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惊讶_做书店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企业史 > 做书店 > 有点惊讶
Viking 做书店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7-03-18 12:03:57

有点惊讶

豆瓣上现在的显示:9人在读(其实是12人,豆瓣经常计算错误,不知道为什么),9人读过(其实8人),47人想读(我没数)。

这本书的版权页显示:印数3000册
看来可以加印2000册。

本来不准备买这本书的,因为里面的文字陆续看过一些,而这些文字看过也就行了,没必要买回来,其他的文字,有些数据过时了,有些站在书店就看完了。但是在书店看到印数的时候,还是支持了一把,买一本。我甚至想让发行部的每个人都找一本来看看。做书的人应该多了解书店的想法,虽然,徐冲的想法并不代表所有书店的想法,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有追求的“做书店”的人的想法。

书里面有不少被认为是“奇谈怪论”的看法,我却深以为然,譬如书价的问题。我也是个买书之人,何尝不希望少花钱多买书,但是,我也明白,中国(大陆)的书价偏低,涨价是必然趋势。那些以书贵为借口而不读书的人,错过了一段好时光,错过了珍贵的——书。

也有一些看法纠正了我原来的错误,譬如关于流通渠道的利润。以前有人说图书利润高,我会跟他说:出版社的利润并不高,利润大部分在流通渠道。这也说明,出版社和书店需要更多的沟通吧。

展开全文
有用 27 无用 6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有点惊讶”的回应

2012-04-01 13:20:22

楼上的都是前辈呢...看了你们的讨论,收获很多,谢谢。

布蕉绿 2009-07-26 23:08:51

现在就是快餐文化,浮华世界,要沉下心来看书或者做事情,都要看自己的定力。

brant 2009-02-21 16:55:08

没算错。有的人设置为 不让别人知道我在读这本书,则具体的阅读列表里,就不会显示他,但数字统计还是包括他的。

东海一粟 2008-06-17 09:50:15

卓越买了2套《美的历史》,得到2套《捕捉月光》《在水一方》,留下一套,另外一套和人交换都觉得是在骗人家呢,尽管书友说只要不是文件解读就可以,可要是自己都看不上、猜测别人也不会看得上的书,怎么好意思去交换——最后还是白送了,全送掉了。

Viking 2008-05-27 15:41:06

同意。当初这两本书出来的时候,我就说肯定卖不动,白送人倒是非常好的东西,所以后来就白送给买《美的历史》的读者了,而且全部送完了。

东海一粟 2008-05-27 15:36:02

相对而言,以为《捕捉月光》《在水一方》就贵N倍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当前这么出版这2本书——心想还好纸张贵,否则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类似的书要出版呢。私下以为在目前国内是肯定卖不掉的——也许中译是准备单卖新加坡或仅仅是包销的赠品书或其它目的。

东海一粟 2008-05-18 09:39:17

我还是以为自己要的书必须内容要顶级好,装帧印刷好、纸张好,可藏可用,否则就是现代版的XXX文件学习精神报告了

麥子@讀書寫字 2008-05-01 02:54:00

原来你就是《美的历史》的责编啊,我在图书馆借阅了,太贵,买不起。
我手头的《做书店》是第三次印刷了,印数6000-10 000,看来卖的还不错。

NochnoyDozor 2008-04-11 12:47:41

我是穷人,见着书一般不太关心印张什么的,主要就三点。第一,喜欢与否,如果实在喜欢,咬牙也要买。第二,价格与页数的比例是否合理。第三,行距!! 最讨厌的就是行距巨大,版心很小却又很厚的书,纯粹骗钱的。早期的HP中译本还好,第六本就太过分了,那个行距简直可以再排一行字进去。第七本买的英国成人版,想着最后一本了,也算个纪念吧。

