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当今阅读这本书,你会觉得就像在谈论原子弹原理一样,是那么的简单易懂,甚至过时了,TOC理论,简单之就是瓶颈论,工业工程,JIT,精益生产,六西格玛都是相关的理论而且更高深复杂些,只不过在八十年代,这种理论是个重大的思想突破,尤其是美国佬已经被日本人的产品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他们更需要一根救命稻草,所以从而把《目标》这本书捧上了天,不知道JIT先还是TOC先出,或许JIT的精髓就来自于TOC,从这个角度看,《目标》应该取得这样的荣誉。
下面谈谈自己感触最深的几个东西:
首先是关于工厂的核心目标,赚钱赢利,而不是其他,不能赢利的工厂其他的不可能做的很好,从财务状况/投资角度/讲,是利润,现金流,投资回报率,而从工厂运作流程来讲,就是有效产出(理想情况就是市场需求),运营费用,库存,运营的目的就是将库存转化成市场需求,这样划分,更容易理解工厂管理的特质;其次是TOC的瓶颈理论,这点相对于其他点倒显得平淡些,原因如前说述;然后就是依存关系和统计波动,统计波动有点类似牛鞭理论,再后就是书中主人翁全身心投入于工作中,导致婚姻出现矛盾,而通过各种方法化解矛盾,例如重新与妻子约会,最后与妻子重归于好,最后一点,也是最受益的就是作者借主人翁之口对管理者的要求,那就是三方面,发现那些需要变革的事情,明确变革的方向,最后是如何实现变革。
作为管理者,要时刻谨记这三件该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