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里见自己,也是为了不再骗自己_故事思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故事思维 > 在故事里见自己,也是为了不再骗自己
惊蛰小白 故事思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4-25 10:04:08

在故事里见自己,也是为了不再骗自己

最近看《人民的名义》,感觉人与人的交流学问太多,每句话都可以是一个坑,要换我自己在这剧里,大概就是活不过半集的炮灰,只能感叹自己情商太低。
后来,这种情商太低的感觉,我在读《故事思维》的时候也是深有体会,常常产生那种“见自己”的苦笑感。好些尖锐的问题,我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影子,然后难免对自己居然安然无恙活了这么多年表示讶异……比如那个关于“对错不重要,情感才重要”的道理。

《故事思维》的前三章,从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会讲的六种故事开篇,随后讲述了故事的作用,以及故事的意义在于“授人以渔”。
自第四章开始,更干的货就上桌了——
1、让一句话、一个动作都称为故事的一部分
2、让讲故事变成一场有效的心理战
3、以情动人是面对各种状况的必备武器
4、去搞定那些非暴力不合作的人
5、要善用聆听这一辅助技能
6、讲故事必须遵守的七大原则
结尾三章,主要是方法论,包括日常训练及技能养成,再加上一个大案例分享。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戳中我的那章——“万能金句还是宏大史诗?”
这章重点提到了故事里“情感”的作用,讲到以情动人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我常听人讲,自己也会讲这样的话,类似“我这个人比较直,说话可能不太好听,你别介意哈”。
过去觉得这是坦率,是耿直,是真诚,是信任,是为了别人好而直言不讳,但细细一想,这种言语里,我们能读出来什么?
前几天有个同事,面对这种事的时候直接扭头跟我吐槽:我最不要听这种P话,知道不好听,有本事就别讲啊!

看上去,我们是为了别人好,但我们却十分自我地选择了一个我们自己认为简单轻松的方式,以为自己已经考虑到了别人的感受,潜台词就变成“我接下来说的话,不会考虑你的感受,但我是为了你好”。
事实真是这样吗?除了那些耿直到只适合听这种话的Boys and Girls,其他小伙伴真的会因为提前打了个招呼,就顺理成章接受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话了嘛?
接受才怪。
Come on,不要骗自己了好嘛?
这种话,读出来的都是“自我”,永远是从“我”的角度,“我”的感受去考虑问题。现在回过去想想,习惯随口说这种话当免死金牌的人,讲轻的是不懂人情世故,讲重一点,是迟钝混着冷血。

《故事思维》这本书里有两小篇,分别来自第二章的“换位思考,换个角度讲故事”和第六章的“一切故事都是个人的”。前者比较好理解,其中有段话写道:人们常常轻易进行批判,不管对方能否接受,最终还无法理解沟通的失败。他们不仅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牺牲了在未来影响别人的机会。
后者光看章节名,就稍显费解了,但这章先讲了“情绪是我们做决定的主要驱动力”,我们若真心想影响别人,把情绪融入故事,才能展现我们的人性的一面。一个人只想着如何理性客观,如何大公无私地去影响别人,化身铁板一块,也就半点人情儿都没了。
这章后面讲的部分更犀利,“第二个阻止我们说故事的原因,是我们都想控制别人,都是控制狂”,但我们的目标是影响而不是控制别人。

回到先前那个“我这个人比较直”的话题——
扪心自问,我们如果不是为了一吐为快,表达一下高论,刷一发存在感,这么干真的能影响别人嘛?如果真的是为别人好,那么自然就该从对方可以接受的角度去表述,以情动人,而不是一味自嗨。如果连为别人讲个故事的耐心都没有,我们的情感在哪里,我们的目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或许,更多地去思考这些,就是故事思维的意义所在,也是其可以发挥影响的所在。

《故事思维》这本书不是什么圣经,更多是一种经验之谈,是靠大量实战经验总结出的一套方法,但文字的背后,是作者为人处事的一套思维逻辑,是作者在心理学等各个层面上的人性洞察。故事思维不是真的教你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当这些故事被讲述,其背后的思考模式,值得每个人去学。

展开全文
有用 25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在故事里见自己,也是为了不再骗自己”的回应

沈十六 2017-04-27 23:05:01

故事有趣、神奇。

鱼!快 2017-04-27 14:47:04

写得不错,以前觉得别人说话直但是觉得不舒服又无法反驳,现在知道原因所在了

山上风大屋里做 2017-04-27 11:33:05

既然是经验之谈,更不妨拿来一看,拓宽自己的思路。

鼹鼠的土豆 2017-04-27 11:17:03

我们不能决定别人的选择,却可以用故事引导他

喵mo 2017-04-25 10:35:45

写的真好~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