对于那些不知道是否能看进去的书,还是下载到电脑上先看看比较好。学校图书馆虽然也有大量藏书,可我实在讨厌摸那些不知道被多少人摸过的泛黄书页。。。

不过再穷我也不买盗版书,曾经买过一次,错别字太离谱了。 我姑妈有本盗版书,同样一页里提到朱元璋的时候,先是朱夫璋,然后是牛元璋,然后是朱元章。。。 orz

陆压 2007-11-14 14:33:51

不是说大陆的书贵,问题在很多看书的人没钱。e.g.学生们

supple 2007-03-20 20:19:34

如果没盗版,书价不会这么高的。

MK 2007-03-20 13:31:34

价格和品质必须都上涨才合理。

午睡 2007-03-20 09:15:31

现在买书的手段基本上就是先上书店去看,觉得不错的就记下来,然后在网上买。便宜一点是一点啊。
另外想说的是,觉得现在书很多都是华而不实。那天在书店看到一本很感兴趣的《大唐西域记》,结果一翻,图片质量那叫一个差。打着铜板彩印的旗号标价好几十,摆明了骗钱啊。

Icy 2007-03-20 04:48:02

中国大陆的书价确实不高,因为也是个读书狂,所以到哪里都是往书店钻的,以前去过香港,现在身在美国,这些地方的书价确实不是一般的贵,尤其是现在,在国外念书本来就惜金惜时,又碰上书价偏贵,很是郁闷。

西瓜冰棒 2007-03-20 03:26:22

没看过这本书,但是似乎这本书不是想要讨论书价对出版业的影响吧,做书店,归根结底,也就是营销.想卖贵的书的,就去做能卖得出贵书的书店,想卖便宜书的,就去做能卖得出便宜书的书店,想大小通吃的,也要努力才行.不论贵贱就是不买书的人,或者觉得书价太贵的人,还有觉得书价还是算便宜的人,跟现在整天讨论房价的人还不是一样的么?嫌贵你就让他去买便宜的,嫌便宜,你就让他去买贵的,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去买的,你就想办法让他去买.好书,不缺,缺的是好书店.

enemy 2007-03-20 01:38:59

如果定价能充分体现出知识和创造力的价值,而且这些价值能在书的写作者和阅读者身上首先体现出来,他们有钱了,书自然也就卖得好了~因为他们最需要购书~~而当他们有充分的自由和经济条件写书,真正有价值的书也就会更多地出现在市场上,良币才有可能驱逐劣币;)
问题是,这个设想中的良性循环,从哪里开始是个头?哪个环节的改善能带动整个循环的运转?
市场调控?政策强制?法规保障?
俺无知,无解。

Viking 2007-03-20 01:24:13

举几个例子:
  
《西方社会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定价188元。
  
(也是广西师大的,我可不是广西师大的托。《做书店》是北京贝贝特做的,《西方社会史》是总社做的,我把它们当成两个出版社的书。)
  
贵不贵?绝对贵。
这套书外面有塑封,我看不见内文,买不买,犹豫了很久。
一次,在一个书店看见去掉塑封的书,翻到版权页,惊呼“天呀”,毫不犹豫就掏钱了。
  
为什么?因为太便宜了。业内人要是看见版权页,还认为这本书贵,肯定要被鄙视为无知。
  
为什么说它便宜?103.75个印张,轻涂纸全彩印,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印张1.8元。这种印装质量和内容的平装书,正常情况下,每个印张不该低于3元。而且第一次只印了3000册。
  
这个印数意味着什么呢?一般读者可能了解得不多,解释一下。相比印刷10000册,每册印刷费至少增加30%。这也是为什么畅销书的定价通常偏低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的印刷费会是多少呢?我不是很清楚,估摸着最少得60块钱吧。
  
有人会说了:印刷费才60块钱,定价188元,那还不是暴利啊?
我可以百分之一万地说:如果就凭这3000册,全卖掉,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没有得到任何资助(例如翻译资助,或者译者不要翻译费,作者不要版税),出版社亏了,粗略算一下毛利为0,多少人忙了多久,要是算纯利,肯定是负数。
  
