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何去何从?_《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 > 中国质量,何去何从?
关家大小姐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2-05 22:12:25

中国质量,何去何从?

1
我在质量领域工作多年,总是感觉不得要领。普通的质量人员没有技术,也谈不上管理,工作永远像是在救火。读了杨钢的《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一书之后,犹如拨开乌云见明月,对质量工作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
杨钢在质量领域与非常丰富的经验,他拥有海外工作经历或大型跨国企业本土工作经历,担任经理及以上职务,是美国克劳士比学院高级合伙人;零缺陷管理中国研究院院长兼总裁;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质量与竞争力研究所副主任;中国质量协会《品质文化》编委会副主任等。指导过多家著名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

2
正如书中所言,在我所服务过的公司,质与量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平衡的状态。很多时候为了冲销量,赶交期,为了尽早完成客户的订单,产品品质往往被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发生员工出错造成的不良,如书中提及的一道划痕的故事,除了员工造成的不良,还有可能来料不良,或者新产品设计存在问题,为了达成客户交期而强行量产。书中提到,在1968年福特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在研发一款汽车的时候,明知道设计有问题,而强行量产,在量产前还进行成本评估,计算不改动设计出现车祸所需要赔偿的成本以及改善设计所需要的成本,计算之后发现不改动设计成本更低,于是决定量产。结果这款有设计缺陷的产品量产之后造成了很多不可估量的损失,福特公司也因此惹上官司,并且为此赔了很多钱。这就是典型的只注重产量,没有注重质量的后果。
在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听说过一件事。之前的老大为了追求产量,当产出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他要求员工进行维修。这在工厂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随着产出数量越来越多,这位老大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导致出现问题的产品越来越多,后来因为维修人员实在修理不过来,导致仓库堆积很多需要维修的产品,最后终于被高层领导知道,这位老大直接打包走人。
所以,在质与量的博弈过程中,严重的情况往往是个人无法估量的。如果不注重质量,小到员工被炒鱿鱼,大到公司形象受损,最后倒闭。

3
质与量的博弈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质量为产量让步,于是有问题的产品会流到客户手中。这就是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让步接收。所谓的让步接收,就是在所有人都知道有问题的时候,为了客户交期或者质量成本,会降低品质要求而将有问题的产品放出去。
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仅仅质量人员有原则,硬气是不够的。当质量人员在把关的时候,跳出来要求质量人员将产品放行的往往是高层管理,并且往往都是连唬带吓的。次数多了之后,难免别的部门的人会对质量人员有微词。正如书中所提及的质量人员永远都是公司的三等公民。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就是公司的高层一直在扇质量部门的人员的脸。

4
无论是维修还是返工,对于老板来说就是成本浪费,对于客户而言则是产品风险。如何解决破解质量的迷局?杨钢在书中提出一次将产品做对,使产品达到零缺陷。这一点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是杨钢老师在书中从多个角度论证零缺陷的产品对利润的提升的影响。
《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因为我个人经验水平有限,暂且无法领会更多的奥妙之处,但是书中提及的质量人员的困境以及中国质量的一些现状,实在是目前业界的现状。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