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作者自己生活经历来验证的合理性来说,这本书有可取之处(下面欲扬先抑,先来吐槽一下)。本书中详细列举了大量成为极简主义者带给作者生活的积极的改变,但是用个人经历来论证的最大缺点就是缺乏客观普遍性,很难使读者信服。我自己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作者的经历就同样适用于自己?一个只拥有50几件物品的城市人,我觉得应当把作者归类为激进的极简主义者。其实,就如书中所说的,极简主义不是由自己拥有的物品数量或者丢掉的物品数量来定义的。以个人的理解,极简主义应为减少生活中浪费自己资源的东西,把有限的资源(包括金钱,时间,精力等等)用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上,以此使自己的幸福感最大化。归根结底,作者的愿望是好的,他向读者推广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现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里,作者透过自己成为极简主义者的改变,向我们重新解释了幸福的意义。
补充一个比较大的槽点
作者在书中使用和很多乔布斯的例子,把乔布斯归类为一个极简主义的人,列举了极简主义在苹果一系列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事实诚非如此。乔布斯在日本期间吸收了日本佛教“禅”的观念,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在之后的iphone及ios的设计中。至于乔布斯是极简主义者这件事~争议实在很大,毕竟他的大游艇死后还造了很多年。极简主义和禅的区别说来话长,这里附一个知乎的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05754
断舍离,反消费主义,禅这些和极简主义息息相关的概念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研究下