有人又要说了: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傻子啊!
不傻——这是品牌书,做出来就是让人赞的,不是让傻子们买的。
再说了,人家是师大社,有的是钱,要的是面子。

另外,如果这本书是贝贝特做,我想定价不会低于250元。毕竟人家是面对市场的公司。我还是会买。
  
-------------------------------------
  
再说一本真的贵的,我是责编,我承认,就是贵,因为我们赔不起。
  
《美的历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2月出版,但是4月底才能上市,因为印刷大费周章),定价198元。
  
这是艾柯的作品,图和文的版税,加上翻译费,每本要20块钱。铜版纸全彩印,布面精装,每本印装成本50多。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成本,每本总成本差不多80元了,也就是40%(一般的书应低于35%才能有正常的赢利空间)。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书没卖掉,我们就赔了。
  
这本书贵不贵?贵得很。我自己都买不起。
  
可是,和一本定价19.8元、成本5元的书比起来,究竟哪一本书更贵?
  
--------------------------------------------
  
再说一本还没出版的书。
我跟国外出版社谈版权,告诉对方中文版估价30元,对方认为不可思议。
这本书国外只出了精装本,没有平装本(因为不是大众图书,市场不大),定价108美元。内容完全是文字,没有图。
对方要求我们的定价不能低于原版的8%,也就是人民币60多块钱。我给他写了至少十封信,才解释清楚:不可能!如果我把这本书定价60元人民币,将卖不出去100本。可是对方坚持:这本书内容好,不能贱卖。
  
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明:也许我们也应该允许一些图书定价高一些,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不要看见一本定价超过50块钱的书,就大呼“书价太高了”。当然,同时要有大量便宜的书,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我们现在的图书定价基本以印刷费为基础,跟内容好像没关系,体现不出来知识和创造力的价值。

局外人 2007-03-19 22:24:14

现在的书还都不贵吗。。。。

reflection 2007-03-19 22:01:27

不是说我国书籍定价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国人均森林资源偏少,木材紧缺,进口量大,造纸成本高吗?好象加拿大的书价就比较低.(听说,未考证过)

Jespere 2007-03-19 21:36:06

管他多少人读过,这与你到底想不想读这本书没有关系.

augur 愿望清单 2007-03-19 20:31:15

书在中国是奢侈品
但是和欧洲比实在是贱价

Viking 2007-03-19 19:07:30

网下跟几个人讨论书价的问题,有新的启发。

不管我们说书价高或低,都是一种主观判断。
现在的价格体系存在,肯定有其道理。
这个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不管这个市场现在是否成熟。

跟过去的书价比,跟现在的其他商品价格比,或跟国外图书价格比,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又都有其不合理之处。

让买书的人继续买书,能买到更多的好书,让不读书的人意识到“读书真的很重要”,也许,这一切跟价格并没有多大关系。

怪兽 2007-03-19 18:42:28

其实还是有不少不贵但又好看的书,个人就非常喜欢三联出的书,价格合理,而且内容精彩
贵的是很多都是些没内容的书,只是靠华丽的封面来吸引读者的目光,然后顺理成章地开个高价
人有贫富差距,书也有

艾星星 2007-03-19 18:06:56

但是我也知道很多爱书之人,只要是看到铅字的东西都爱不释手,,而不爱看书的人就算是一套四库全书卖30元,估计也感动不了ta

艾星星 2007-03-19 18:04:17

喜欢的书贵点也就买了,,,
不喜欢的,哪怕包装再说,推荐的人在牛掰,,我也不会买

恩,,我还是相当理性的消费者

mumacao 2007-03-19 16:46:41

我觉得书价不能跟外国的书价直接折合过来比.....

一般国外的小说就是几美圆
其实按物价生活水平来算基本也就相当于我们的几块钱而已吧

我们现在还买得到几块钱的小说么???

