意事项。

《故事思维》给出了讲好一个小故事具体的注意事项。

注意细节:你的细节安排和你的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不能冲突,这样观众才能相信你。

善用身体语言:你的手势、表情、姿势等都将影响故事的效果。

语气,神情和节奏:你可以通过身体的移动、适当的停顿和沉默来引起听众情绪的波动与共鸣。

当然,还有不断的调整与练习。

请记得,影响力的魅力并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去说以及我们是谁。影响力由别人对你和你的目的的感受决定。

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