西北偏北 2007-03-19 16:12:21

这里有很多业内人士啊,作为一个出版社发行人员,我感觉我们的书价虽然不高,但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还是消费不起的,于是教材教辅图书不管多贵,需要的就要买。真正的好书,在有限的资金预算内就被忽略的

藤原琉璃君 2007-03-19 16:00:46

很多《轨迹》里也收过

Viking 2007-03-19 15:32:59

相对于我国大部分人民群众来说,书价确实高。谁让咱们贫富差距那么大呢?

就算书价降低一半,对8亿(现在是什么样的数字?)农民来说,也高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应该立法禁止奢侈品——超过95%的中国人消费不起吧。

可是衡量书价高低,需要从产业的发展来看。不管是涨价还是降价,只要利于发展,就是对的。相反,就是错的。

其实,如果书价可以降低一半,而出版业又可以兴旺发达,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书香 2007-03-19 14:28:52

书是奢侈品,做出版其实是奢侈的行为。我们只能期待她早日成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品。对此,我持乐观态度。

海边的顽石 2007-03-19 13:46:19

我只能说,那些认为现在书贵而不买书的人,基本是一种借口,因为书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是必需品。很多人可以一个月泡几次酒吧,每次几十上百的花钱,好像他们并不觉贵。当一个人觉得书是他生活的必需品时,一本二十到三十元左右的书,应该是不贵的。

Viking 2007-03-19 13:27:57

书里的文章有不少在《中国图书商报》发过。我没看过《轨迹》。

正因为书的利润低,所以出版社拼命增加品种,希望通过数量的增长来提高盈利。这也造成了更多的粗制滥造的书。

通常情况下,一个编辑一年要做十本书,能出精品才怪呢!

如果一年做一本书,也许可以保证书的质量非常好,可是奖金就没了。

正常情况下,一本书从投入到基本卖完,收到钱,至少至少要一年,三五年也属于正常的。

就拿这本书来说:
3000册,定价28元,码洋7.4万。
就算一年内全卖掉(可能性不大),就算毛利25%,不到2万,要是算纯利,大概就要赔了。
作者要花多长时间?编辑要花多长时间?

出走的绒布熊 2007-03-19 13:01:56

这个...我犹豫一下,还是买了...
很是好奇书店这个行业
朋友讲,开书店要用钱来养
我只是想,自己能开的书如果都能入手
该多美好

鼬 | DouDou 2007-03-19 12:39:45

中国的书价的确已经非常便宜了,就连台湾的书,基本折合一下都要到50元左右
但是我们还是觉得贵。。所以盗版在中国的确很有前途。lol

米西 2007-03-19 12:15:47

大陆的很多产品在国外进不了大商场,书也一样,制作粗糙,书价低也是应该的啊。

藤原琉璃君 2007-03-19 11:24:33

viking有没有看过浙江图书大厦赠阅的季刊《轨迹》

Viking 2007-03-19 10:45:05

书价高低问题,本书有专门文章论述。
另外,我想,从另一个侧面说一下:
看看国内出版社的生存状态,除了几家教育社、大学社因为做教材教辅赚钱,其他的出版社呢?想想做出版的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是不是清贫?至少,跟我其他行业的同学、朋友比起来,我是清贫的。再看看书店的生存状态,有几个开书店的发了大财?眼见着书店倒了一家又一家。一个暴利的行业是不可能这样的。没有合理的利润,出版业的发展就很是问题。除了少数理想主义者,谁愿意花大力气做出一本好书却赚不了多少钱?

我每个月的工资大概两千块,买书就要花掉四五百。真正读书的人会明白,花钱买书是值得的。

多谢TeddyBear解惑,我误解了豆瓣好久!

TeddyBear 2007-03-19 10:09:42

有3个头像 后面是 “和9人在读”
一共是12人,这个没有错,
不过读过的少了一人,是不是有人选了不让人知道他读过??否则就是真的计算错误了~~

鹤尔萌 2007-03-19 09:54:28

中国(大陆)的书价偏低?真的吗?哪位达人指点一下

O 2007-03-19 02:21:35

这本书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